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压力来源与相关因素

2021-06-10 08:19郭卓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护理人员

郭卓琳

(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我国近年来的医疗技术、医疗条件均在不断发展完善,在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时更重视护理服务质量,这使得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急诊科工作紧张、常需要面对突发紧急状况,患者情况复杂多变,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性质更为特殊,这也使得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并进而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1]。而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不佳,又会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为了使急诊科护士能够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有必要对他们的工作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2,3]。本文通过对本院4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了他们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并提出了缓解护士压力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44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0名女护士和4名男护士,其中45岁为最大年龄,22岁为最小年龄,中位值(27.11±5.64)岁;急诊科护理工作时间2-25年,均值(6.98±1.04)年;包括30名大专学历和14名本科学历;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分别有30、10、2、2名。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能配合完成本次调查研究。

1.2 方法

向入选急诊科护士发放国内通用的护士压力源调查量表,发出44 份,全部有效回收。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1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均为1-4分,得分与压力程度成正比。

1.3 统计学处理

将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统一录入电脑,并使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量表评分)用(±s)呈现,用t检验,P<0.05 说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急诊科护士出现工作压力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工作责任、工作风险、技能考核等。急诊科护理性质决定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经过分析,工作责任导致的压力占比为38.64%(17/44),工作环境原因占比为27.27%(12/44),工作风险为11.36%(5/44),技能考核原因为18.18%(8/44)。压力源在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护理人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力源评分情况见表1。

表1 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n=44)(±s)

表1 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n=44)(±s)

项目 评分(分)工作责任担心工作出错 3.40±0.58护患冲突 3.89±0.41其他工作太多 3.62±0.75值班 3.82±1.06人多嘈杂 2.86±0.93主治医师挑剔 2.23±0.43患者家属不友善 3.52±0.35同事之间气氛不好 2.10±0.55工作风险 医疗事故 3.15±0.52患病风险 2.62±0.55工作环境技能考核专业知识欠缺 2.22±0.53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 2.83±0.71深造机会少 3.40±0.75管理人过分批评 2.32±0.50其他 2.32±0.50

3 相关因素分析

3.1 工作责任

急诊科患者的病情急重,且随时可能出现变化,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的同时,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急诊科也是纠纷频发的科室之一,这与急诊科工作性质具有密切关系。目前,很多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配置人员量难以满足繁重工作需求,因此在编护士需要承担着更多的工作任务以及责任,使得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忙碌的状态,不但导致生物钟紊乱,还导致很多急诊科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如睡眠障碍、神经衰弱、胃溃疡等现象,在急诊科护士中十分常见[4,5]。

3.2 工作环境

医院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加之各类医疗仪器导致的噪音等,使得急诊科工作环境比较嘈杂。由于抢救患者为急诊科的主要工作任务,因此工作时护士常常不能顾及救治患者以外的患者和家属,不能较好的满足他们的一些需求,加之未能及时做出解释,因此容易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并可因此引起纠纷、冲突。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医生的态度较好,而对于护士则有颇多要求,且认为护士工作缺乏技术含量,因此对护士的尊重度也较差[6,7]。尤其是夜间接诊的急诊患者,由于患者和家属处于比较紧张焦虑的状态,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而护士既要应对急诊护理工作,又要压抑内心情绪,保持平静、理解的态度,帮助他们去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使得护士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状态,从而增加工作压力[8]。

3.3 工作风险

急诊科患者通常是突发疾病、创伤等,为了尽快抢救患者,常常来不及对患者的既往病史等进行详细了解,或者由于时间紧迫而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得急诊科护士容易因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而导致职业风险性升高。另外,各类仪器导致的噪音、辐射等,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让急诊科护士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9]。

3.4 技能考核

为了提升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常常要求护士接受培训、学习、考核,考核结果和护士的工资绩效、晋升资格等直接挂钩。另外,患者和家属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提升,使得急诊科护士还要学习更多相关法律法规。考核像是压在急诊科护士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导致的工作压力不言而喻。另外,无论是中专、大专,还是本科护士,其急诊科工作性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学历高的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10,11]。

4 讨论

急诊科工作内容繁杂,且急诊急救工作量多,工作质量要求高,也十分容易产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纠纷,因此导致护士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这又会进一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态度,进而导致工作质量受到影响[12]。因此了解急诊护士压力源并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急诊科的护士在较大的职业压力面前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应对工作,尤其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的应对。平时应学会采取一定的方式来缓解工作带来的疲惫感,以及自己对工作的冷漠感,逐渐增加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在心理上提升适应工作的能力。例如,护士在平时可多读一些书籍,看一些名人传记,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力,提高心理素质,在情绪上也能够更加稳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自主性。鼓励护士在平时多听音乐,空闲时间与朋友聚会聊天,也可以选择健身的方式、约朋友购物的方式,以缓解护士在工作中的巨大压力。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护士可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协助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科室内应定期组织护士的业务能力培训,让护士到上级医院的急诊室进行参观学习,做好继续学习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努力学习,也能减轻工作的压力。医院方面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金待遇,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调整护理人员的收入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排班上做好新老护士的搭配,在各方面给予支持,重视对护理工作的调整,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在平时多关心护理人员,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经调查,发现工作责任、工作环境、工作风险、技能考核为急诊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需要据此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改进护理管理模式以及急诊科工作环境,缓解护士压力,以使急诊科护士保持更好的身心状态,从而有效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士护理人员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最美护士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