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探讨

2021-06-10 14:28叶文娟
收藏与投资 2021年5期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创新

摘要:古村落的特点是“古”,即它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古村落能够让人领略到不一样的静谧、祥和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这是现代化所远远无法给予的。如何对它们进行开发和保护关系到其如何长久地发展。本文以宏村和周庄古镇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为例,通过相互借鉴各自在旅游开发中的优缺点,探讨和研究了传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共生与共赢,从而确保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发展;创新;保护与开发;旅游

近年来,中国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古村落的开发无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除了现代化的地标性建筑以外,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还有它的文化,而当地的传统古村落则是其文化体现及灵魂所在,它虽独特却又十分脆弱,这就要求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对传统古村落展开更好的保护。本文以安徽宏村与苏州周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试图分析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受到的現代文化和商业的冲击以及对旅游开发和古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索。

一、概况与现状

(一)周庄

周庄位于苏州市昆山市西南部,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因其河道呈井字形,人们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1984年,在美国留学的陈逸飞因一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此周庄古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98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周庄古镇游览区“中国著名风景名胜”称号。

(二)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这时的宏村始祖汪彦济因之前所住村落屡遭火灾,于是举家搬至此处。山因水青,水因山活。雷岗山为牛首,参天古木则为牛角,由东至西、错落有致的民居则如牛的身躯一般,九曲十弯的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

2013年12月,宏村镇政府以协会的形式对宏村旅游进行统一的宣传和营销,对旅游经营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提供服务。

二、旅游具备的条件、资源分析

(一)周庄

条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水系,使周庄成为日常物物交换和社交的场所,自发形成经济社会空间;物质基础坚实,是生产水稻、棉花和发展渔业的重要地区,成为江南重要的粮食、棉布、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地处吴文化地带,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周庄古镇至今还保存有历代人文景观38处;民俗风情绚丽,如阿婆茶、划灯船、摇快船、打“田财”等。

资源:有古桥水巷—双桥、贞丰桥、福安桥等;名胜古迹—全福讲寺、迷楼、澄虚道院;明清民居古宅建筑—古镇名人沈万三后裔的沈厅、张厅、章厅等。

历史名人—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等曾寓居此地。

(二)宏村

条件:受徽商及徽文化的影响,新建宗祠、牌坊、传统名居;徽派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呈现明显的轴线,宅居结构呈对称性,水系规划具有整体性。

资源:祠堂—汪氏祠堂在村子的中心地带,位置突出,依山面水,其建筑风格保留着明代中门高大特点,月梁上的莲花托雕刻线条朴素大方,是徽商富贵的象征。风水树—村落的标志性景观,位于宏村的村口,分别是2棵有400多年树龄的银杏与枫杨。水塘—“牛胃”般的月沼,提供水源,调节小气候。山墙—徽派建筑的代表性之一,具有防火的作用。古桥—与溪流“动静”结合,连接村落交通。

环境: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其中以徽派建筑“马头墙”最为出名,1999年,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三、保护与开发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一)保护与开发的经验

谈到周庄的保护与开发,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阮仪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阮仪三努力促成了平遥、丽江以及江南六大古镇的保护。他曾说过:“如果江南古镇是我的孩子们,那么周庄就是我的长子。”1986年,阮仪三带着6名学生来到昆山,再坐小船历经数小时颠簸深入昆南水乡,探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周庄。在周庄,阮仪三帮助政府制定了周庄古镇保护的首套规划方案—《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这一规划的整体性保护思路,突破了当时周庄单一修复沈厅等散点的传统做法,更提出“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方针,短短十六字,彻底改写了周庄的命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大陆初次拥抱市场经济的年代,“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是当时的热词,保护古城古镇、修复文化遗址的工作,因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而普遍不受地方政府重视。但在阮仪三的设计中,“保护古镇”与“发展经济”的概念,从矛盾的双方转化为共生的伙伴,这一思想为日后“周庄模式”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保留古镇区原住民则是“周庄模式”最为外化的特点,这一做法使原住民成为周庄古镇保护的主体之一,最大限度维持周庄原生态的人居环境,且同时保存了水乡婚俗、阿婆茶、传统作坊等古镇生活形态、人文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周庄模式”同样注重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收集与整理。

周庄古镇区内完整保留着60 000平方米左右的古建筑,自2012年开始,周庄逐步利用这些空间资源开辟出多样化的文化空间,如影艺小院“旅游+摄影”、博物馆“旅游+收藏”、古戏台“旅游+昆曲”、纸箱王“旅游+亲子”等,这些“旅游+”项目通过对一系列成熟外部文化空间的引入以及古镇内原有空间的文化植入,使得古建筑与现代游客积极互动,展示了不寻常的生命力。

周莊的成功离不开它在古镇的基础上,积极保护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继承传统而不固守传统,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规划、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周庄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实行“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有效促进了旅游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引进外资,与外国企业合作,打造国际品牌。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和原则,合理配置古镇旅游资源,使古镇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和保护。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将工厂和居民迁出古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新区,用旅游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改善了居民生活和就业现状。

古镇的发展离不开保护,宏村采取了很多办法来保护古镇的遗产。首先,制定地方保护规范,增强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其次,让市场和社区村民共同参与,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和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最后,实施整体保护,对古民居进行维护修缮,如白蚁防治、消防设施、道路、供水系统的建造以及违章建筑的拆除等,尽可能地保留村落原貌。

(二)不足之处

(1)周庄沿街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开了店,卖假古董、鲜艳的旅游纪念品和批量生产的印刷画。此外,沿街还有许多茶馆、餐厅和时装店,原有独特的古建筑风格也变得单调乏味。周庄古老的宁静已被喧嚣的商业氛围所取代。周庄曾经是一条安静狭窄的道路,被许多商贩占据,商贩的叫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周庄水乡失去了原有的美,独特的民俗文化变得商业化,缺乏朴素美。

(2)旅游的人流量过大,景区负荷过大,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破坏了古镇原有静谧的氛围,影响了原始居民的生活。

(3)旅游产品开发雷同,损害了古镇的整体形象—原有的小桥、流水、人家变成了人桥、游船、商贩。重开发、轻保护破坏了人文旅游资源;居民迁出,抛弃了古镇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

(4)旅游产品单一,开发模式有待创新。目前的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缺乏对多种文化休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使游客在村落中成为“赶场式”的观光型旅游者,流失了部分客源。

(5)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徽文化中含有建筑、徽菜、徽剧、茶道、医学、书画等传统要素,而作为徽文化典型的宏村,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只停留在观光型产品上,缺乏对其他文化元素的开发利用,没有形成统一、立体的传统文化旅游体,宏村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不足。

四、旅游开发及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1)以人为本,注重协调旅游者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原住民的生活本身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延续,保护原住民的利益也有助于旅游业的和谐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当地居民的利益。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必要提升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度,通过政府和地方管理部门来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双重任务,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措施来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2)丰富旅游产品,深度挖掘特色人文,创造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3)注重传统建筑的保护,避免传统文化被破坏。

五、结语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自身旅游资源,遵循“保护优先、抢修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制定保护规划;在“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放旅游”的思路指导下,实施古镇保护与开发策略,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实现以旅游兴业的目标,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达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南水乡原有的生态环境也受到影响。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保护好原有城镇的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

叶文娟,1993年生,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朱松节,刘龙娣.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周庄古镇为例[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1(2):55-56.

[2]廖建华.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共性问题探究—以广西灵川大圩古镇为例[J].市场论坛,2011(5):73-75.

[3]刘娇.古城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增刊7):57.

[4]谭宏.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保障机制[J].城市问题,2010(10):55-60.

[5]程静.浅析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保护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6):85.

[6]李丽雅,黄芳.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周庄和同里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8-21.

[7]尹玉芳.周庄作为旅游精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0-63.

[8]朱松节,沈济清.论周庄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技术与市场,2010(8):178-179.

[9]卢松,陆林.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230-233.

[10]廖奔.古徽州地区族居古村落考察报告[J].徽学,2002(2):262-274.

猜你喜欢
古村落旅游创新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