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风暴的摄影师

2021-06-18 09:33刘屹靖
摄影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积雨云呼伦贝尔乌兰察布

图01:风暴乳状云与闪电,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2020年8月9日。刘屹靖 摄

图02:多单体雷暴,江西南昌,2020年5月5日。刘屹靖摄

图04:秃积雨云,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2020年7月14日。刘屹靖摄

图05:超级雷暴单体-弧状积雨云,内蒙古呼伦贝尔,2020年8月1日。刘屹靖摄

图03:下击暴流,江西南昌艾溪湖,2020年7月3日。刘屹靖摄

编者按:

刘屹靖是一名风暴摄影师,初中开始自学大气科学知识,从2020年初开始尝试拍摄记录风暴,捕捉到了国内各地风暴壮丽震撼的美丽瞬间。

我是一名风暴摄影师,自幼热爱气象,并在初中时开始自学大气科学,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学习气象知识之初,我便产生了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一那就是追逐风暴。

2020年初,因学校放假,我有大把的时间留在家中。2019年开始自学摄影的我,此刻正处于摄影的瓶颈期,整日为拍什么而发愁。

变化发生在2020年5月5日,这天,一场极端性的强对流天气袭击了江西。我通宵守候,想尝试用无人机去拍摄风暴。拂晓时刻我便出门了,通过气象雷达资料定位风暴的位置,随后起飞无人机,尾随这团风暴拍摄。就在此时,面前的风暴突然急剧扩大,演化成“多单体雷暴”,云团底部剧烈波动,糙面云(世界十大奇云)就此产生。紧随其后的是降雨大爆发,一片片的雨幕冲破云底,十分壮观(图02)。图02这张作品的诞生,令我意识到拍摄风暴题材的作品,是一件可行的事。我开始再次学习中尺度气象学,查阅文献,同时抓住每一个空闲期出门拍摄。2020年7月初,我再次通过气象雷达资料,提前预测了一团强风暴的袭击,拍到了“下击暴流”席卷而来的场面(图03)。

图03拍摄于2020年7月3日下午。这天中午,我通过气象雷达资料,发现南昌城外有一团雷雨云正在极速发展,通过对比地图,我预测它将经过城东,便提前赶到了南昌艾溪湖大桥上。因为西南方几乎没有高楼阻挡,这是一个极佳的风暴摄影机位。

两小时后,与我预测的完全一致,风暴朝着我的位置滚滚而来。最后,我和我的相机、无人机,经历了一次被狂风暴雨侵袭的险境。当时为了让器材尽可能少淋雨,我把伞扣在了背包上,自己蹲在柏油路面上,湿了个透。

有了这两次通过自主预测拍摄成功的案例,那个尘封在我脑海深处的想法再次活跃起来。2020年7月中旬,通过分析气象资料,我得知内蒙古会有连续好几天的雷雨天气。地势平坦、空气通透的内蒙古,是国内最适合风暴摄影的地区之一。我订下次日的机票,火速飞往呼和浩特。

图04拍摄于呼和浩特大青山,这是一团衰竭中的风暴(秃积雨云),在夕阳的照射下,云体的结构层次十分有趣。

圖08:火烧乳状云,内蒙古乌兰察布,2020年8月9目。刘屹靖摄

然而,在呼市的3天拍摄收获并不多。由于是第一次追风暴,拍摄计划上出现偏差,没有拍到非常满意的画面。回到南昌的半个月里,我阅读国内的强对流天气论文,尝试继续找出适合风暴摄影的地点。2020年8月1日,我再次飞往了内蒙古,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追逐新一轮雷雨。

在呼伦贝尔追风暴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超级雷暴单体。图05是我拍到的第一个超级风暴,前侧是宽广的弧状积雨云,底下黑压压的一片便是暴雨和冰雹的位置。

为了拍完整个风暴袭来的画面,我坚守到了它到来的最后一刻,此时狂风暴雨离我还很远,我便心存侥幸,继续拍摄。让我想不到的是,风暴前侧突然分离出了一股极端强劲的大风,气象学上叫“阵风锋”,它瞬间带来10级以上的大风,我死死抓住越野车顶的杠子才没被吹走,但相机被掀翻了,半个机身砸进土里。上车时,我一度关不上拉开的车门,几十米高的扬沙,让车内灌满灰尘。幸好只是狂风,我最终得以在暴雨冰雹到来之前迅速离开。

呼伦贝尔的3天拍摄结束后,我根据气象资料,得知一周后内蒙古中部地区又会有一次更强烈的雷雨天气,我便在呼伦贝尔待了7天,之后飞去了呼和浩特。

在呼和浩特附近的3天追风暴旅途里,我再次拍到了超级雷暴单体。图06拍摄于乌兰察布兴和县,这是风暴“中气旋”附近的景象,远方的阳光在风暴边缘穿透下来。

图06:超级雷暴单体.弧状积雨云,内蒙古乌兰察布,2020年8月9日。刘屹靖摄

图07:彩虹与雨幡,内蒙古乌兰察布,2020年8月9日。刘屹靖摄

拍摄这个风暴,让我遇上了此生最恐怖的险情——拍摄时,我忽然听见远方的草地正在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我感觉可能是有冰雹要来了,于是迅速拉上正在欣赏风暴美景的司机上车。几秒后,乒乓球大小的冰雹打了下来,在车内说话都听不清了,倘若晚了几秒上车,后果不堪设想。

当这个风暴经过头顶时,外面正下着大雨,我和司机选择就地吃饭。忽然,一束阳光穿透大雨,我赶忙跑出去看,只见一道硕大的彩虹正横贯在草原上。顾不得大雨滂沱,我艰难地夹着两台相机和雨伞,跑到草原边上迅速拍摄(图07)。我把雨伞撑在了相机上,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了衣服。

当彩虹逐渐消失,我的头顶后方出现了大量乳状云。此时太阳刚落山,我决定继续等候,也许会有火烧云出现。

如我所料,夕阳最终打在了乳状云上,橘红色的霞光瞬间染透了整个天地。这是我此生见过的最壮丽的天象——火烧乳状云(图08)。

乳状云逐渐远去,兴奋之余,积累一天的疲惫瞬间涌来,令我有些睁不开眼。此时我正准备收拾器材离开,忽然发现,天边又有一团风暴开始爆发,我决定坚守到底,于是再次拍到了极端的天象组合——乳状云、闪电、云底垂悬的雨幡,以及马鬃一样的云砧。在蓝调余晖照射下,整个风暴散发着紫光,令我十分惊奇。这是我全年最满意的一张作品(图09)。

图09:乳状云、雷暴与雨幡,内蒙古乌兰察布,2020年8月9日。刘屹靖摄

图10:超级雷暴单体.中气旋,内蒙古乌兰察布,2020年8月9日。刘屹靖摄

图11:弧状积雨云与降水线迹,内蒙古呼伦贝尔,2020年8月2日。刘屹靖摄

風暴拍摄指南

拍摄风暴,需要较好的相机、牢固的三脚架、减光镜(ND镜)。要用RAW格式拍摄,因为高宽容度的RAW文件能够提供大的后期处理空间,这样不用担心拍摄时光比太大或者光影的急剧变化。在极端天气中拍摄,大风是最干扰拍摄的因素之一,它会让影像出现抖动甚至糊片的情况,所以三脚架的管径一定不能太细。减光镜可以让在天黑之前拍摄闪电成为可能,如拍摄“夕阳+闪电”这种场景。

追逐风暴,可以通过“气象雷达”进行预测,天气软件Windy中就有这个功能。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气象雷达站,通过拖动下方的时间轴,可以看到回波的强度以及移动方向,以此来预测风暴的位置。

在拍摄中,最大的困难在于预测风暴位置,以及判断风暴结构的变化。尽管我积累了不少气象分析的知识,能够通过许多行业级的资料进行预测,失误依然常会发生,比如追错了风暴,或者没赶上风暴,毕竟气象分析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同时,拍摄风暴具有一定危险性,当一个强风暴在你面前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观察云体的位置,结构的变化,防止强风、雷电、暴雨、冰雹甚至突然生成的龙卷风伤害到自己。追风需谨慎,拍摄有风险。

(责任编辑:赵姝婷)

猜你喜欢
积雨云呼伦贝尔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成都积雨云形成的层结条件分析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穿越积雨云
乌兰察布之夜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