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栽培技术研究

2021-06-15 16:28张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青桐化学防治土球

摘 要:青桐为中国原产树种,分布广泛,是一种良好的用材及观赏树种,文化底蕴丰富。但由于生理特性独特,水肥及养护管理也都较为严格和精细,制约了该优良乡土树种的大规模推广应用。2020年6月,由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制定的《青桐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625-2020)经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对外发布,同年9月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鉴定,对于促进该乡土树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青桐;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2.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8-0076-03

青桐,学名梧桐,因树皮青绿色而得名,落叶乔木,树形高大挺拔,优美端庄,生长迅速,用途多样,对于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具有较强的抗性,是我国著名的庭荫及绿化树种,也是安徽省人工造林主要树种之一[1],广泛应用栽植于道路两边、公园绿地、机关学校、农村四旁或厂矿绿化、生态修复等。

1 技术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城乡绿化美化、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观光旅游、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对于乡土树种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发利用、推广种植乡土树种已经成为“两山”实践、促进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青桐作为一种优良的乡土树种[2],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青桐的自然分布或人工栽培,用途也是多种多样,木材是制作乐器的上好选择,种子炒熟可以食用或榨油,花、叶、根、种子均可入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桐还是招贤纳士的象征;2017年8月,巢湖市人大通过决定,批准青桐作为巢湖市“市树”。因此,推广种植青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青桐肉质根不耐积水,生长季节受涝超过5天就会烂根死亡,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得青桐在水肥管理以及养护方面,相比较其它树种显得更加严格、精细。目前国内外对于此项研究尚属空白,由于缺少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作为指导,严重制约了青桐苗木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及相关产业的做大做强。为此,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制定的《青桐栽培技术规程》,为促进青桐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 栽培技术[3]

2.1 造林地选择

2.1.1 光照条件 适宜在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栽植。

2.1.2 地形条件 适宜坡度25°以下的平原及丘岗地成片栽植。

2.1.3 土壤条件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壤土为宜,pH值6.0~8.0。

2.2 造林

2.2.1 苗木要求 宜选择苗高2.0m以上、地径3.0cm以上、根系发达的2年生苗木。

2.2.2 栽植

2.2.2.1 整地挖穴 秋冬季除杂整地。整地方式以带状整地为主,保留林地地被物;定植穴直径40~50cm,深度30~35cm为宜。“四旁”栽植可以大穴整地。

2.2.2.2 水保措施 不同坡度水保措施各不相同:坡度小于15°,沿水平等高线每隔6~10m开挖1条30cm左右宽的拦水沟,大雨时降低流速,渗入土中增加土壤湿度,亦可防止水土流失;坡度15°~20°,垦带建为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内侧开挖深宽各20cm左右的竹节沟;坡度20°~25°或者生态脆弱的立地,只在造林穴1~2m2土壤范围内进行垦作,其它地方只砍不挖。

2.2.2.3 基肥 穴内施用腐熟有机肥,每穴施用20~35kg,并拌入磷肥0.2~0.3kg。

2.2.2.4 栽植密度 株行距4m×5m为宜。

2.2.2.5 根系修剪

2.2.2.5.1 裸根苗 起苗前5~7d灌透水1次,使苗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起苗应保证根系完整,起苗后苗根宜蘸泥漿处理。根部应剪去病虫根、枯死根、劈裂根,适当短截过长根,伤根严重要采取切根处理,剪口要平滑。修剪后的大伤口要消毒并涂上保护剂,防止腐烂,促进愈合。

2.2.2.5.2 土球苗 整个土球应平整圆滑,上大下小,底部削成锅底状。移栽苗木必须对土球进行包装,防止水分散失或土球破损。起苗挖至侧根时,1.5cm以下侧根可用铁锨直接铲断,1.5cm以上侧根可用修枝剪剪成下为马蹄形的开口,不要用工具铲或铁锨铲,以防土球散裂。切口要平滑,不劈不裂,以利后期愈合,生长新根。

2.2.2.6 植苗

2.2.2.6.1 裸根苗 栽培过程中边填土边踏实,苗木要扶正,根系要舒展向下,不发生盘根、翘根,且苗根不能与基肥直接接触。栽植后应及时浇足定根水。

2.2.2.6.2 土球苗 先在土球底部四周垫少量土将土球固定,保证树干直立,再剪开取出包装材料;再向穴中填入表土,填至一半时夯实,继续填满并夯实,夯实时切忌砸碎土球。栽植后应及时浇足定根水。

2.2.2.7 栽后覆盖 用地膜覆盖于根际,并在地膜上覆盖厚1~2cm的土壤;或在苗木根际四周放置一些稻草等覆盖物,并压上厚1cm的土壤。

2.2.3 间作 早期套种应避免攀缘类或高秆类植物。

2.2.4 施肥 造林后2年,在4—5月追施1次速效肥,秋冬季再追施1次有机肥。肥料使用按照NY/T496的规定执行。

2.2.5 水分管理

2.2.5.1 灌溉 持续高温干旱时需及时灌溉。

2.2.5.2 排水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2.2.6 中耕除草 末间作的幼林在5—6月以及8—9月各除杂灌1次。

2.2.7 修枝 城市行道树3m以下的侧枝需修剪。

2.3 病虫害防治 以营林技术控制为基础,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病虫害严重时,可以使用化学防治。

2.3.1 病害

2.3.1.1 青桐藻斑病

2.3.1.1.1 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葉片出现黄褐色针头状的小圆点或“十”字形斑点,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绿色、绿褐色的病斑。病斑表面有细条纹状的毛毡状物,边缘不整齐,表面平滑。

2.3.1.1.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铜素杀菌剂0.25%悬浮液,加配一些扩散剂或湿润剂,喷射青桐的茎干。1年最少喷药2次,第1次在4月下旬,第2次在5月中下旬。连续处理2~3年,才能彻底防治。

2.3.1.1.3 营林防治 幼林尽量采用块状抚育,保留杂灌,促进提前郁闭;间种时要注意与树木保持一定距离;增施有机肥,施肥时要注意与树干保持一定距离;大面积营造纯林的山场,可以在林分边缘种植保护林带。

2.3.1.2 白绢病

2.3.1.2.1 主要症状 根茎部皮层腐烂,植株凋萎死亡。病部着生白色菌丝层,潮湿环境下,菌丝体上会形成菜籽状的小菌核,初生为白色,后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

2.3.1.2.2 化学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用绢遁稀释800-1000倍或丰洽根保600~800倍或用1%硫酸铜液浇灌病株根部或用25%可湿性粉剂50g,加水50kg,浇灌病株根部;也可用20%广谱内吸性杀菌剂750mL/hm2,加水750kg,每隔10d喷1次。

2.3.1.2.3 营林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注意营养平衡,防止偏施氮肥;及时拔除病重植株。

2.3.1.3 猝倒病

2.3.1.3.1 主要症状 此病侵染青桐根部。苗木立枯型症状表现为苗木茎部已经木质化,病菌侵染引起根部腐烂,枝条组织被破坏,苗木死亡但不倒伏。幼苗猝倒型症状表现为幼苗刚出土,未木质化,病原菌侵入根茎部,被侵染处变为褐色,出现水渍状腐烂,苗木迅速倒下。此病仲春开始,初夏及夏末、初秋危害严重,幼苗期极易遭受侵染。

2.3.1.3.2 化学防治 预防方案:38%广谱型杀菌剂30mL兑水15kg进行灌根,7~10d灌1次,连灌2次。发病中前期:喷施41%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800~1000倍液;或38%广谱型杀菌剂25mL兑水15kg灌根,7d灌1次,连灌2-3次。若病原菌同时危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对地上部分进行喷雾,每7d用药1次,每15kg水加38%广谱型杀菌剂50mL+40mL植物营养素。发病中后期:在灌根或喷雾时,可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喷施41%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800~1000倍液;38%广谱性杀菌剂50mL+内吸性杀菌剂15g。

2.3.1.3.3 营林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多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3.2 虫害

2.3.2.1 青桐木虱

2.3.2.1.1 危害情况 青桐木虱是青桐的主要害虫。严重时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堵塞叶片气孔,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白色蜡丝随风飘扬,伴有一股臭味,很难清洗。

2.3.2.1.2 化学防治 5月中下旬,喷洒2.5%烟碱类杀虫剂1000倍液或1.8%农用杀虫剂2500~3000倍液。

2.3.2.1.3 物理机械防治 单株或散生树木可在成虫羽化出土前用地膜覆盖地表,范围略大于树冠外围,既可以闷死成虫,又可以阻止杂草生长。

2.3.2.2 棉大卷叶螟

2.3.2.2.1 危害情况 幼虫卷叶成圆筒状,藏身其中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危害严重时可吃光全部叶片。

2.3.2.2.2 化学防治 幼虫发生期可喷40%广谱性内吸杀虫剂1500倍液或5%烟碱类杀虫剂2000~3000倍液或25%苯甲酰脲类杀虫剂3000~40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

2.3.2.2.2 物理机械防治 可用手将卷叶内的幼虫和蛹捏死。成虫期可用灯光诱杀。

2.3.2.3 大青叶蝉

2.3.2.3.1 危害情况 刺吸枝梢、茎叶汁液危害,严重时可致幼树死亡,秋末产卵时成虫刺破枝条表皮,将6~12粒卵产在其中。

2.3.2.3.2 化学防治 10月上旬雌成虫向树上转移产卵时应及时喷药防治,7~10d1次,连喷2~3次,药剂有45%~48%广谱有机磷杀虫剂1200~1500倍,20%拟除虫菊酯杀虫剂2000倍液,10%农业杀虫剂2000倍或90%有机磷杀虫剂等。

2.3.2.3.3 物理机械防治 9—10月于林分外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树枝条上缠纸或塑料胶带,能阻止大青叶蝉产卵,并有防止失水作用。

2.3.2.4 山西品粉蚧

2.3.2.4.1 危害情况 雌成虫和若虫寄生在接近地面的根孽处或枝条上、枝条分杈处、叶片正面叶脉两侧,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油污,叶片轻者萎蔫,重者脱落,甚至能导致植株大片死亡。

2.3.2.4.2 化学防治 抓住第1代粉蚧孵化盛期,选用药剂40%二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1500倍液、40%非内吸性广谱杀虫1000倍液,10%烟碱类杀虫剂。若虫盛发期用10%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1000倍至1500倍液喷施或1.8%农用杀虫剂1500倍至2500倍液等进行喷雾,可有效控制该虫危害。

2.3.2.4.3 物理机械防治 10月上旬,在植株枝干上捆绑诱虫带或稻草,可以诱集到大量害虫,次年2月上旬以前取下捆绑物集中处理。刮树片,消灭越冬若虫。

3 结语

2020年6月,《青桐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625-2020)正式发布,同年7月推广实施,该技术规程通过规范青桐栽培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青桐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大大提高了青桐栽培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也丰富了安徽省主要造林树种栽培技术规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造林技术导则[J]2012(6):33-52.

[2]余本付,邢炜,肖斌.安徽省乡土树种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7.

[3]刘焕安,张荣,傅松玲,等.青桐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625-2020)[J].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第2号,2020.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青桐化学防治土球
凤眼青桐
大树移植的土球挖掘及包扎技术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青桐令
盘锦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盘锦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