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思考

2021-06-15 15:56曹芳玲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

曹芳玲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国社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成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中发展态势最好的贸易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基于此,对“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农村经济;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100

农村电子商务的崛起是“互联网+三农”政策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子商务企业均已进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和应用率,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设施,以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的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1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1.1 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不仅城镇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快,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也迎来的新的篇章。根据我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约为17 000亿元,相比于2017年增长30.4%;2018年农村电商交易规模在全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中占比超过19.9%,农产品上行、电商精准扶贫、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以及服务体系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19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约为22 800亿元,比2018年增长超过34%,2019年农村电商交易规模在全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中占比超过22.1%。同时,农村的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2019年底,农村的网络数量超过了2.5亿人。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处于稳定快速增长趋势,在全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说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随着农村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农村电子商务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

1.2 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9年1—6月,502个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8.2%,达到2 409亿元,比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高8.1%,其中54.7%的示范县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94.3%的示范县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示范县的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物型网络零售额都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电子商务在农村中的发展,尤其是在贫困县中的发展,在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拓宽了渠道,打开了一条新的农村扶贫路径。

2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数量不足

与城镇相比,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数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许多电商都在农村开拓了电子商务市场,但是因为电子商务自身的扩展性较差、自由度较低、聚合力较差以及运营管理受到诸多限制的原因,能够在农村取得较好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数量不是很多,许多电子商务平台在开拓农村市场时,因成本较大、利润空间较小等因素,纷纷退出了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只有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依靠雄厚的资金开拓了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但相比于城镇的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因平台较少,还没有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规模效应,产业聚集化效应较低,无法真正达到农村电子商务应有的效果[2]。

2.2 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虽然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无法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网络负担成本较高,许多农村家庭无法支撑网络费用的成本开销,从而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内的需求,但从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电子商务能够在农村地区取得快速发展的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3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足

农村电子商务需要一定数量的人才作为支撑,但目前农村的电子商务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才较少,没有青壮年劳动力以及较高学历的人力资源支持,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人才建设是目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電子商务发展人才,为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3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商平台系统

农村电商平台系统不够完善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构建农村电商的双模块信息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要方便农村居民购物,更要在农产品销售方面进行广泛的应用,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所谓双模块电子商务平台,是集购买与销售为一体的电商平台,农村居民不仅可以在该电商平台中进行购物,还可以在电商平台中销售农产品,从而对农村居民产生更高的吸引力。农产品大部分具有季节性,所以在农产品生产的季节,要主要做好销售模块。在农产品生产的季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会产生大批量的销售,而购买模块则常年流量较为稳定,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一定要有侧重点,要做到主次分明,将主要信息平台构建为消费品的配送,次要信息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3]。

3.2 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电商平台

农村电商平台要具有综合性,能够实时发布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当前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农产品供应信息等,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通过结合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建立农业专家网络系统、农村物流信息技术系统、精准农业技术系统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民的农产品种植与销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为农村居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信息共享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一定要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所以必须要建立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支持,从而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3 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农村电商要具有高度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多种公共服务职能,以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技术引导,出台规范性政策,引导农业银行为农村居民提供贷款支持等,帮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更加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想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提高电子商务的公共服务能力,开通多项信息化服务功能,如为农村居民提供在线手机充值、收电费缴纳、金融理财、小额贷款等,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服务。

3.4 完善农村本地化的电商服务体系

农村电子商务与城镇的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本地化的电商服务体系是近些年来农村电商发展中的一个独特优势,通过完善农村本地化电商服务体系,将农村电商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展,以线上丰富的资源促进农村本地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引导电商服务商降低信息沟通成本,整合农村邮政信息系统从而提升服务空间。农村本地化的电商服务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建设来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是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必由之路[4]。

4 結语

农村电子商务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发展质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国家以及各地政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以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宁宁,徐凌.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9-23.

[2] 靳甜甜.新形势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09):51-52.

[3] 杨慧娟.“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19(11):184-192.

[4] 庞爱玲.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困境与路径[J].农业经济,2019(03):3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