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对比分析

2021-06-10 08:18栗华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胸片影像学检出率

栗华洁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7 级,河南 郑州)

0 引言

近年来,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肺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相关文献报道,肺部良性肿瘤若未及时诊治,存在一定恶变概率,因此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仍为临床研究热点,可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1]。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逐渐用于肺癌与良性肿瘤鉴别中,但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案检出准确率不同,目前常用检查方案为X 线检查与CT 检查。常规X 线胸片检查在放射性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相较于CT 诊断,X 线检查存在成像清晰度差、调控层厚不精准等缺点,而CT 检查可弥补上述缺点,经平扫可获取病灶局部信息,明确患者病情后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可获取更为清晰的病灶局部成像图。本文为分析不同放射诊断方案应用价值,整理了42例肺癌患者与42例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X 线检查资料与CT 检查资料完整,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42例肺癌患者与42例良性肿瘤患者为样本,时间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其中47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38-74岁,均值(52.71±3.49)岁。选入样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或良性肿瘤,且82例患者中无内分泌病变者、无代谢类疾病者、无感染性疾病者。对比82例患者相关数据,P>0.05。

1.2 治疗方法

A 组行CT 检查:检查仪器均为GE64 排螺旋CT,整理检查过程如下:检验科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告知呼吸、憋气方法,经肺尖逐渐扫描至肺底部,扫描时调节电流参数80-130mA、电压参数120kV、层厚参数1.25mm。扫描时若发现可疑病灶,准备100ml 碘海醇(350mgI/mL)经周静脉输注,随后薄层扫描可疑病灶局部,此时更改厚层参数为1.25mm,如实记录病灶信息。

B 组行X 线检查:检查仪器为飞利浦DR,检查期间调节电流参数28-32mA、电压参数60-70kV,控制扫描速度为8-10ms。

1.3 观察指标

对比CT 检查与X 线检查结果,依据《临床医药实践》记载鉴别肺癌及良性肿瘤,若影像学检查下,可见肺尖边缘不规则,存在分叶征,且全肺或肺叶一侧伴有不张情况可归为肺癌;若影像学检查下,可见孤立性结节,且肺部出现毛刺状或锯齿状可归为良性肿瘤[2]。

1.4 统计学研究

软件SPSS 21.0 进行本文数据计算,选入样本计数、计量指标均选取(%)、(±s) 形式进行记录,采取χ2、t检验。P<0.0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 组经CT 检查,42例肺癌患者中检出40例,检出率95.24%;42例良性肿瘤患者中检出38例,检出率90.48%,诊断准确率92.86%。B 组经X 线检查,42例肺癌患者中检出34例,检出率80.95%;42例良性肿瘤患者中检出33例,检出率78.57%,诊断准确率79.76%,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不同放射检查方案下检出率分析

3 讨论

肺部出现良性肿瘤后,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但若未及时诊治,病情不断进展,也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发生肺癌后,患者病死率较高[3]。目前鉴别肺癌及肺部良性肿瘤,多采取常规X 线胸片检查,但常规检查误诊、漏诊风险较高,可延误患者后续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因此提升肺部肿瘤良恶性检出准确率仍为各医学者研究热点。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诊治可提升患者生存率,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CT 检查逐渐应用于肺部疾病鉴别中[4]。为对比常规X 线胸片与CT 检查影像学表现差异,本文整理了42例肺癌及42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资料作为样本,结果表明,CT 诊断期间,可精确病灶位置、边缘、大小等信息,且发现疑似病灶,还可开展增强扫描,进而精确探究病灶内部及病灶周围情况,有利于检出细小、隐匿病灶,检出准确率更高[5]。对比两种检查方案差异:常规X线胸片检查,成像清晰度明显不足,诊断期间,可出现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重叠情况,进而呈现薄层断面图像,而CT诊断分辨率更高,可清晰显示肺癌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利于检出隐匿病灶;常规X 线胸片检查膈上、肺尖、心后、纵膈与脊柱旁等部位时,漏诊风险更高,早期检出率较低,而CT 诊断技术扫描上述部位时,检出准确率较高,且CT检查可确定纵膈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6]。一般而言,肺部良性肿瘤病情进展较慢、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不伴有特异性症状,采取CT 检查成像更清晰,可直观显示肿瘤密度、分叶、轮廓、类圆形快影及钙化情况等信息,进而鉴别肺癌情况,降低误诊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健康[7]。

结合本次研究成果,42例肺癌患者与42例良性肿瘤患者为样本,均开展常规X 线检查与CT 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A 组肺癌检出率95.24%、良性肿瘤检出率90.48%、诊断准确率92.86%;B 组肺癌检出率80.95%、良性肿瘤检出率78.57%、诊断准确率79.76%,P<0.05,提示CT 检查用于肺癌及良性肿瘤鉴别中检出准确率更高。分析原因可知,CT 诊断技术具有以下优点:CT 诊断技术成像更清晰,能够清晰显示病灶位置、大小、轮廓及边缘等信息;相较于常规X 线检查,CT 诊断可规避病灶与健康肺组织重叠情况,且分辨率更高,有利于发现肺尖、隔上及纵膈等部位病灶;利用CT 诊断技术诊断良性肿瘤患者,可清晰观察病灶疾病分叶情况、钙化情况及类圆形块影等信息,进而鉴别肺癌,避免误诊;采取CT 技术检出,对于疑似病灶可开展增强扫描,进一步观察病灶内部与病灶周围组织生理变化与结构变化,进而提升诊断准确率[8]。因此,建议肺部疾病患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取诊断方案,对于经济条件允许患者,建议首选CT 诊断,以保障检出准确率。综上所述,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患者采取不同放射诊断方案检出准确率不同,相较于常规X 线胸片检查,CT诊断检出准确率更高,有利于为患者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胸片影像学检出率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
呼吸双相对比胸片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