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对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

2021-06-22 11:17张艳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琴棋书画公益活动人口

张艳平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随着我国人口长期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失独家庭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失独家庭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多数把失独家庭界定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年满49周岁,只生育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但现在无存活子女。他们与其他正常家庭老人相比,面临更大的贫困风险和养老风险〔1〕。他们不但要忍受难以排解的丧子(女)之痛,还要面对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严重缺失。目前,我国对于失独家庭大多采取物质补助等援助,在精神关怀和精神慰藉方面的工作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失独老人属于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旁人难以想象的伤痛和生活难题,而抑郁是他们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是一种消极、压抑、悲观的情绪状态,对事对人不积极、悲观。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将对个人健康、家庭关系等造成严重的困扰,甚至更严重的会引发错误的自我价值判断,酿成恶果〔2〕。本文选取陕西失独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研,设计科学调查问卷,全面了解解失独家庭老人的抑郁度和社会参与现状,探讨社会参与与抑郁度的关系。

1 数据与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数据来自于西安财经大学与西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7月在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6个区进行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专项调查,受访者是户籍为非农人口,49岁以上的女性或其配偶。本次调查内容分别为失独家庭调查问卷,一般家庭调查问卷及质性访谈。调查内容包括6大部分内容,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参与、养老意愿和失独家庭情况。最终调查问卷561份,其中一般家庭367份,失独家庭194份。

1.2变量设置 本文因变量为抑郁度,通过标准化量表测量,主要自变量为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参与,具体变量设置见表1。

表1 变量指标及测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χ2检验、OLS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失独老人抑郁度与社会参与现状 两组抑郁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社会交往、公益活动、旅游比例差异显著(均P<0.001)。见表2。

2.2社会参对一般老人和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 表3 给出了一般老人与失独老人抑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抑郁度量表近似正态分布,因此用OLS回归分析。这里我们着重考察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社会参与对一般老人和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抑郁度在其他人口经济变量上存在差异。

模型1~3是一般老人抑郁度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只加入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变量时,参加琴棋书画活动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低,其他活动对一般老人抑郁度影响不显著,模型2是只加入人口特征变量,看抑郁度人在口经济变量上存在的差异,发现经济自评好的失独老人比经济自评不好的抑郁度水平低,健康自评好的失独老人比不好的抑郁度水平低,其他变量差异不显著。模型3是同时加入社会交往、文化娱乐活动和人口特征变量,看社会参与对一般老人抑郁度影响的净效应,结果表明,琴棋书画和旅游活动参与有利于降低抑郁度水平。

模型4~6是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模型4只加入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变量时,社会交往频繁的失独老人比几乎不交往的老人的抑郁水平低,参加公益活动、琴棋书画活动、旅游的失独老人都比没有参加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低。模型5是只加入人口特征变量,看抑郁度在人口经济变量上存在的差异,发现经济自评好的失独老人比经济自评不好的老人抑郁度水平低,健康自评好的比不好的抑郁度水平低,有慢性病的失独老人比没有慢性病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高。模型6是同时加入社会交往、文化娱乐活动和人口特征变量,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特征变量后,社会交往、公益活动、琴棋书画和旅游活动参与仍有利于降低抑郁度水平,说明这些社会参与活动能降低失独老人的抑郁度水平。见表3。

表3 社会参与对一般老人和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回归系数(标准差)〕

2.3社会参对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 模型7~9是增加了失独特有变量后,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模型7只加入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变量时,社会交往频率为经常的失独老人比几乎不交往的老人的抑郁水平低,参加公益活动、琴棋书画活动、旅游的失独老人都比没有参加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低。模型8是只加入人口特征变量,看抑郁度在人口经济变量上存在的差异,发现女性失独老人比男性失独老人抑郁度高,随着丧子时间的增加,失独老人抑郁度减轻。孩子突发意外去世的比生病去世的失独老人更抑郁。随着丧子时长的增加,独居老人的抑郁度更严重。健康自评好的比不好的抑郁度水平低,有慢性病的失独老人比没有慢性病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高。模型9是同时加入社会交往、文化娱乐活动和人口特征变量,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特征变量后,社会交往、公益活动、琴棋书画和旅游活动参与仍有利于降低抑郁度水平,见表4。

表4 社会参对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回归系数(标准差)〕

续表4 社会参对失独老人抑郁度的影响〔回归系数(标准差)〕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参加琴棋书画和旅游活动能降低一般老人和失独老人的抑郁度水平,社会交往频繁的失独老人比几乎不交往的老人的抑郁水平低,参加公益活动的失独老人比没有参加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低。经济自评好的一般老人和失独老人比经济自评不好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低,健康自评好的比不好的抑郁度水平低。有慢性病的失独老人比没有慢性病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高。可以看出,社会参与活动能明显降低失独老人的抑郁度水平,经济水平、健康自评和慢性病对失独老人的抑郁水平影响差异显著。

对丧亲哀伤研究中,国外学者发现丧失子女对父母造成不同的哀伤,母亲通常比父亲更加悲痛,更难度过盛大的节日〔3〕,我们的研究同样发现失去子女后,母亲比父亲更抑郁,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消极认知,精神上更难以恢复。孩子的死因比如意料死亡或意外死亡对父母的影响程度和内容都是有差别的。孩子因自杀或喝药死亡对父母影响较深,一般会自责或被家人其他人责备而压力巨大。孩子长期生病,父母给予了照顾和时间适应,当孩子去世时就比意外去世痛苦能轻点。本研究也发现孩子突发意外去世的比生病去世的失独老人更抑郁,父母认为自己教育的失败和愧疚自责,认为自己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老年社会参与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4〕。志愿者活动是老年人参与社会主渠道,参与志愿者活动提高了老年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5〕。社会参与对于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如自评健康、社会参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正相关,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比〔6〕。本研究再一次证实了社会参与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参加琴棋书画和旅游活动能降低老人的抑郁度水平,社会交往频繁的失独老人比几乎不交往的老人的抑郁水平低,参加公益活动的老人比没有参加的老人的抑郁度水平低。

建议: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能明显降低失独老人的抑郁度水平,因此本文首先建议应从提高失独老人社会参与水平出发,降低他们的抑郁度水平,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三社联动是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领域,围绕居民开展的社区治理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居民福祉、实现基层民主、促进社区发展。独生子女死亡后很多失独父母开始主动封闭自己,退出人际交往活动,更多的父母是由于主动排斥和被动排斥共同作用而封闭自己〔7〕。这导致其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社会关系和社区融入等所有方面陷入“断裂”之中〔8〕。失独父母人际交往困境使得丧失独生子女的父母内部交往增多,基于相同遭遇而形成的自组织为他们提供了情感共鸣的温馨港湾,但却使得失独者作为一个群体越来越难以融入社会〔9〕。可见,根据“三社联动”的目的和失独群体的特殊性,把"三社联动"融入失独家庭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社联动,多开展一些老人能参加的琴棋书画、旅游、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吸引老人融入活动中来。

其次,建议建立社会义工网络服务体系,利用社会力量来帮助提高失独老人的生活福利水平。网络平台建设就像打车软件一样,哪位失独老人发出了求帮助信号,离他最近的义工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他那里,并为他提供各种帮助。

最后,在当前人口社会经济条件下,生育政策还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即 “未雨绸缪”式的预防性措施更为重要。现行两孩政策下,我国的生育水平仍然很低。只有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才能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从源头上让更多家庭不再遭受失独家庭的悲痛和困境,进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琴棋书画公益活动人口
公益活动证书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赴一场风雅,赏诗词中的琴棋书画
新版“琴棋书画”
人口最少的国家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会琴棋书画的猫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