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中芬太尼与阿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差异性分析

2021-06-10 08:18钟灿锋孙连军伍雯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芬太尼心率麻醉

钟灿锋,孙连军,伍雯静

(广东省东莞市光华医院,广东 东莞)

0 引言

随着腔镜技术的完善,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于临床得以推广应用,不断推动外科手术持续化发展。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因操作简单、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周期短、性价比高等应用优势,于临床得以推广实施,其临床开展有赖于良好麻醉阻滞,因手术操作精细化较高,需给予患者有效麻醉诱导,规避术中躁动,并坚持微创理念,考虑手术创口及麻醉苏醒需求,探究适配麻醉手段尤为重要[1,2]。近年随着药学研发快速发展,可于微创手术应用麻醉药物增多,临床以芬太尼为首的麻醉药物于腹腔镜手术应用中均取得较好应用疗效[3]。现研究笔者特针对芬太尼与阿芬太尼于腹腔镜手术应用麻醉效果及应用安全性进行探究,旨在为临床麻醉手术开展提供经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收治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分析对象,研究开展时间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共计108例,参照手术开展时间划分小组,观察Ⅰ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区间26-61岁,平均年龄(38.62±1.72)岁;观察Ⅱ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区间24-65岁,平均年龄(38.59±1.68)岁;统计分析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入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对价值。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由相同外科小组及麻醉小组实施手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准备,要求患者禁食8h,禁饮4h,帮助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血压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监测,观察Ⅰ组术前予以患者0.05mg/kg 咪达唑仑、枸橼酸芬太尼0.2-0.4μg/kg 、丙泊酚1.5-2.5mg/kg 、顺苯磺阿曲库铵0.15-0.2mg/kg,观察Ⅱ组患者予以患者0.05mg/kg 咪达唑仑、盐酸阿芬太尼10μg/kg 、丙泊酚1.5-2.5mg/kg 、顺苯磺阿曲库铵0.15-0.2mg/kg,丙泊酚1.5-2.5mg/kg +枸橼酸芬太尼0.2-0.4μg/kg +顺苯磺阿曲库铵0.15-0.2mg/kg 待肌松后开展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8-0.2μg/(kg·min)和丙泊酚6-8mg/(kg·h), 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阿曲库铵0.2mg/kg 维持肌松。

1.3 评价标准

记录比对不同时间段下血流动力学,主要包括麻醉 前(T1)、手 术 结 束 即 刻(T2)、拔 管 时(T3)、拔 管 后10min(T4)等四个时间,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观察不同麻醉诱导下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观察患者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躁动、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检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

两组患者T1、T2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T3、T4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低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s)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s)

组别 n 时间 心率(次/min)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观察Ⅰ组 54 T1 73.35±5.63 69.01±4.63 103.17±9.29 T2 80.36±6.91 68.63±4.82 123.63±10.03 T3 97.86±7.55 86.35±6.34 149.31±12.36 T4 83.69±7.38 72.63±6.07 144.82±12.11观察Ⅱ组 54 T1 73.26±5.71 68.92±4.58 102.63±9.35 T2 76.17±6.38 65.26±4.79 121.63±9.98 T3 85.02±6.91# 77.26±5.10# 135.06±10.68#T4 78.26±7.11# 65.93±5.69# 110.93±9.24#注:与观察Ⅰ组同时间对比#P<0.05

2.2 两组麻醉转归指标统计

观察Ⅱ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转归指标统计[(±s)/min]

表2 两组麻醉转归指标统计[(±s)/min]

组别 n 苏醒时间 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观察Ⅰ组 54 27.63±1.89 15.69±1.68观察Ⅱ组 54 20.17±1.69 12.05±1.91 t 21.622 10.515 P 0.000 0.000

2.3 两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统计

观察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52%(10/54),观察Ⅱ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统计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为临床外科首选手术治疗方案,因操作简单、手术微创、术后康复周期较短、并发症较少,为临床外科手术主要对策,因腹腔镜手术开展对患者麻醉诱导质量具有较高要求,避免因患者术中躁动导致手术创伤情况发生,确保微创手术开展及术后康复,探究适配麻醉药尤为重要[4]。临床学者针对腹腔镜手术麻醉药物选取存在较大争议,为确保手术治疗时患者麻醉诱导深度,降低麻醉药物对机体健康影响,需控制麻醉剂量使用,以免导致患者阻滞较深,影响患者预后转归,降低麻醉相关性并发症情况发生[5,6]。临床学者针对麻醉药物使用安全性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笔者于临床多年工作中积累经验,于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或阿芬太尼混合丙泊酚行麻醉诱导,瑞芬太尼与阿芬太尼均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可有效维持术中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维持最佳生命体征平稳,同时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长,降低麻醉副反应机制[7,8];本研究选用盐酸阿芬太尼,主要于μ 阿片受体发挥作用,为短效镇痛药,其镇痛疗效为芬太尼25%左右,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33%左右,临床应用起效快速,可于2min 内达到高峰期,因药物亲脂性较低、血浆蛋白结合率偏高,药物使用对呼吸抑制影响较大。经本项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T1、T2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Ⅱ组T3、T4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低于观察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52%(10/54),观察Ⅱ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利于稳定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麻醉效果显著,麻醉并发症显著降低。

综上,芬太尼与阿芬太尼于腹腔镜手术应用中均具有良好麻醉效果,阿芬太尼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反馈优于芬太尼,整体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芬太尼心率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心率多少才健康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