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提质增效,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2021-06-15 06:20
杭州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覆盆子中药材药材

孙健是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的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从2017年开始服务于淳安县临岐镇的科技特派员。

光阴似箭,2020年,他已经和临岐一起成长了3个春秋。2017年,他第一次到临岐。当时,临岐镇的中药材产业方兴未艾、朝气蓬勃。

助力药材品质提升

为了振兴淳安的药材产业,临岐镇打造了“淳六味”品牌,即以“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重楼、三叶青”为代表的地产优质药材。

而在“淳六味”中,前胡的指标成分含量不达标是行业难题,整体药材合格率不足30%,导致合格药材的价格比不合格药材高出3-4倍,因此,前胡的产业存在较大的增收空间。为此,孙健带领大家深入浙、皖、赣交界一线的传统前胡产区,进行了系统的产地环境调研和种源特征品比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宁国、绩溪、淳安、开化和上饶等地的山间地头,抽检前胡样品180余次。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临岐开展了一系列验证试验。2019年,孙健协助临岐镇中药材产业办,实现了浙江省前胡生产标准的零突破,为前胡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方向。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大家紧跟行业发展,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指导和中药材溯源体系的建设,帮助审岭脚村,建成前胡仿野生栽培基地,目前该基地年产值可达50万元。

于逆境中谋发展

2016年到2020年,覆盆子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2018年覆盆子从每公斤300元跌落至40多元。这一过程中,作为我国覆盆子核心产区的淳北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

明媚的5月是覆盆子产新的时节,累累的硕果压弯了枝头,但丰收没有带来增收,40多块钱的价格意味着它仅仅可以平掉采收加工的成本。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孙健认为必须保护好已有的覆盆子优势产业,一方面提升药用果的品质,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为剩余产能提供产业输出空间。药用覆盆子是未成熟青果,采收期的把握是生产技术的关键,采收过早没有产量,采收过迟药效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孙健带领大家在覆盆子主产区铺设了覆盖面积达600余亩的气象监测体系,然后建成气象因子预测指标成分积累的模型,进而为药材的采收期提供预测预报,形成了药材的智慧采收。

因为覆盆子有药食两用的特殊身份,为拓展覆盆子产业空间,孙健积极参与到食用覆盆子产业推进的工作中。首先,他帮助临岐村建设“养你的覆盆子”主题采摘园,推广选育的果用品系,制定了《掌叶覆盆子鲜食红果质量标准》。2020年5月,他还参与了覆盆子的网红带货活动。2020年临岐镇的“养你的覆盆子”广销江浙沪,深受消费者喜爱,年销售6万余斤,产值达300万元。其次,丰富覆盆子食品产业结构。孙健帮助常香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了覆盆子酒,一期年产覆盆子酒5000L。此外,孙健还积极参与镇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对比蓝莓、树莓等同类的功能型水果,论证覆盆子食品的输出优势,与农夫山泉、千岛湖啤酒等食品企业寻求跨界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技特派员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是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孙健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就是努力为三农工作奋斗出成果。

猜你喜欢
覆盆子中药材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覆盆子酮油析结晶过程研究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覆盆子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果实”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