外科伤口护理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21-06-10 08:18陈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状况伤口护理人员

陈薇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0 引言

外科病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病房,每日收治的患者相对较多,因此,在予患者治疗的同时,所实施的临床护理同做具有重要的作用[1]。由于外科病房术后患者的伤口类型较多,因此,患者伤口位置、大小及伤口口感染情况等均不相同,其临床治疗手段与护理方法均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对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伤口所实施的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2,3]。本文探究分析给予外科术后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伤口护理效果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的临床资料74例为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患者,以每组37例将其均分为对照护理组与探究护理组。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见下表1 示,即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存在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1.2 护理方法

对照护理组给予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探究护理组给予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方案。

对照护理组:主要给予患者进行术后伤口包扎及处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措施。

探究护理组:一是给予患者的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措施同对照护理组一致,二是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措施。即:①给予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通常当患者发现自己术后伤口后,多会出现较大心理波动,内心会非常痛苦,同时,会表现出抵触与他人交往等行为异常,此时,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一方面需主动与其交流,认真倾听其内心诉求,引导其将心理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另一方面给予其安抚与鼓励,助力树立对治疗的信心。②给予畏惧换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术后患者而言,换药时的疼痛感会增强,因此,护理人员的动作要尽量轻柔、缓慢,同时,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疼痛感,从而减轻其对换药的畏惧感。③给予焦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当面对危险状况时,患者多会出现焦虑状况,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发抖、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变化,及时告知患者术后伤口情况,同时视其恢复情况,给予其功能锻炼指导,告知其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重要性,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4,5]。④给予恐惧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部分患者会因见到血迹纱布,听到医疗设备发出的声音,而产生较强的恐惧心理,这时,需要护理人员注意这部分患者的心理变化,尽可能不让其见到带血的物体,轻拿设备,将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降至最低。⑤给予对医疗费用充满担心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于该类心理状况的患者,一方面给予其正常换药即可;另一方面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共同商讨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尽可能降低其经济压力。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愈合率的影响。

1.4 统计学的处理

本次分析中,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6.0 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以t和χ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若P<0.05 时,则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反之,若P>0.05,则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对比,见下表2 示,探究护理组均优于对照护理组,且经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两指标对比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表2 护理干预对两组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s),分]

表2 护理干预对两组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状况评分 疼痛程度评分对照护理组 37 4.36±0.56 4.21±0.46探究护理组 37 3.09±0.65 2.31±0.52 t/χ2 - 4.613 5.938 P-<0.05 <0.05

2.2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愈合率的影响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愈合率对比,见下表3示,即组间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

表3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愈合率的影响[(±s),d][n(%)]

表3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愈合率的影响[(±s),d][n(%)]

组别 例数 伤口愈合时间 伤口愈合率对照护理组 37 13.32±1.06 37(100.00)探究护理组 37 13.60±1.35 37(100.00)t/χ2 - 0.471 0.000 P->0.05 >0.05

3 讨论

以上分析可知,作为医院最为主要的科室之一,外科病房每日接受术后患者较多,因其伤口类型不同,护理人员所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也需有所侧重[6]。尤其是胃肠外科患者,均会在术后及恢复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在治疗其伤口的同时,就其心理状况进行干预,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其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均得以明显改善。分析结果提示,在予患者心理干预时,护理人员需着重做到以下几点,即:一是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通过和霭、礼貌的语言,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以缓解患者焦虑心理;二是给予患者最真诚的理解,注重交流的态度,做一个认真倾听者及释惑者,给予患者最优质的护理服务[7,8];三是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与掌握患者个人的基本情况与病情,以利于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要;四是护理人员需注重自身的言行,规范护理操作规程,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9,10]。

综上所述,给予术后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伤口护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该护理模式较于临床常规护理,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更利于患者减轻疼痛感,改善其心理状况[11],促其临床伤口愈合,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明显。

猜你喜欢
状况伤口护理人员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