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

2021-06-10 08:19卢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脑血管康复疾病

卢红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在临床中,脑血管相关性疾病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类型,此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在患病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不够清晰、语言交流出现障碍、四肢活动障碍等等症状,与此同时还存在着相当高的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虽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程度,但是却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总体治疗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说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同时还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选取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并将全部患者分组实施护理对比,并对将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收集到的病例资料,是本单位在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患有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资料,共计收集患者45例,患者均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且经过评估均符合研究标准,全部患者均签署同意书,随后,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在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其余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50-70岁,其中,主要包括的疾病为:脑梗死疾病、脑出血、脑栓塞。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其余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50-70岁,其中,主要包括的疾病为: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较强的可比较性[3]。

1.2 护理措施

在实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照组内部疾病患者在进行护理时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在对观察组内部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为:

1.2.1 护理人员要准确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患者的体位[4],要为患者选择合理的且科学的体位进行休养,不应该始终保持一个同样的姿势时间过长,要通过轮流的方式应用侧卧位和仰卧位等体位,要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这样能够很好地避免压疮并发症的发生。

1.2.2 在疾病患者进入医院治疗3d 之后,对疾病患者展开肢体运动方面的康复护理工作。护士要很好地与患者家属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患者开展有效的关节活动康复训练工作,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患者进行按摩,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得到最大程度放松,注意,按摩操作要每天坚持进行2次,每次按摩操作大约在20min 左右。护理人员要不断引导患者独自完成一些基本的动作,例如:站或坐等,每一个训练项目要坚持在15min 以上[5]。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患者每天都要始终坚持这些锻炼,一直到疾病患者可以独立进行直立行走为止。

1.2.3 把脑血管疾病患者具体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具体方法和可能发生的一些并发症等情况要提前就向患者讲解清楚,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疾病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提升患者的配合积极性,以促进理想治疗效果的达成[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抑郁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全部数据资料应用SPSS18.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若P<0.05 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应用早期康复方法对疾病患者进行干预以前,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分数和抑郁问题发生率方面等各项数据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分数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变,观察组患者的优化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抑郁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抑郁问题发生率

3 讨论

在临床中因为脑血管疾病通常是发病比较急骤且突然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即使患者经过抢救之后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如偏瘫、语言障碍等继发后遗症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且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脑血管疾病病人[7],在患者入院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过往病史,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给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患者常常会由于疾病等各种因素产生消极心理[8],而如果患者产生消极心理,那么是对疾病的治疗不利的,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间。由此,护士要多与患者开展交流与沟通,多鼓励患者,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帮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9,10],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经常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减轻运动障碍对其生活的影响,逐渐使患者的运动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11]。通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测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不但能够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还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抑郁发生概率,对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12]。

猜你喜欢
脑血管康复疾病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