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三月三

2021-06-20 14:34王志姑
三月三 2021年2期
关键词:一碟壮族美食

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广西将壮族文化三月三推上了国际舞台,并得到国际和国内的广泛认可。广西将每年农历“三月三”定为公众假日,整个自治区人民放假两天,彰显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决心,也为宣传和弘扬壮族文化提供了舞台和保障。

用新鲜枫叶制作黑糯饭,用黄花制作黄糯饭,用紫藤制作紫糯饭等,一律是植物色素染成,原汁原味。彩色糯饭蒸熟后,色泽鲜艳,味道醇香,在没有冰箱的日子,可以持久保存,晒干后什么时候想吃就拿来泡水,再炒依然鲜香。在田间地头找来嫩生生的面蒿,适当放些生薯片,拌糯米粉碎,再加适量的砂糖,拌匀后做成鸡蛋大小的米团,用芭蕉叶或三角粽叶包好蒸熟,满含芳香的面蒿味,口齿留香。

晚餐也是很有特色的。除了鸡鸭肉按常规制作,还有炖腊猪脚,要炖得比较软,再切成小块;一碟切成薄片的腊肠,一碟腊肉切细炒香;从小溪捞来的米虾,和鸡蛋拌炒色味相宜;从河里捞来的小鱼,煎黄,用姜米、薄荷菜、辣椒粉、盐巴和舂碎的碎鱼拌匀;从山涧找来的苦笋,去皮煮熟,待凉后用针尖刺破往尖端拉使之撕细,炒干后,放上茶油,待出锅时再撒上薄荷,一碟美味出炉;最后特制一大海碗的蘸水,放上酒尾酸醋,撒下辣椒粉、香菜、酱油……可以看出,三月三做的美食都是以细为妙,因为故乡这一带的特色美食节目是打菜包。

美食完工后,各自打来一碗彩色糯饭,洗好一篮嫩生生的玻璃生菜,全家人便兴致勃勃地打菜包。拿来一叶玻璃生菜,餐桌上所有的糯饭、菜肴各夹放一点,洒下半调羹的蘸水包好,往嘴里送,各种美味俱全,这就是山村名副其实的三月三晚宴。

三月三期间一般要休息三天,第二天祭“寨祖神庙”。人们宰牛、杀鸡、杀鸭,整个寨子齐心协力,挑的挑,扛的扛,迎着陡坡的台阶,上到天坛去敬寨祖。三个大鼎,四面围着十二生肖石柱,柱柱雕龙画凤,顶端是栩栩如生的生肖石雕,地面是瓷砖,花圃围青瓦,宽阔舒爽很气派。村中年长且最有威望的寨老,穿戴整齐,庄严地点上三炷香叩首插上,口中念念有词,说一些吉利话。男士们穿着自制的土布黑衣黑裤,戴上黑头巾,老少妇女们同样是土布装扮,挂上银光闪闪的手镯、银链、耳环,戴上叠好的头巾,绑辫处别着精美的杏型银花链。男女老幼一起把祭拜的美食有序地摆在一字形的神桌上,再自由上香。

之前已在村頭、路边贴海报,热烈欢迎来参加“三月三”天坛祭祖仪式的人们。这一天客人接踵而来,人头攒动。人们一个个烧香拜祖,香火缭绕,笑脸相迎。一排大锅前,厨师们在挥汗忙碌,百家宴在山顶上,同享共乐,欢声一片。老年人把广场舞带到现场。我问他们怎么跳得那么好,他们说:“我们每晚都练,看电脑、手机纠正动作,爱好加勤快就可以学精,每逢节假日,乡里村里还经常邀请我们去表演,不管有没有酬劳我们都愿意参加。”我说既辛苦又自掏腰包开车费,你们就没怨言吗?他们说:“有舞台展示就知足了,既收获快乐,又有益健康,何乐而不为?”

是啊!苦难过去了,生活好了,为何不努力让心情更快乐呢!

我还沉浸在热闹的气氛里,拜祖已进入了尾声。只见寨老点着一束香火,让所有人叩首许愿,他说:“希望祖上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茂盛,五谷丰登,砂糖橘挂果累累,沃柑又大又甜,南来北往的大卡车,进村如穿梭,钱财滚滚来,子孙幸福又安康……”

第三天是自由组合寻乐。从此就意味着农忙时节开始,再也难得安稳相聚。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快乐,到野外或到比较开阔的院子烧烤,几盆旺旺的火炭,各色菜肴在铁丝网上吱吱响,香气缭绕,欢声阵阵。

在院子里摆上几张大桌子,除了传统的彩色糯饭、面蒿糍粑,更增添了好多名目的烧烤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寨上的老老少少都穿上民族服装,手工精致,量身定做,非常得体。这时候人们就可以一边品味美食,一边看表演了。山歌爱好者唱起了山歌:感党恩、讴歌新生活、颂扬始祖、赞美山水、夸奖村落、歌唱爱情、夸赞美食,等等;少男少女们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动作优美,乐声悠扬……

村里的老人说,这是以前王公贵族过的生活,现在连山村僻壤都如此欢乐,幸福的泪花在不经意间溢出眼眶,深深感谢党的好政策,带来幸福新生活。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志姑,女,壮族,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人。有作品在《学苑创造》《右江日报》 《百色早报》《驮娘江》等刊物发表。

猜你喜欢
一碟壮族美食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画与理
引水上流
三虾面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加温的回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