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浅析

2021-06-15 09:55李宝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李宝

摘 要 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小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种植效益较高,因此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小麦颖果作为人们的主食,在经过加工磨制后可以制成面包、饼干以及馒头等相关食物,而在经过发酵后还可以制作成白酒、啤酒等酒品。基于此,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512.1;S43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35

春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11%~14%,个别品种可以达到18%~20%。此外,春小麦籽粒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脂肪等,可以有效满足人体的多项生理需求,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加大对小麦栽培技术的关注,从而促进小麦高产优质;同时还要完善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从而提升小麦品质[1]。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 优选具备显著抗病性的品种

在对春小麦开展栽培和养护等工作时,需要科学选择优质品种,从而提升种植产量和效率。而在选择春小麦品种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1)要确保小麦品种不倒伏、耐肥耐水和抗病等,同时还要確保小麦品种能够具有稳定的产量。2)在选择品种时,应该选择早熟或中熟的小麦品种,确保分蘖整齐、花多粒大,并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较大的经济产量系数。

1.2 轮作倒茬

从具体实践可以看出,多数根病往往都为土传病害。长期采取小麦和玉米一年两作制模式,导致土壤中积累大量病菌。对此,需要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2]。

1.3 整地

在小麦播种前,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完善精细整地工作,确保地平土碎,使土壤充分混合,从而加快秸秆残体碎片腐解。耙地之后,需要按照长度100 m、宽度3 m开展作畦操作,进一步提升栽培管理水平。

1.4 种子处理

在具体播种前,需要使用相关种衣剂来对种子开展包衣处理。1 000 g种子用种衣剂1 g加入60 mL水完成拌种操作,需要一边喷洒一边搅拌,并堆闷3~4 h;在确保晒干后加2 g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干拌。

1.5 施加有机肥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一旦化肥的使用量过大,将导致土壤发生板结现象,进而降低透气性。对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为小麦生长提供均衡营养,有效改善小麦的理化特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正常开展,增强生物间的竞争性,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3]。

1.6 田间管理

1.6.1 苗期营养管理

在小麦前期管理工作中,需要观察田间整体的出苗率,从而初步掌握各区域的出苗情况,及时补苗,使田间出苗率得到有效保障,提升空间利用率。而在不同田间环境下开展移苗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5点。1)田间水分较多时,需要在小麦幼苗较多的区域移栽补苗,并在补苗后及时浇水。2)为了防止出现营养过剩现象对小麦正常过冬产生影响,需要在苗期加大对小麦生长的控制。3)田间杂草对小麦的正常生长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当田间干旱时,会出现严重的结块现象,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采取1~2次的犁地处理。4)结合小麦生长情况以及天气情况,应在11月中下旬开始浇水处理。小麦返青期后,需要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避免水分过多而导致小麦徒长。5)在拔节期应对小麦增施尿素[4]。

1.6.2 中后期的生长管理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灌浆期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小麦可以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蛋白质,并利用同化作用将其贮存在种子内,从而提升小麦品质。同时该时期也是小麦的敏感期,容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在阴雨天气时,为了防止田间湿度过高而出现病虫害问题,需要将田间积水及时排出。此外,还应在播种前开展平地和深耕工作,从而保证小麦根系发达。为了防止小麦根系被淹,需要提高地势,并使其根系能够纵向深入生长,从而形成长势茁壮的主根。为了提升小麦中后期的生长量,需要采取“一喷三防”措施对病虫害问题加强防治,并采取绿色生物防治方式,结合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形成综合防治体系。

1.6.3 后期管理

在小麦种植后期开展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需要对土地干旱和暴雨等情况加以注意,一旦出现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需要有效采取规避措施,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2)需要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是纹枯病。该病害是小麦经常发生的一类病害,因此需要加大关注。纹枯病为害会导致小麦出现烂茎,而在拔节期还会导致小麦的茎秆出现腐烂、湿水枯死等现象。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在不同时期合理采用井冈霉素、三唑酮等药剂开展病害防治工作[5]。

2 春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春小麦种植过程中,相关的病虫害问题十分严重,进而影响了春小麦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也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益。而在春小麦的实际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包括小麦蚜虫、小麦黑穗病等,对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病虫害合理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手段和处理方法,降低病虫害问题造成的为害。

2.1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也被称为腻虫,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小麦的嫩叶叶鞘产生为害,而成群的蚜虫会在小麦叶子上群居,进而啃食小麦嫩苗,同时还会产生大量蜜露黏附在小麦叶子上,对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蚜虫还能够传播病毒,进而对小麦生长产生为害。因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需要有效做好该病虫的防治工作,具体来说应在小麦生产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从而使蚜虫失去生活场所。之后种植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药剂开展防治工作,具体可选择5%的利虫净或10%的蚜虱净粉剂,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2 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是具有较强毁灭性的害虫,幼虫所具有的为害能力最为严重,其会吸食小麦颖壳内的灌浆小麦汁液,进而使小麥的生长受到严重为害,降低了小麦产量。当气温较高或出现干旱情况时,则适宜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所以在春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对该类害虫开展有效防治。一般情况下,应在小麦抽穗期达到70%左右时,根据虫情预报在晴天无风的情况下,于日落前喷洒敌敌畏乳剂加水。而当有风时可选用敌敌畏、乐果1 500液喷雾,从而有效开展防治工作。

2.3 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具体包括秆黑穗病、散黑穗病及腥黑穗病3种类型,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目前,杆黑穗病的发生态势十分严重,严重为害了小麦的秆、叶子及叶鞘生长,导致小麦干枯而丧失供给能力,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防治小麦黑穗病时,可选用粉锈宁乳油,或者使用20%的萎锈灵乳油,具体可采用拌种或浸种等方式。除此之外,如果病株抽穗早于健株,则应在发现病株后立即将其拔除。而在重病区需要有效轮作,并使用相关药剂处理土壤和种子[6]。

3 结语

在春小麦种植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合理应用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提升小麦种植效益。与此同时,相关种植人员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充分落实相关工作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促进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军涛,邱红伟,赵勇,等.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8):52-53.

[2] 赵玉萍.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20,40(08):32-33.

[3] 王竟绍,盛玉凤,刘红胜,等.小麦新品种烟农1212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5):84,153.

[4] 武凤侠.淮北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5):48-50.

[5] 叶福华.小麦品种西农979在沿淮稻茬田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9):47,79.

[6] 边疆.河南省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22):100-10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麦播种发育期、理论产量与气象要素关系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