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立体几何应抓住的几个主要问题

2021-06-20 14:46何军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运算能力复习

何军

[摘  要] 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高考复习也是如此. 立体几何是高考必考内容,地位重要,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其主要问题:强化图形意识,强化论证能力,强化运算能力.

[关键词] 立体几何;复习;图形意识;论证能力;运算能力

俗话说,纲举才能目张,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复习也是如此. 高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尤其对于理科的立体几何而言,既有必修内容,又有选修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应抓住哪些主要问题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从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观的角度看,即通过对空间图形认识,来培养学生的三种核心素养——空间想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 对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立体几何时,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

强化学生的图形意识

强化学生的图形意识,即是培养学生作图、识图、用图的能力,因为它是学生学好立体几何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识图、作图、用图能力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视图的识别与还原;(2)球问题的直观呈现与转化;(3)作图问题;(4)展折问题的图形分析.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加以训练.

例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正方形,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腰长为 ,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分析:依据三视图,可画出几何体为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A-BCDE,它的底面BCDE为矩形, 先取DE的中点F,再连结AF,那么AF就是四棱锥A-BCDE的高h. 因为BE= ,DE=2, h= sin =1,故V = ×BE×DE×h= × ×2×1= ,于是选B.

点评:忽视三视图中的实线与虚线的区别是本题的易错点,从而导致所判断的空间几何体出现错误.正确求解此类题的关键:一是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 这个直观图的形状和尺寸的大小都取决于三视图,因此,解题时必须对三视图进行充分研究. 二是根据几何体的形状确定体积公式的选择,对于较为复杂的几何体,可采用割补法来求体积.

當然,识图、作图、用图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画”;要“讲明作图的原理”,避免学生能看懂教师的“画”自己却画不了;要引导学生制作立体几何模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与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巧借“身边的道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论证能力

如果说强化学生的图形意识是为了培养空间想象素养,那么论证能力的培养就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高考中,对立体几何考查的主观题中必有一问是证明题. 这道证明题重点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的逻辑论证. 以定性分析为主,以定量计算为辅. 要求考生立足基础,运用相关定理进行逻辑推理,且书写规范. 但在解答时,易犯推理欠严密的错误,如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忘了写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忘了注明这条直线在平面外,另外一条直线在平面内. 还有的学生经常会犯逻辑错误,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颠倒等等,这些问题在立体几何复习时应该成为教师的复习重点.

例2:如图3,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M,N分别为AB,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若∠PDA=45°,求证:平面PMC⊥平面PCD.

证明:(1)如图4,取PD的中点E,连接AE,EN. 因为N为PC的中点,所以EN为△PDC的中位线,所以EN  DC. 又CD AB,M为AB中点, 所以EN AM,所以四边形AMN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AE. 又MN?埭平面PAD,AE?奂平面PAD,所以MN∥平面PAD.?摇?摇?摇?摇?摇?摇

(2)因为PA⊥平面ABCD,CD?奂平面ABCD, AD?奂平面ABCD,所以PA⊥CD, PA⊥AD. 因为CD⊥AD, PA∩AD=A,所以CD⊥平面PAD. 如图4,因为AE?奂平面PAD,所以CD⊥AE. 因为∠PDA=45°,E为PD中点,所以AE⊥PD. 又PD∩CD=D,所以AE⊥平面PCD. 因为MN∥AE,所以MN⊥平面PCD. 又MN?奂平面PMC,所以平面PMC⊥平面PCD.

点评:立体几何位置关系的证明,处处体现了转化思想. 无论是证明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还是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最终都转化为线线关系,转化为平面几何中的平行线的证明和两条直线垂直的证明,即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转化. 与此同时,转化思想还体现在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的转化. 在立体几何证明题中,每一步转化都要有理有据,不可跳步,尤其是关键性的语言,如本题中的“PA∩AD=A”和“PD∩CD=D”都不可漏写.

从目前高考命题来看,虽然立体几何论证题难度不大,但书写格式要求严格规范,不得有半点漏洞,因此,对学生立体几何论证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学风和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从这一点上讲更具有实际意义.

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高考对立体几何计算能力的考查,除了考查与三视图有关的面积与体积问题外,就是空间角与空间距离的计算问题,空间角与空间距离的计算一直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类问题,说理与计算并存,比如,要求距离,必须先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要求二面角,必须通过逻辑论证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一点往往被学生忽视,对于接下来的计算,需选择合理方法解决,比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往往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问题,而且不能忽视该角的取值范围. 而对于理科生来说,二面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转化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问题,但同样要注意这个二面角的方向与取值范围. 而“线面角”通常可转化为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合理选择“基本量”可大大简化计算. 由于立体几何计算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故而一直是部分学生的弱点,因此,这一点在复习时也应该加强,以强化学生的立体几何运算能力.

例3:如图5,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

(1)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

(2)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AC,求二面角F-AB-P的余弦值.

分析: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AD,PA⊥AB,又AD⊥AB,所以PA,AD,AB两两垂直,如图6建系:P(0,0,2),B(1,0,0),D(0,2,0),C(2,2,0),E(1,1,1).

(1)设平面PBD的法向量为n=(x,y,z), =(1,0,-2), =(-1,2,0),所以x-2z=0,-x+2y=0 ?圯n=(2,1,1). 设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为θ,所以sinθ=cos〈 ,n〉= = = .

(2)设F(x,y,z),所以 =(x,y,z-2), =(2,2,-2). 因为P,F,C三点共线,所以 =λ =(2λ,2λ,-2λ),所以x=2λ,y=2λ,z-2=-2λ,所以F(2λ,2λ,2-2λ),所以 =(2λ-1,2λ,2-2λ), =(2,2,0). 因为BF⊥AC,所以 · =2(2λ-1)+2·2λ=0解得:λ= ,所以F , , . 设平面FAB的法向量为m=(x,y,z), =(1,0,0), = , , ,所以x=0, x+ y+ z=0 ?圯m=(0,3,-1),平面ABP的法向量为n=(0,1,0),所以cos〈m,n〉= = =  ,所以二面角F-AB-P的余弦值为  .

点评:本例体现了空间向量的工具性. 体现了空間向量法在立体几何空间角计算中的优越性,但必须先合理建系,交代并计算法向量,向量坐标运算必须准确无误.

如何引导学生避开立体几何运算中的错误?教师要提醒学生:一是牢记立体几何有关概念,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二是注意图形的变化,翻折前后的不变量及位置关系,对照翻折前后的图形,弄清楚变与不变的量.

总之,立体几何复习,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又要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抓手,把学生的立体几何思维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运算能力复习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