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10 08:18张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格瑞洛计数血小板

张帅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山东 济南)

0 引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属于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有研究指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病后4年内的死亡率可达到40%[2]。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聚集、趋化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对血小板的聚集加以抑制,限制血小板激活,能够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大大减少。以往临床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氯吡格雷治疗,但该药物的使用存在个体差异性,对很多患者并不适用。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被证实有更好的治疗效果[3,4]。本次研究即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分组采用以上两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对比临床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原则对患者实施分组,分成各包含60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包括3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61.34±1.56)岁;对照组中包括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61.87±1.41)岁。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口服替格瑞洛,开始服用剂量为180mg,每天服用1次,之后将剂量调整为90mg,每天服用2次,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开始服用剂量为300mg,每天服用1次,之后将剂量调整为75mg,每天服用1次,治疗疗程也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采取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检查,抽取受检者的血液进行测定。(2)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再发心绞痛。对两组以上数据进行计算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21.0 软件,所得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种,前者的表示方法为(±s),检验方式为t检验,后者的表示方法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将P<0.05 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在上面两项指标上,研究组均明显更优,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表1 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小板计数(×109/L) 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组 60 149.37±9.21 23.21±6.54对照组 60 128.46±8.47 35.63±6.36 P<0.05 <0.05

2.2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在该项指标上,研究组为5.00%,相较于对照组的20.00% 明显更低,组间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在我国的各类疾病类型中,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一类疾病,其不仅患病率高,死亡率也极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少数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该病发病急、病情严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为主要的死亡原因[5,6]。临床需对该疾病的治疗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少疾病的病死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对此疾病主要实施抗血小板治疗,以往使用的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发现氯吡格雷在抑制血小板聚集中存在个体化差异,且作用不可逆,在一些患者中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7]。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的ADP 受体P2Y12抑制剂,具有可逆性,能够直接与P2Y12受体结合发挥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使出血的发生风险降低[8,9]。除此之外,该药物本身处于活性形态,不需要经由肝脏代谢,服用后会直接发挥出药效,使治疗更加有效,大大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10]。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部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了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其余患者实施了氯吡格雷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49.37±9.21)×109/L、(23.21±6.54)%,而采用氯吡格雷的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128.46±8.47)×109/L、(35.63±6.36)%,从数据来看,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替格瑞洛能够起到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而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研究组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替格瑞洛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替格瑞洛治疗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大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得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格瑞洛计数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古人计数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古代的计数方法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