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研究的文献学分析

2021-06-15 12:09沈晓旭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毛竹研究进展

沈晓旭

摘 要 运用文献学分析技术,对毛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学统计分析,总结当前毛竹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毛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了促进毛竹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毛竹;文献学分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66

1 毛竹研究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为禾本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文献学统计分析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毛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学统计分析与研究,掌握毛竹的研究动态,总结毛竹的研究成果,汇总毛竹研究的最新进展,能够为进一步开展毛竹的学术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毛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提供资料,为毛竹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2 毛竹研究的相关文献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和万方数据(http://new.wanfangdata.com.cn/index.html),使用主题和篇名、关键词、摘要为“毛竹”“bamboo”和“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进行全库数据检索,将二者检索到的数据去重,共获得77 174篇无重复有关毛竹的研究文献。

3 毛竹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文献学分析

77 174篇研究文献按资源类型分类,学术期刊文献占比较大,共62 179篇,占比为80.569 9%;其次为学位论文,共11 522篇,占比为14.929 9%;再次为会议论文,共1 878篇,占比为2.433 5%。

对检索到的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毛竹的研究,现有收录的研究文献中,最早的有明确时间的为1860年,共2篇,在1860年之前还有17篇。自1988年之后,有关毛竹的研究文献逐年快速增加,特别是1992年之后,年发表文献1 000篇以上,其中2013年发表的文献达到高峰,为4 193篇。

对毛竹相关研究文献的语种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77 174篇研究文献中,中文文献39 697篇,占比为51.438 3%;英文文献33 769篇,占比为43.757 0%;日文文献3 082篇,占比为3.993 6%。其他语种文献较少,包括朝鲜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荷兰文等文献只有626篇,占比仅为0.811 1%。

对毛竹相关研究文献的作者与机构进行分析可知,发表有关毛竹研究的文献多于100篇的作者有范少辉、江泽慧、费本华、陈双林、王戈、张齐生、刘广路、郭起荣、杨光耀和高志民,发表有关毛竹研究文献多于300篇的机构有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国际竹藤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浙江大学。对77 174篇研究文献的被引频次进行排序,其中被引频次最多的为周国模等2004年11月25日发表在《林业科学》上的《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频次高达351次。

4 当前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通过对77 174篇毛竹相关研究文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1980年之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类发现,关于毛竹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毛竹培育、毛竹生理学与育种学、毛竹利用、毛竹病虫害防治和毛竹产业发展等。

在毛竹培育方面,丁魏发等进行了施肥、垦覆与扩鞭试验;朱学文等开展了毛竹林综合抚育试验;毛达民等分析了毛竹林覆盖对冬笋生产效益的影响;陶芳明开展了毛竹次生枝育苗试验;余旵明研究了毛竹混交技术,探索了毛竹高产高效培育技术[1-5]。

在毛竹生理学与育种学研究方面,戴丽红等进行了毛竹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培育毛竹良种和毛竹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6]。

在毛竹开发利用方面,费叶琦等开展了竹材采运机械发展研究,王琴等进行了竹筒饭的加工工艺优化及风味成分分析,Mondal等研究了竹条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拉伸特性,杨晨晨等试验了毛竹单管与四竹管束轴压性能[7-10]。这些研究成果为毛竹的科学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毛竹病虫害防治方面,彭冠莲、沈彩霞分别对毛竹病害、食叶害虫的发生防治进行了综述,并对绿僵菌防治竹林笋期地下虫害进行试验研究[11-12]。

在毛竹产业发展研究方面,窦营等进行了世界竹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13]。张齐生等在分析我国竹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14]。张国庆在引入减熵化与减商化、生态论、发展学、系统法学、系统企业学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竹产业发展的对策[15]。

5 毛竹研究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毛竹的研究需要尽快在育种和加工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补齐育种和利用短板,即要在加强毛竹的生理学、育种学、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毛竹开发利用研究,要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材料安全、生態安全方面,利用毛竹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生物量大的特别优势,切实促进毛竹能源化利用,促进相关研究成果应用推广。

6 促进我国毛竹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在毛竹产业化方面,在主产业发展中积极推行去行政化,以建立公平有序的竹产业市场秩序,避免行政干预过深过宽,提高竹产业生产效率。

结合林长制,全面推进竹业市场化,把竹业经营权真正交给市场,让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竹业企业改革与发展,让市场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盘活竹业资产、降低竹业产业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竹业经营效益。

运用减熵化与减商化理论,在引导并积极推进毛竹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资金、信息、物资、技术使用效率,减少商品中的流通成本,遏制企业运行中的熵增,通过推行减商化,提高竹业企业总劳动中的有效劳动比率,降低竹业企业运行成本。只有全面降低毛竹产业成本,提升毛竹产业效益,才能实现毛竹产业化发展,才能实现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魏发.毛竹垦复技术初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23-24.

[2] 朱学文,袁传生,丁颖平,等.毛竹营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2004(07):66-69.

[3] 毛达民,朱相雄,郭卫铭,等.毛竹林覆盖对冬笋生产的效益影响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05):37-38.

[4] 陶芳明.毛竹次生枝育苗初获成功[J].林业科技通讯,1984(05):14.

[5] 余旵明.毛竹混交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06):130-131.

[6] 戴丽红,柳丽霞,傅志真,等.毛竹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林业科技,2020,45(06):25-28.

[7] 费叶琦,刘英,陈甲伟,等.竹材采运机械发展探究[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01):31-36.

[8] 王琴,李秀芬,王秋萍,等.云南傣族竹筒饭的加工工艺优化及风味成分分析[J].食品科技,2020,45(10):180-189.

[9] Mondal B, Maity D, Patra P K.Tensile characterisation of bamboo strips for potential use in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J].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20,53(05):165-171.

[10] 杨晨晨,卓新.毛竹单管与四竹管束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中外建筑,2020(10):200-203.

[11] 彭冠莲.潜山县毛竹病害科学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88.

[12] 沈彩霞.5种农药低空喷雾防治黄脊竹蝗成虫效果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2020,18(05):25-31.

[13] 窦营,余学军.世界竹产业的发展与比较[J].世界农业,2008(07):18-21.

[14] 张齐生.当前发展我国竹材工业的几点思考[J].竹子研究匯刊,2000(03):16-19.

[15] 张国庆.我国产业化对策探讨[EB/OL].(2020-06-10)[2020-11-26].https://wps.browser.360.cn/t/AkZGGpRYg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毛竹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卖竹记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节骨草和毛竹苗
敲竹杠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