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探讨

2021-06-15 03:27李卫东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油茶经济效益

李卫东

摘 要 油茶是一种典型的广西本土油料树种,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及保健价值。在广西油茶产业飞速发展进程中,油茶林低产问题逐渐显现。基于此,以油茶低产林为核心,阐述广西油茶低产林的表现,论述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并对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进一步探究,以期为广西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改造;经济效益

中图分類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13

油茶是广西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所产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近年来,广西油茶种植面积持续扩张,但经济效益并没有伴随种植面积的扩大而增长。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油茶种植户缺乏科学管理观念、低产油茶林比例持续上升。因此,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就变得至关重要。

1 油茶低产林的表现

油茶低产林表现为林分生产潜力无法充分发挥。从立地条件、单产情况、林分质量入手,油茶低产林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类型。1)未老先衰油茶林。立地条件卓越,林龄低于40年,林相齐整且优良品种过半,每667 m2年产油量为5.0~10 kg。2)低劣株过半油茶林。立地条件较好,林龄超过15年但低于30年,林相齐整且植株生长旺盛,每667 m2年产油量为5.0 kg左右。3)衰败老油茶林。立地条件较好,林龄超过50年,林相不齐,每667 m2年产油量为3.0 kg左右。4)无改造意义混杂低产林。立地条件极差,山地较高,坡度较陡,林相残败,可直接封育或营造其他林。

2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2.1 抚育改造

1)油茶林种植户可以将林中的野藤杂草、杂乱灌木以及衰老、劣质、历史患病植株挖除、清除,优化地表环境条件。在清园行动开展的过程中,针对部分油茶林疏密不均匀引发的株枝互相交错挤压、争夺空间和养分、挂果量下降的情况,应选择恰当的时间段对株枝进行整修。其中面对密度过大的油茶林,依据植株之间枝叶不重叠、不拥挤的原则进行疏伐,控制透光度恰当;而对于植株之间空隙面积超过3.0 m×4.0 m的小密度油茶林,则可以选择两年生或以上优良无性系大苗补植。综合考虑坡度、立地条件、肥力等因素,保证林分郁闭度达到0.7~0.8(每667 m2一般70.0~80.0株),为未老先衰油茶林复垦管理、果实采收提供良好的环境。

2)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采收油茶果实到春梢萌发前)的一段时间内,油茶林种植管理户应依据去弱留强、剪密留稀、树型自然的原则,综合考虑立地条件、树形、树势等因素进行修剪,促使油茶树体结构达到小枝多而大枝少、枝条分布均衡、光能利用率高、立体结果的标准[1]。需要注意的是,在向阳坡应贯彻轻剪标准,而在背阴坡则应贯彻适量多剪标准;在密林应贯彻重剪标准,在稀林则需贯彻轻剪标准;对于老树、强树,应贯彻重剪标准,对于幼林、弱树,应贯彻轻剪标准;对于冠下、内膛,应贯彻重剪标准,对于中上部、外边缘应贯彻轻剪标准。

3)在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油茶林管理户应以树冠滴水线为边界,在靠近树根位置浅层挖掘,在滴水线以外部位深入挖掘。挖出的泥土应覆盖在杂草上方并保留大土块,促使整个林地呈现出高洼不平整的特征,为肥料、水分保持提供依据。常用的复垦方式有全垦、穴垦、带垦、鳞垦等。其中全垦适用于地势高低起伏不大的油茶林,需要将全部地面进行一次深翻,将其他与油茶争夺肥力、水分、空间的杂草灌木铲除;穴垦适用于坡度超过30°的油茶林,需要围绕滴水线采取边挖土边培土的方式,将新挖出的土给油茶培根,将杂草灌木埋入油茶根盘内;带垦适用于坡度在30°左右的油茶林,需要沿着等高线,综合考虑油茶坡度、行距,以一定的宽度隔年交替复垦;鳞垦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且地势陡峭的油茶林,需要依据类似鱼鳞形状的规划思路进行复垦。

4)肥料施加对于油茶低产林改造至关重要。油茶林种植管理户应依据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油茶生长发育状况,判定是否需要施肥以及肥料施加量、施加种类、施加方法、施加时间。同时,依据小年施氮肥、大年施加磷钾复合肥、冬春施加有机肥、春夏施加速效肥料、丰产树与大树多施肥、结果少与小树少施肥的原则,每667 m2施加40.0~60.0 kg磷肥、10.0~20.0 kg氮肥、40.0~60.0 kg复合肥以及油茶专用配方肥60.0~75.0 kg(或1 500.0 kg有机肥)。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配合复垦,在树冠外围坡上方开设环状沟,或在树冠两边开设长沟(长度为80.0~120.0 cm,宽度为25.0 cm,深度为15.0~20.0 cm),施加适量肥料后利用土体覆盖平整,为根系吸收肥料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更新改造

对于衰败老油茶林,油茶种植管理户应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早春依据主枝20.0~30.0 cm的标准采取截断操作。截断后,枝条萌发新枝条,从中选取两根或者三根健壮萌发条作为主枝并将其余枝条抹除。经过1~2年的时间,截枝油茶树可以形成一个新的树冠。除截断更新的手段外,油茶种植管理户还可以选择回缩更新、预栽造林更新、露骨更新、截干更新等手段[2]。其中,回缩更新主要是在当年春季或次年早春,以骨干枝条顶端部分为对象,以枝条衰弱程度为剪缩标准,促使树冠回缩,人为促进新枝梢重发、树势恢复;而预栽造林更新则是在保留以往油茶树的情况下,于林下预先栽种良种壮苗。在新栽种的油茶林进入试生产阶段后,依据分时期、分批次的原则,将老残植株逐步砍除;露骨更新是在当年冬季或次年早春,在保留老弱油茶树主要枝条、副主枝条的情况下,剪除全部三年生或四年生枝条,促使树冠内骨干枝条全部暴露在外部,为新枝条萌生、树冠恢复提供条件;截干更新主要是在当年冬季、次年春季于老弱油茶树主要枝干距离地面10.0~20.0 cm位置执行锯断操作。在萌芽条生长高度达到8~9 cm时,选取2~3根生长势头较为旺盛的萌发条作为主要枝条,剪除其余枝条。一般经过1~2年,更新后的油茶树可以开花、结果、投产。

2.3 换冠改造

对于低劣株过半的油茶林,种植户可以采用广西省林木良种审定的优良无性系穗条,开展嫁接换优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时,油茶林种植管理户应依据生产势头旺盛、株距与行距齐整的原则确定换冠林分,同时依据通直、光滑、主枝粗达3.0 cm的原则确定砧木。在砧木确定后,依据发育健全、优良无性系、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度达到0.25 cm、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标准选择恰当的穗条。在穗条确定之后,于当年4—6月(或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利用撕皮嵌接法、拉皮切接法等方法执行嫁接操作。

撕皮嵌接法主要包括削砧木、削穗条、嵌入穗条、包扎、保湿等步骤。削砧木需要操作者在擦除距离基部60.0~100.0 cm平滑位置的灰尘之后,利用刀尖刻一个嫁接口,一般嫁接口形状为“H”型,长度为2.5 cm左右,深度达到木质部。每个砧木需要开设一个或两个嫁接口,两者处于纵向错开状态;削穗条需要面向芽正面,在其上端或下端1.0 cm位置,削一个马耳朵形状的斜面,角度在30.0°左右。同时面向芽背面,削一个平滑面,最终形成一个一芽+一叶的接穗;嵌入穗条时,需要依据连接面紧密贴合、形成层对齐的原则,将获得的接穗嵌入砧木皮槽内部;包扎时应利用宽度2.0 cm~2.5 cm的塑料带依据松紧适度的原则进行绑扎;包扎完毕后,再次利用25 cm×20 cm、30 cm×25 cm的薄膜,严密绑罩,促使接芽部分鼓起呈灯笼状,保证嫁接成活率[3]。

拉皮切接法需要在距离基础部位60.0~100.0 cm高度的平滑位置依据平整无撕裂的标准执行锯断操作,促使锯断后主干上具有1个或者3个侧枝。在锯断操作完成后,从断面边缘开始,沿纵向先后两次切皮层,切口长度在2.0 cm,深度可达到木质部,寬度与接穗宽度一致。将砧木断面削平后,向下拉开树皮,每砧切开2个或者3个分布均匀的嫁接口。砧木削平后,于穗条叶芽反面距离芽眼下部0.2 cm的位置向下削一个平滑面,深度达到木质部,长度与嫁接口长度一致。同时面向芽正面,将其下方削成一个马耳形斜面,角度在30°左右,再在枝条上端距离芽0.5 cm的位置进行一次刀切处理,促使接穗形成一芽+一叶的状态。在接穗处理完毕后,可以接穗长削面朝内的方式,插入嫁接口并利用一个薄膜绑带绑紧。一般一个砧木可以插接2个穗条或3个穗条。最后按东西方向罩上一个保湿袋,并用60.0 cm×15.0 cm的牛皮纸作为遮阴材料(牛皮纸需光面朝上折叠成“∩”形)。

3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经济效益

从油茶低产林改造经济效益视角来看,利用老林截干换新林的方式,可以促使油茶林增产2~3倍。以往油茶林每667 m2鲜果产量在250 kg左右,而通过改造,可以促使油茶林每667 m2产鲜果量达到550 kg左右,干籽量为210 kg左右,产油量为63 kg左右,按120元/kg计算,年产值7 560元,若按每667 m2投入劳力240元(含除草、疏伐、补植、施肥)、投入油茶专用肥料1 500 kg(2.4元/kg)计算,年合计投入3 840元,实际每667 m2增加收入3 720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4 结语

对于广西油茶林而言,低产类型多种多样,不仅具有立地条件好但年产量低的“未老先衰”茶林,还有立地条件较好但林相不齐的衰败老油茶林。只有明确不同类型油茶低产林的表现,遵循自然规律,综合考虑林分密度、立地条件、老残植株比例等因素,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定、实施改造技术方案,提高油茶产量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旭滔.上思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江西农业,2019(18):17-18.

[2] 潘丽鹏.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9(07):79-80.

[3] 韦化堂,田大清,谢忠武,等.贵州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175-17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油茶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