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劳动教育进入新时代

2021-06-24 11:05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技术型劳动时代

教育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再次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当我们从一个农耕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劳动教育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将“体现时代特征”作為基本原则之一,并要求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

教育部随后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纲要还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其中就包括了技术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放眼世界,在很多国家,劳动教育都被视为“劳动技术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劳动教育正经历着从纯体力、简单技术型劳动向脑体结合、高技术型劳动的转变。

在职业教育高度成熟的德国,新世纪以来,“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综合技术课”等都曾成为德国各州劳动教育的课程名称,这反映出了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乃至信息保护、信息安全与犯罪等都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日本的劳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技能,加深对技术、生活、社会及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并设定问题,构想解决方案,最终养成脚踏实地地努力进行技术创造的实践态度。而在美国,劳动教育更是和STEM教育、创客教育多有结合。

当学生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能够改善生活的智能产品的时候,当学生用编程机器人协助自己做家务劳动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劳动也可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新的科技时代已经到来,今天的劳动已不再只是洒扫庭除、田间耕作。拿起数字化工具和智能装备,用我们的智慧,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科技产品,这无疑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该有的样子。

(本刊特约撰稿人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魏宁)

猜你喜欢
技术型劳动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浅谈技术型管理者的成长修炼
浅析民办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的特点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