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2021-06-10 08:19吴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人员措施

吴灿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

0 引言

在临床众多科室中,心内科属于一个较大的科室,而且,近年来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较多[1],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均是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种类较多、发病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较高,高发群体为50-85岁范围内[2]。患病后,患者的身心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护理难度,那么,本研究对心内科患者实施持续护理措施,效果佳,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随后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纳入患者60例。在观察组60例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30例与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为46-79岁,患者主要患上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缺血[3]。在对照组60例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40例与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为49-79岁,患者主要患上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缺血。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4]。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日常起居、饮食、用药实施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措施。

1.2.1 入院控制

病人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详细的护理方案与计划,通过对患者的调查与了解,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且要积极做好预防[5]。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障碍,并通过交流、鼓励、启发、诱导等多种方法开导患者[6],让患者明确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此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患者的信心,严重者让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住院患者进行集体康复运动,有利于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主动参与配合治疗[7]。

1.2.3 型常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嘱患者要多饮茶,这样能够很好地预防高血压,此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的平衡性。对于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积极劝导患者戒除烟酒,因为吸烟、饮酒、大量吸烟饮酒可加重高血压,对身体危害极大[8]。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预防因为饱食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症状[9]。

1.2.4 运动护理

嘱患者要多进行适量的运动与锻炼,最好是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提升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以此取得理想的疗效。

1.2.5 病房护理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建构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10]。护理人员多巡视病房,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平时要多到病房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与感受,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增加患者的信任及依从性。

1.2.6 健康教育

科室组织公休会、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多以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及掌握服药的注意事项等疾病相关知识。每天统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及肢体的基本运动情况,并进行一系列活动机体的治疗[11]。

1.2.7 出院随访

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跟踪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康复锻炼及服药情况并给予指导。嘱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0 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对于P<0.05 的均为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1。

表1 组间的满意度比较

2.2 组间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组间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患者到医院就医,最为关心的就是治疗效果,而在此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常常被忽视。本次研究重点分析在心内科所实施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将收集到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12]。

本次研究所应用的持续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措施,此种护理措施重点强调的是在重视护理质量的同时,通过实施细节管理来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要想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就要通过不断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来提高护理标准。在护理过程中与护理细节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在原有的质量体系上提高总体质量,进而不断地提高质量标准。而护士为了达到理想的护理标准,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护理操作技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护理的根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计划,以此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持续护理是一种科学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这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对改善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不断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不断促进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措施,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的。它能够保证护理措施的安全且有效,这种护理管理措施是比较科学化以及专业化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并且能够和谐医患关系,与此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标准,确保了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猜你喜欢
心内科护理人员措施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