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中的钢琴技法拓展研究

2021-06-18 13:57
黄河之声 2021年6期
关键词:轴心威廉力度

杨 靖

引 言

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钢琴音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音乐家表达情感和自身个性的主要方式。作曲家在创作钢琴作品时,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破传统音乐作品的束缚,创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段和演奏技法。展现了作曲家对钢琴演奏和音乐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威廉·博尔科姆是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主要的创作风格和钢琴演奏手法在于充分利用了十二音序列作曲法,创作了大量歌剧、协奏曲、练习曲、室内乐等多种多样的钢琴作品[1]。同时在诸多作品当中,威廉·博尔科姆的音乐风格为世人展现了更多的创新性和多元性。在威廉·博尔科姆早期钢琴作品当中,与整体序列主义的表现方式相差较大,其更多的重心是对自身个性音乐语言的挖掘。在创作过程中刻意避免了重复自我意识系统化的创作方式,以更加严谨的音高组织和逻辑对钢琴作品的内涵进行延伸[2]。从他的钢琴作品中刻意看出,虽然采用了十二音序列作曲的方式,但并不恪守在这一技法与整体序列的刻板规则当中,同时也并没有照搬传统序列的矩阵技法模式。再具体而言,威廉·博尔科姆的处理手法上遵循了自由式和灵活化的结构布局,以此创造出了更加新颖的钢琴音高素材,并实现了钢琴演奏严密逻辑性和音箱内容的有机结合[3]。为实现对钢琴作品音乐内容、音色和音响的创新,本文开展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中的钢琴技法拓展研究。

一、音阶排列顺序自由化

威廉·博尔科姆在创作钢琴作品时,并不是将十二音序列技法照搬,从其作品上来看更加趋向于对这一技法的自由和灵活运用,在他的多部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对于这一技法的运用通常只是借鉴或选择性的借鉴,并没有严格遵循传统钢琴序列技法中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原则。通常,威廉·博尔科姆会在钢琴作品创作过程中,将十二音列技法与其他各类元素有机结合,或相互融合,或将其引入到作品当中的某一部分当中[4]。尽管对于这种音阶排列顺序的设计并没有贯穿在他的所有钢琴作品当中,但其自由且独特的音阶排列顺序构思依然是钢琴作品当中不可或缺的标志。通过对威廉·博尔科姆的钢琴作品进行研究得出,在其钢琴作品的结构、音阶跨度、音符时值等方面均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这些手法的运用时而是独立存在的,时而又相互结合产生。在这样的音阶排列顺序的创作和组合当中,充分展现了威廉·博尔科姆的审美曲线以及音响偏好,更将其严谨和幽默诙谐的个性内涵展现。表1为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姿态》的结构参数对照表。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14个音乐片段在钢琴作品《姿态》当中的实际布局情况,其中包含了10个1小节的短小片段;2个3小节的较长片段;1个13小节和1个15小节的长片段。不同的小节其长短是零散分布在整个作品当中,音高素材大多采用了较大跨度的跳跃式音级,并同时辅助了钢琴持续音踏板[5]。在钢琴作品《姿态》当中,不同片段的速度及空拍、停顿等均是由演奏者自由发挥,根据其自身的演奏喜好可对某些片段进行省略,但不能够改变所有片段的排列顺序,在实际演奏前,还应当对重音处理、变速控制等提前安排。与威廉·博尔科姆同一时期的音乐家曾经对这种零散的作曲构思技巧坚决反对,认为这种作曲方式缺乏了有机机构体系。但恰恰相反,在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当中整体结构具有很强的统一性,控制了钢琴作品结构核心与灵活处理的平衡状态[6]。从总体上来看,威廉·博尔科姆的钢琴作品体现了一种自由式的序列结构安排技巧,创造出了大量的高音素材,通过这种序列技法能够使钢琴作品实现严密逻辑性与音响内容的充分融合。

二、弹奏力度控制极限化

弹奏力度是钢琴作品演奏中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同时对弹奏力度的控制也为作曲家对作曲技法的拓展提供了一种参数处理的方式和决定性的因素[7]。通常情况下,钢琴作曲家都会在其演奏作品中利用多种不同力度和强度的表现技法,对单独的音符、乐思和乐句的情绪进行展现。通过突然发生改变的力度,能够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创造出让听众意想不到的情绪波动。在威廉·博尔科姆对钢琴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并探索传统力度控制技法的创新,因此在其作品当中更加丰富的变化和多元化的选择方式应运而生。

在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当中充分利用了对力度控制的技法,实现了句法、个性、手势等多种内容的相互联系,使得作品当中的音高材料、和声倾向等素材得到了复合运用,并保证了运用的清晰度。传统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法主要包括:连奏、断奏、保持音、敲击音等,威廉·博尔科姆在使用上述传统钢琴演奏技法以外,还将特殊的记谱标记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音方式和触键方式。同时在威廉·博尔科姆的钢琴作品当中,每一首的副标题以及速度标记当中,都充分蕴含了作曲家对触键、力度和演奏速度的指示。

在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当中,演奏力度的变化幅度十分剧烈,大多数以弱音为主,整体音响在演奏过程中,更具轻快和神秘的氛围。同时,在这部钢琴作品当中,力度的层次变化十分频繁,最大时能够在一个小节当中出现七次只针对力度变化的标记内容,同时还伴随着众多渐弱、渐强、重音和保持音的标记。这种复杂的音响力度变化对于触键技巧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同时,从《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中所有的分组单音、音组的力度层次上而言,只有少数音点上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力度标记,在量化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前一节音点的力度进行延续处理。通过对《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当中的音点进行采集得出,这部钢琴作品全曲共包含了一百三十六的音点。通过对这些音点的强弱进行量化,对其力度幅度的变化情况和不同力度的密集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所有音点的力度基本控制在pp(很弱)~p(弱)区间当中,而其他力度相对较为分散。在这部钢琴作品当中高潮处的力度达到了最大值,并且随后逐渐进入到了相对平缓的音段当中,在整体结构的分割点上力度逐渐降低到全曲的最低区域当中[9]。这样的演奏技法能够在声部与音区之间形成更加富有细腻感的层次,同时力度的变化也会对钢琴作品的音色和音响质感造成直接的影响。

三、音簇演奏技法拟物化

在威廉·博尔科姆的钢琴作品当中,使用了种类十分繁多的新式钢琴演奏技法,例如滑音、颤音、拨弦等,甚至在他的部分钢琴作品当中也融入了更为特殊的表演方法,例如口哨、弹舌等。但在众多创新技法当中,其音簇技法的运用更加频繁,并且形成了独具代表性的拟物化音簇技法。在威廉·博尔科姆早期钢琴作品《康科特奏鸣曲》当中,利用了15.18英寸长度的木条对音簇进行演奏,以此表达了这部钢琴作品中十分复杂的内容,更是在演奏过程中造成了不同凡响的声音演奏效果。不仅实现了新音响的产生,同时更进一步拓展了钢琴演奏的技术和技巧[10]。音簇在声态特征上的展现主要为通过音组形成了块状的音响效果,并非是对单个音音响的突出。由于不同演奏者的手掌大小和宽度都不相同,因此威廉·博尔科姆在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后,对音簇演奏时给出了这样的注释:“若由于演奏者手小而无法完成特定颤音区域的演奏时,则应当尽可能确保完成对音簇两端外围音符的弹奏,并在演奏过程中尽可能的多使用双手的第五指进行演奏”。除此之外,威廉·博尔科姆在创作钢琴作品时,也尝试了用单手对音簇颤音进行演奏的方式,这种演奏方式是让演奏者将手横置在钢琴琴盘上,白键用整个大拇指进行演奏,其余手指用于对黑键演奏,实现了对音簇演奏技法上的创新。

除此之外,威廉·博尔科姆的拟物化音簇演奏技法还体现在《蝴蝶与蜂鸟》这部钢琴作品当中,实现了对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声音和形象的生动描绘,将音乐织体当中产生的音响高度进行了形象化处理,使得音响更具灵动性和新奇性,为听众展现了一副灵动的自然风景。除此之外,在拟物化的音簇演奏技法当中,听众还能够感受到钢琴作品中充满风趣、幽默的语境表达以及具有调侃意味的形象氛围。

四、镜像技法对称化

威廉·博尔科姆将镜像技法用于钢琴作品《镜子》的整体结构布局当中,在对原声音高材料的选择上,将钢琴琴键中央的小字一组bE和E两个小二度间隔之间的音符作为中心轴结构,由中心向两端进行延伸,并持续对称运动。通过原生轴心音组的衍生,得到五个完整乐段的结构内容,以此通过一种对称、持续的手法实现对音乐的推动。在20世纪以前,钢琴音乐体系常常会受到调试、和声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对称化这一观念更多的应用于曲式结构以及复调协作当中。但进入到20世纪之后,随着调性音乐的不断瓦解,使得功能性较强的和声逐渐失去原本的重要性,而对称化的思维也在钢琴音乐中的音高和结构等方面需求逐渐增强。镜像技法当中的核心结构是轴心音,将其从整体上划分可分为:第一种,存在于钢琴乐曲当中,并且参与到不同音阶的构成;第二种,不存在钢琴乐曲当中,并且不参与音阶的构成。威廉·博尔科姆的钢琴作品《镜子》满足于第二种类型的特征。由于乐曲当中的轴心音存在不同,因此产生的对称式半音阶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在相同类型当中,单音轴心与双音轴心均能够使钢琴作品整体产生完全相同的轴心音,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同时也可互为支持。

大多数钢琴作品的当中的轴心音都是以双音对称的形式出现的,同时双音轴心均能够产生正反方向完全相同的轴心音,在轴心两端的音也可进行相互的转换,氮气对称结构性质保持不变。例如在钢琴作品《镜子》当bE—E和A—#A可以产生相同的对称式半音阶结构。在此曲当中以轴心对称作为基础形成音高结构,并且与传统调性体系的控制力相脱离。同时,在以镜像对称作为钢琴作品当中的重要组织结构,能够产生复合效果的对称镜像。镜像技法在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镜子完成对物体折射,并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的描绘钢琴作品音乐结构的对称现象,因此通常在大部分钢琴作品当中只是将高材料的音程关系反向运动展现。

结 语

威廉·博尔科姆在其整个钢琴作品创作生涯当中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念,其核心特点是融汇和包容,在他的钢琴作品当中还充分体现了音乐风格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研究得出,通过作曲家对钢琴激发的拓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时时代背景下钢琴作品创作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结合威廉·博尔科姆的创作理念能够进一步实现对钢琴作品和钢琴技法的创新。■

猜你喜欢
轴心威廉力度
破耳兔
加大电商帮扶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以教材为轴心,做好期末总复习
一粒沙子
发展高度与品质决定传承力度
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轴心及相互作用
基于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班集体建设研究
我国将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不计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