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2021-06-15 02:26春奇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柴房陈望道老宅

春奇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面世。将《共产党宣言》通篇第一次译成中文的就是陈望道。

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望道需要一个清静的地方,他便想到了自己的故乡义乌分水塘村。因村中有口水塘,池水分为两系,分别流向义乌和临近的浦江县,故名“分水塘”,村子也由此得名。陈望道生于此长于此,直至外出求学,才离开这个坐落在大峰山脚下的小村落。那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远离尘嚣,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绝佳之处。

1920年2月中旬,陈望道带着妻儿回到了分水塘村。适逢春节临近,村里渐渐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陈家也是一样,可里里外外唯独不见陈望道的身影。他去了哪儿呢?

原来他“藏”在距离陈宅五六十米开外的一间柴屋里。那是陈氏老宅,陈望道幼时就随父母住在那里。1909年,陈家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庭院建成后,老宅便被用于堆放柴火,平日很少有人前往。陈望道一眼就相中了这破旧却静谧的老宅,他带着几样简单的生活物件和文具,便在那里“安营扎寨”,孜孜不倦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柴房里既没桌子又无床,陈望道干脆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工作时,把一应所需摊在铺板上,倒也施展得开;累了就往板上一躺,权作卧榻。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山区里更添几分寒意,及至深夜,刺骨的朔风横冲直撞般地从四壁和窗户的缝隙里闯入屋内,陈望道那只握笔的手时常被冻得不听使唤。家里虽不缺“汤婆子”和脚炉,但他嫌那些玩意束缚了手脚,反倒令人分神。实在冷得吃不消了,陈望道就站起身,跺跺脚、搓搓手,还不住地往手心里呼气,稍觉回暖,又专心致志地继续译书。

陈望道对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是如此专注,除了短暂的睡眠时间,他都“吝啬”到不肯在其他事情上多浪费一分一秒,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都是由母亲张翠姐送入柴房。眼见儿子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人都瘦了一圈,母亲心疼不已。一日,她特地包了几个糯米粽子,外加上一碟温补祛寒的红糖,送去给儿子吃。“粽子是刚出锅的,蘸蘸红糖,赶快趁热吃。”陈母放下食物,反复叮嘱道。陈望道“嗯”了一声,却还在低头写字。为了不打扰儿子,陈母便转身离去了。不过,为娘的仍旧放心不下,她在屋外站了片刻,并关切地问儿子,是否还要添些红糖。“够了,够甜了。”陈望道的答復很利落。后来,待到陈母进屋收拾碗碟,见到儿子嘴唇周围乌黑一片,先是大吃一惊,再看看紧挨着那碟红糖的一方砚台,她明白了一切,不由得“噗嗤”笑出声来。原来,陈望道太过专心,竟错把墨汁当红糖蘸。见母亲发笑,陈望道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翠姐这才道出其中的“奥妙”,陈望道听闻后,抹着嘴巴,也笑了起来。

转眼间,已近谷雨时节,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他小心翼翼地把近两个月辛劳换来的那一叠字斟句酌的译稿装入一个纸袋里,抱着放于胸前。从柴屋里走出,抬头望见远处山花烂漫的美景,陈望道的心头也充满了浓浓春意。■

责任编辑/王若拙

猜你喜欢
柴房陈望道老宅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陈望道与省立安徽大学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人
小偷
共产主义到上海了
母亲的柴禾
老宅
老宅
奇怪的哭声
一个老宅男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