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这样震惊

2021-06-15 09:59毕烨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塑料袋生动垃圾

毕烨

仔细观察,把事情写得生动流畅固然重要,而从事情中引申出道理,展示自己的心得和思考,才是更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文章立意的一种升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凤头、猪肚、豹尾”。来看看下面这位小作者通过一次实验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吧。

★原来的作文

今天的课上,丁老师问我们:“白色垃圾要怎么处理?”同学们七嘴八舌:“可以丢进森林里!”“不行!我看到新闻里说,有一只野生黑熊觅食时不小心被塑料袋套住头,不会自己拿下来,结果因为一直吃不了东西而饿死了。”“可以丢进大海里!”“不行,丢进海里会污染海水,海洋动物还会因吃了塑料垃圾而死亡。”

又有同学说:“可以烧掉呀!”“也不行!”说着丁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一只塑料袋被点燃后,不一会儿就变成了黑色颗粒。大家争先恐后挤过去观察,“呕,臭死了!”丁老师解释说:“塑料袋原料一般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后者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并且两者都不会烧成灰,而是变成无法降解的小颗粒,同样会污染环境。”

又有同学说:“那可以埋在土里面呀!”“还是不行。埋在土里会污染土壤,几百年都降解不了。”

唉,看来怎么处理都不行,这个结论可真叫我震惊!

病状:观察很认真,写得生动自然,如果加上由此引起的思考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就更完美了。

★加上这么一段—

课后,我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白色垃圾怎么处理,人们目前还没有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少用塑料袋,减少环境污染。比如去超市或菜场买东西时,准备一个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来装,实在不行,也要选择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

保护环境要从少用塑料袋开始。在我的动员下,我们家的塑料袋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你们家呢?

《大自然的文字》

文/[俄]伊林·谢加尔

本书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人与自然、城市的衣食住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物品……方方面面都涉及了。不仅小读者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成年人同样会满怀兴趣去阅读。

作者伊林·谢加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著名儿童科普文学作家,作品活潑有趣而又逻辑严谨。他的另一部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已成为全世界儿童的成长必读书。

【精彩节选】

隐身者

你是否认为隐身者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呢?你不妨抬头看看天空,那里白云在飘浮,是谁推动着它?是隐身者。它经过田野的时候,黑麦弯腰鞠躬;它经过森林的时候,树木低头致意。

今天它在我家院子里把衣服从绳子上抛下,把帽子从小男孩的头上摘下来,把房间里的报纸从桌子上带走扔到地上。

它不征求同意,也从不敲门。它不从门户入室,走的是窗户。

秋季它叫枯叶打转。夏季它在路上扬起灰尘,撒向人们的眼睛。

当它在草原上、森林里、浩渺的海面上经过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无数离奇的故事!

是它将北方的严寒带到我们南方,带来海上的雨水和荒漠的沙尘。是它鼓起了船舰的风帆,带动风磨研磨谷物。

现在你当然已经猜到它是什么了。

它是风,是大地上空运动的空气。

它本身是无形的,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它叫街上的旗帜飘扬。

现在就有一个有关它传奇经历的故事。

猜你喜欢
塑料袋生动垃圾
垃圾去哪了
我是一个塑料袋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倒垃圾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一个塑料袋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