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

2021-06-22 11:16刘书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细胞骨密度

刘书苑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 厦门 350200)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OP),且在老年T2DM患者中尤为明显,可造成活动障碍、全身性疼痛,严重者可致残〔1〕。唑来膦酸(ZOL)是目前临床常采用治疗OP的主要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具有良好疗效,但该药治疗T2DM合并OP疗效较低〔2〕。辛伐他汀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药物,还具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ZOL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T2DM合并O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40例老年T2DM合并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31例,女39例;年龄62~78岁,平均(69.56±6.45)岁;病程1~12年,平均(6.23±3.29)年;体重指数(BMI)19.5~27.9 kg/m2,平均(23.76±1.84)kg/m2;入院时空腹血糖7.2~9.6 mmol/L,平均(8.49±1.04)mmol/L。观察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61~79岁,平均(69.84±6.21)岁;病程1~13年,平均(6.41±3.43)年;BMI 19.4~27.8 kg/m2,平均(23.56±1.92)kg/m2;入院时空腹血糖7.2~9.8 mmol/L,平均(8.54±1.12)m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T2DM合并OP,其中T2DM诊断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OP符合WHO提出的T≤-2.5〔4〕;(2)年龄≥60周岁;(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4)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T2DM引起的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2)存在严重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损伤或功能障碍;(3)合并影响骨代谢疾病。

1.3治疗方法 予以对照组口服珍牡肾骨胶囊,0.63 g/次,3次/d;口服阿法迪三,0.5 μg/次,1次/d;静脉滴注5 mg ZOL+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滴注速度30 ml/h。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口服辛伐他汀,4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4观察指标 (1)骨密度:采用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腰椎L2~L4、股骨粗隆、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2)实验室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AU-54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和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水平。(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SF-36)评价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8个维度。各维度分值越高表示该部分生活质量越高。(4)不良反应。

1.5疗效标准〔5〕(1)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骨密度+1 s;(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劳累后有轻度不适感,骨密度±1 s;(3)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骨密度升至-1 s;(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骨密度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1,P=0.004),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70〕

2.2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腰椎L2~L4、股骨粗隆、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钙、磷、ALP、TRACP-5b和s-CT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钙、磷和AL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RACP-5b和s-CTX水平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TRACP-5b和s-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发热、胃肠胀气各2例,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出现发热1例、胃肠胀气2例,发生率为4.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50,P=0.69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OP是T2DM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研究表明,血糖过高引起骨胶原中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升高,骨胶原特性改变,抑制成骨细胞表型表达,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另一方面T2DM患者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代谢发生紊乱,血清钙水平降低,骨代谢出现异常;而T2DM患者多伴有脂类代谢异常,造成微血管粥样化,影响骨骼系统微循环,造成骨骼失养,骨形成减少〔6~8〕。近年来T2DM合并OP患者的数量增加明显,OP属于退行性骨代谢病,发病较为隐匿,患者可因骨质疏松造成不易愈合的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对于已经确诊合并OP的T2DM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

相较于其他双膦酸盐类药物,ZOL具有更强的羟基磷灰石亲和能力,能够提高羟基磷灰石在类骨质中的沉积和正常骨质的形成,并对破骨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骨吸收、减少骨丢失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9〕。辛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辛伐他汀还可刺激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mRNA基因表达诱导间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转化,促进骨形成〔10,11〕。

ALP主要来源于骨骼和肝脏,肝功能正常人群基本可以反映成骨过程,更加特异反映骨形成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由成骨细胞分泌,日夜波动小且不受肾功能影响。骨钙素(OC)是由成熟的成骨细胞合成的骨基质蛋白,参与骨矿化过程,其分子中形成Gla的特点是依赖维生素K。血中OC具有昼夜节律,半衰期短,易受肾功能的影响。CTX和NTX是胶原降解指标,可反映破骨细胞或骨吸收活性;常用的指标是血清β-CTX,检测方便,被各国指南推荐作为骨吸收标志物。而TRACP5b、PYD和DPD等也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指标。

综上,ZOL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T2DM合并OP效果肯定,能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和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骨细胞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