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二肽基肽酶-4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

2021-06-22 11:16徐少辉刘红张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角区内分泌科骨量

徐少辉 刘红 张临平

(1桂林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桂林 541000;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绝经后妇女会因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减少而引起低骨量和骨结构组织损伤,使老年妇女骨头脆性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骨折风险〔1〕。这种原发性骨质疏松(OP)被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老年妇女雌激素缺乏会诱导骨量减少,其减少速度明显大于正常身体发育所丢失的〔2〕。经调查,PMOP发病率正逐年增加〔3〕。PMOP患者可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来反映骨状态。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骨转换标志物来对PMOP患者进行早期诊断〔4〕。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可直接反映出骨形成和吸收之间的动态变化,可以对BMD变化趋势进行推测,同时也可作为抗PMOP药物疗效评估指标,其稳定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得到了临床肯定〔5〕。在糖代谢中,二肽基肽酶(DPP)-4作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得到广泛研究〔6〕。除此之外,机体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抗脂质代谢和免疫激活均与DPP-4有关〔7〕。研究发现DPP-4抑制剂有治疗糖尿病OP的功能,骨吸收指标会受到DPP-4影响,DPP-4抑制剂会通过降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来增加BMD〔8〕。DPP-4与脂代谢异常、超敏 C 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有一定的相关性〔9,10〕。目前对于DPP-4与老年OP患者BMD、骨转换标志物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DPP-4在老年PMOP患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桂林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按《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11〕分为骨量正常组(30例),骨量减少组(30例)和OP组(3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闭经时间≥1年;②近期未服用双膦酸盐、含钙药物、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等影响骨代谢类药物;③肝、肾等器官功能正常;④受试人群一般资料完整,可正常获取研究所需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骨代谢其他疾病;②既往存在恶性肿瘤史;③测量部位出现畸形;④近1年内做过影响骨转换相关治疗。

1.2方法 ①采用DXA扫描来检测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GT)、Ward三角区、全髋部处BMD。②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转换指标水平。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DPP-4水平,采样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约4 ml,离心分离血清,于-80℃冰箱中储存,后续DPP-4水平测定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生产公司:上海谷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96T/盒,货号:GOY-(ELISA)-14843〕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3组一般资料比较 OP组年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OP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显著小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尿酸(UA)、孕酮(P)、睾酮(TS)、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水平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且OP组UA、P、25(OH)D3水平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FSH水平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减少组FSH水平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2.23组BMD比较 OP组L1~4、股骨颈、GT、Ward三角区、全髋部BMD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L1~4、股骨颈、GT、Ward三角区、全髋部BMD均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见表2。

2.33组骨转换标志物及血清DPP-4水平情况比较 3组OC、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β-CTX和DPP-4水平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见表3。

表2 3组BMD比较

表3 3组OC、PINP、β-CTX骨转换标志物及DPP-4水平比较

2.4DPP-4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DPP-4与L1~4及Ward三角区BMD呈显著负相关(r=-0.455,P=0.000;r=-0.494,P=0.000),与股骨颈、GT及全髋部BMD无显著相关性(r=-0.154,P=0.094;r=-0.169,P=0.086;r=-0.176,P=0.077);与OC(r=0.112,P=0.224)、PINP(r=0.099,P=0.412)及β-CTX(r=0.141,P=0.187)无相关性。

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DPP-4是绝经后女性发生OP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49);而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OR=0.866),见表4。

表4 造成老年PMOP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雌激素分泌减少是PMOP发病的主要因素。我国PMOP发病率达到了32.1%,是同龄男性的4倍〔12〕。老年PMOP患者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骨量损失严重,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大部分老年PMOP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骨痛、驼背、身材变形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3〕。因此对绝经后老年女性骨代谢动态及BMD变化进行检测,对于老年PMOP的防治有重要意义。DPP-4抑制剂可减少骨折发生率,当DPP-4水平上升时,机体出现OP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DPP-4以通过对骨转换的影响而与骨折发生产生联系。

本研究结果说明BMD降低可能与年龄升高相关。BMD测定是PMOP诊断最主要的方法,王蓉等〔14〕认为PMOP患者在L1~4和股骨颈的BMD均低于正常组,与本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升高,当女性绝经后其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造成了骨量大量流失导致了BMD的下降。骨细胞主导的骨形成及破骨细胞带动的骨吸收是骨代谢活动两个重要的过程,在正常状态下这两个过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全身骨代谢活动状态可通过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来进行评估,其中OC、PINP、β-CTX为机体主要的骨转换标志物,其中OC、PINP为骨形成标志物,而β-CTX为骨代谢标志物〔15〕。本研究结果说明PMOP患者骨吸收水平较高,此研究结果与林雪完等〔16〕研究有相似之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PMOP患者体中破骨细胞活性上升,骨合成速度低于骨吸收速度,加快了Ⅰ型胶原蛋白的分解,使得患者体内β-CTX水平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OP组DPP-4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此研究结果与Kim等〔1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DPP-4水平上升可能增加绝经后妇女患PMOP的风险,其原因可能与DPP-4介导的骨转换有关。本研究结果与Carbone等〔18〕研究结果相似,He等〔19〕认为DPP-4含量上升使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降解速度加快。而GLP-1可能通过降钙素分泌抑制了骨吸收,对骨骼存在正性作用,当GLP-1减少时BMD也会随着减少,所以当PMOP患者体内DPP-4水平上升时BMD会降低,故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说明对绝经后妇女血清中DPP-4水平进行检测可能有助于患PMOP风险的预测。

综上,PMOP患者BMD减少,骨吸收增加,血清中DPP-4水平上升,且DPP-4水平与L1~4及Ward三角区BMD呈显著负相关,DPP-4是绝经后女性发生OP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

猜你喜欢
三角区内分泌科骨量
地震时是躲是逃?
《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京津雄三角区高速路网智能车路监控策略探讨
正确对待黄金三角区防病又保健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
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