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教育的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探讨与实践

2021-06-15 18:28赵丽琴黄棣刘阳魏延韩志军
高教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

赵丽琴 黄棣 刘阳 魏延 韩志军

摘  要: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是非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融入各专业课程,实现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结合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英语课堂,探讨教学方案设计,阐述我院专业英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英语;生物医学工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7-0112-04

Abstract: The current foc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reformation about teaching in n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thinking style and teaching concepts about curriculum ideology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generate that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a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combining with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ur college, we adopt the "Internet +" teaching style,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ll also be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this text,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rograms will be discussed, and explains how the process of mixed teaching practice about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conducts in the colleg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nglish;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lended teaching

生物医学工程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不仅涉及生物學、医学、工程学类领域,还涉及到化学、材料学、电子学、计算机以及力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新兴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研究领域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两大高新技术产业[1]紧密相关。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需要开放的思想,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即要实现中国的“一带一路”[2]全球经济化腾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就要实现时代化。专业英语教学要创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加强专业英语的专业化水平,力争日常学习国际化,加强高校间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真正实现“一带一路”的开放之路。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授课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认识接触国际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综合性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需要学生将基础英语(听、说、读、写)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学习的一门课程,所以这样的高度融合使专业英语的开展具有一定难度。第一点:各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要求不用,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侧重点不同,与之相契合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随之改变,和教学手段不尽相同[3];第二点:专业英语课程教材短缺,内容不够丰富、知识面过于狭窄。例如:市面上,只有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教材,本教材主要包含八章内容,多数篇幅偏向于技术英语写作方面,由于学生在本科阶段涉及到专业文献阅读较少,对本教材认识度不够,对其利用度不高;第三点:根据培养计划,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正值学生考研紧张时期,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时间安排不足;最后,专业英语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现阶段普通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英语水平及授课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良莠不齐,需要进行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形成高水平人才体系[4]。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促进中央部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6]。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7-8],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注重非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极思考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融会贯通,培养新一代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知识充备的社会主义后继者和开拓人。

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高等学校课堂革命,实行“互联网+教师发展”工程,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同时,需要思考如何在教育模式改革中,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在线优势,建设并共享产学结合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促进在线开放资源在各高校教师间的应用,提升师资数量和质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智慧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在大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希望能不断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利用新技术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变革以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增强专业教师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

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设计思路

针对生物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材短缺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近五年来,作者按照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安排,结合思政教育体系,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面的摸索,基本上形成了以“专业国际视野和就业发展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块化”)教学模式 (见图1),本文将对教学方案进行详细探讨,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教学实践。

四、生物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物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研究领域,专业英语是学生走向专业化国际合作,实现“开放之路”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为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及继续深造中提供专业英语及国际化创新方面的英语帮助。课程设计思想融入思政教育,紧紧围绕专业培养方向,突出专业英语的实用性、职业性和自主学习性,即设计一门“专业国际视野和就业发展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医学专业英语课程。

五、生物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

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伴随着国际多元化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需要具备“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面对本科学生,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国际交流、学习的专业能力。

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树立学生对国家政策的正确把握,培养学生对专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培养学生“走出去,再引进来”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六、生物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以2016级学生为例,根据课程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按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版培养计划,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教学大纲编写,实行“3+1+1”五个模块内容设计,实现与专业培养方向的高度一致。“3”是指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学三个培养方向的相关专业内容和专业词汇介绍,结合各领域的前沿文献,提高学生对国内外学科前沿领域地了解。例如:生物力学方向:主要结合目前学院正在进行的“骨修复”科研项目,讲解骨修复材料的受力分析情况;生物信息方向:主要是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预警系统和诊断治疗,及所采用的医用高性能诊疗设备的英语资料。生物材料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移动医疗产品以及生物组织器官3D打印等新技术。“1”是指医学仪器设备模块内容教学,根据“中国制造2025”高性能医疗器械的总体目标,结合低年级基础课程医疗器械导论课程,加强学生对医疗设备英文介绍的学习;最后,“1”是指专业英语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模块,学生对英文文献的结构、框架及写法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英文资料的阅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课程初期,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详细解读的同时,授课方式以及考核方式也要充分讲解,做到“学生心中有数”。

此阶段,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主要有启发式和任务式[9];采取的手段主要有线上“雨课堂”和线下“分组讨论”。针对本阶段学生课程学习特点,结合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题特点,在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材料学“3”模块教学过程中,利用PPT、视频、录像制作预习材料,通过“雨课堂”发布给学生,学生通过移动端选取感兴趣内容进行自学和预习,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对专业词汇进行讲解,用找词根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词汇不同形式的转换,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已掌握基础知识后,希望教师带给他的是学科前沿,学科最新发展情况。以生物材料学模块来讲,3D生物打印技术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学生对人造心脏、人造血管等人造组织器官的材料、构造、模型打印及应用现状非常感兴趣。并通过介绍生物材料方向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的情况,以题“柔性可穿戴便携式水凝胶防霾鼻塞”为例,从方案设计,市场調研,采用材料,模型设计,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深度讲解或视频播放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材料领域。

在“1+1”医学仪器设备与专业英语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两个模块教学过程中,说明如何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以医学仪器设备模块为例,在基础课程《医疗器械导论》《医学影像仪器》和《医学图像处理》基础上,选择八种医疗仪器设备,分别是:The electrocardiogram;The blood pressure;Heart pacemaker; X-Ray;CT-sca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ltrasonic sensor;PET-scan。每一种设备的概念、基本原理、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以及市场使用情况都是怎样的呢?

我们提出课程任务,将学生在“雨课堂”进行分组(本专业2016级共83人,9-10人为一组),在限定时间内,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与组员商定一种医疗仪器设备的内容讲解。各组学生在“雨课堂”组员之间进行任务分解,学生可以在移动端协同作业,要求每组学生根据本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多媒体全英文课件,用英语向其他同学讲解仪器设备的相关内容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联系,发表自己的见解,邀请同行教师和其他同学可就其中关键性问题提问并讨论。

通过任务式教学模式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和语句,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医学应用联系起来,为学生毕业设计、择业就业奠定基础。

(三)考核方式的过程性

专业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成绩评价的过程性。把“雨课堂”互动、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多媒体汇报等环节纳入课程的总成绩,并根据课程模块与学时安排制定各部分相应的比例写入课程教学大纲[10]。在过程性评价中,不再由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而引入了学生自评与互评。

以线下活动多媒体汇报为例:在成绩评价环节,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课题汇报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互评环节中,不同组学生之间根据选题汇报情况,完成度进行互相评价。为了防止学生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学生评价完成后,邀请同行教师进行评价。该组学生线下活动成绩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按照 6∶4的比例组成,并计入最终的活动成绩。

期末考试方式:期末考核方式仍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改变的是题目形式。不再沿用闭卷考试中简单的问答,而是“从实际中来”,用实际情况的展示,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即“回到实际中去”。

七、结束语

通过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讲解,思政内容英文学习,学生了解到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增强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率。启发式(线上“雨课堂”)和任务式(线下“讨论式”)教学模式结合,保证了每位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课程完成度。高年级学生在经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后,对本专业课程设置有一定见解,课程结束后,经过与学生的讨论,积累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将专业英语教学运用到各专业课程中,逐步完善专业建设和培养计划。专业英语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更有助于提高课程团队、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学生将获取更高层次的综合专业能力和更开阔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252,271.

[2]赵银平.“一带一路”——习近平之道[N].新华网,2017-05-19.

[3]张玉霞.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6:40-42.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3-19.

[5]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5-03.

[6]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19+5.

[7]邵路才,才晓茹.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9(24):85-88.

[8]丁西冷.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然取向[J].高教学刊,2020(2):159-161.

[9]刘婷,王索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176.

[10]石春花,周晋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2):172-173.

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香豆素型荧光分子探针设计肿瘤识别初探”(编号:2019102);山西省教育厅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项目“AIE络合物构建及其在生物成像性能研究”(编号:2020L0053);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生物醫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编号:SD17100453-10)

作者简介:赵丽琴(1987-),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理学博士,副教授,教科班主任,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黄棣(1983-),男,汉族,河南西华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力学行为与细胞响应;刘阳(1984-),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力学;魏延(1985-),男,回族,湖北十堰人,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材料,肿瘤治疗;韩志军(1964-),男,汉族,山西忻州人,工学博士,教授,党委书记,研究方向:生物力学。

猜你喜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PBL教学法在医用传感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