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海棠

2021-06-15 03:30刘瘦云
当代人 2021年5期
关键词:诗社海棠花四合院

仿佛是在某个宁静的清晨,柳树枝梢最初绽露的那抹淡淡的新绿,发布了春天悄然回到古城的消息。

而在古城一整个的春天之旅中,最为馨香四溢、绚烂如霞的赏花美景莫过于荣国府的西府海棠。

正定荣国府于1984年开始修建,两年后落成,是当年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建造的一座大型仿清古建筑群。同时,为了营造荣国府内佳木成荫、花草遍地和富贵、长寿、吉祥的气象,按照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描写,在各个院落里种植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龙槐、银杏、玉兰、紫荆、木瓜、樱花、碧桃、芍药、牡丹等等,俨然就是一个浓缩的植物园,而其中在春天尤为云蒸霞蔚、撼人心魄的要数海棠。海棠属蔷薇科,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就已有种植。海棠品种较多,其中被称为“海棠四品”的有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她叶茂花艳,风姿绰约,婀娜含娇,花姿潇洒,似锦若霞,是雅俗共赏的名花,自古以来备受钟爱,有“花中神仙”的美誉。

海棠中的名品西府海棠又名海红,喜阳光,耐旱耐寒,对土质要求不高,尤宜北方的气候和环境。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着开放包容的品格,花草树木更是如此,许许多多外来的名贵花木品种都能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荣国府里的西府海棠就是如此。

久居正定,近水楼台,就有许多闲暇漫步古城,从容品味悠久岁月在这里酿制的醇厚与芬芳。除了《红楼梦》的恒久魅力,荣国府还以其经典的四合院建筑和蓊郁繁盛的花木吸引着我的脚步与目光。海棠,就是荣国府的“花中神仙”。荣国府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西府海棠就种植在西路庭院的花厅、贾母院和熙凤院房门的两旁。这些海棠树从荣国府建成种下那天算起,如今已三十六年了,三十六年的风风雨雨里,海棠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我对荣国府中的海棠牵挂有加,经常在不同的季节踏进荣国府,观赏她富于变化的四时之美。最惊心动魄的美景自然是在暮春时节,清明前后,乍暖未暖,海棠花骤然怒放。初放时花苞簇簇,红如胭脂,点点闪烁,随着花的重瓣绽开,渐渐转为粉红,满树满枝的花繁锦簇,洁如梨花,灿若朝霞,遮蔽了古色古香小院的上空,风情万种,惊为艳美。一般的海棠花淡而无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暮春三月,花香四溢,随风飘荡,满城氤氲,成为了荣国府春天游园的一大盛景。

说到荣国府的海棠,不能不说曹雪芹的传世名著《红楼梦》中海棠诗社和海棠诗社的海棠诗了。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怡红院有如下描写:“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皅吐丹砂。”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姐妹结成诗社,旨在“宴集诗人于风庭月榭;醉飞吟盏于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集中了贾宝玉与红楼十二金钗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等人。恰好贾芸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红楼梦》中姐妹们第一次起诗社所拟的题目是限题限韵的《咏白海棠》,其中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探春各作了一首诗,史湘云两首,共六首。据脂砚斋点评和后来的红学专家考证,这些诗多半都是作者曹雪芹在借助书中人物之笔“寄兴寓情”,各言志趣,同时把他们的未来归宿隐约地暗含其中。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到,作者曹雪芹以作海棠诗的形式用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性格,真可谓匠心独运。

《红楼梦》中的海棠夹杂了更多的悲情色彩,描写的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境,却暗藏了作者叹惜日后花败凋零“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创作寄寓,人谓自古红颜多薄命,暗示大观园中的红男绿女如同自然界的花草一样难逃自身的命运:待到白茫茫大地雪白一片真干净时,大厦将倾的厄运,让她们悲剧的人生在所难免。其中论风流别致被推为第一的是林黛玉的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繁华归一梦,这是曹雪芹笔下的海棠。

早在唐代的西蜀,海棠花已是名满天下,薛能的“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和吴融的“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就是唐代诗人笔下的海棠。到了宋代,许多诗人对海棠的迷恋更是如痴如狂,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名句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以收复失地为一生抱负的大诗人陆游更是写下了多篇借助海棠寄托忧国情感的诗词:“月下看荼醾,烛下看海棠。此是看花法,不可轻傅扬。荼醾暗处看,纷纷满架雪。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陆游笔下的海棠,迎风峭立,明媚动人,楚楚有致,是一树倾尽了人间万种风情的“解语花”。而让多愁善感的痴男恋女常吟咏的海棠名句,要数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连金代的文学家元好问也在诗中写道:“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把海棠花开时的秀丽姿容喻为少女初恋时的娇羞芳心,读来别具情趣。宋陈与义的“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在凄寒的雨雪霏霏中,娇美的海棠花虽然寂寞,但也昂扬奔放,即使被冲刷掉“胭脂色”,也毫不敛容。及至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满树的海棠花依然娇艳动人,别有一番诗意在眼前。

世界上本来没有荣国府。自从有了天纵奇才的曹雪芹,才有了一部彪炳千秋的《红楼梦》,才有了一座纸上的荣国府,才有了一段充满富贵与奢华、爱情与忧伤、欢聚与诀别的传奇故事。因为曹雪芹的祖上是宋代正定名将曹彬,于是,隔着一千年的岁月烟雨,一条神秘的纽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把正定和荣国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此,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一部伟大文学名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荣国府完整再现了清代王公贵族多进四合院的历史建筑风貌,是红学专家、古建专家按照清代木构建筑通行规范和《大清会典》严格设计修建的一座王公府邸,也是百年红学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2016年,曾受教于梁思成、林徽因、王世襄的古建专家杨乃济老先生重回荣国府,作为当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目前唯一健在的顾问,他深情回顾了荣国府的设计过程。荣国府属于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风格。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讲天圆地方,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就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精神。旧时四合院繁多,大体分小型、中型、大型。荣国府属于大型四合院,前廊后厦,后有罩房,东西有跨院,《红楼梦》中贾母老太太就居住在西跨院最大的地方。这五间正房是贾母的住所“荣庆堂”,意思是“荣华富贵,吉庆有余”。堂前舒朗开阔,两侧太湖石堆叠的假山矗立。暮春时节,壮硕的海棠树浓荫如盖,繁花似锦。一年一度的海棠诗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清明时节,荣国府海棠怒放,來自省会等地的诗人作家云集荣国府,以诗歌的名义,迎接又一个春天的来临。每一棵海棠树的树干都是丛生挺直,疏朗高峻,似乎是为了让满树繁花开得更恣肆、更奔放。诗人们站在海棠花下,倾吐着美妙的诗句,春风摇荡花蕾,倏忽之间,满树飞花,落英缤纷,感觉好像嫣红粉白的细浪从另一个粉雕玉砌的梦幻世界里飘逸过来,在头顶奔涌。

[刘瘦云,本名刘进忠,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正定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出版有散文集《诗酒年华》(与人合著),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200余万字。]

特约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诗社海棠花四合院
The beauty of quadrangle courtyards美丽的四合院
贺澎湃诗社组建一周年
四合院下的宝藏
山村民居
南京大学重唱诗社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