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色青海“翠青玉”的常规鉴定特征研究

2021-06-25 06:44张辛未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5期
关键词:查尔斯染色荧光

安 梅 张辛未 赵 阳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陕西 西安712046 2、武汉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430000)

“翠青玉”是青海软玉的特色品种之一。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市场考察发现,市场上出现一类改色“翠青玉”,其美观程度可以与翡翠“媲美”,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喜爱,导致这类样品价格与天然“翠青玉”持平。本文将针对这类改色“翠青玉”的常规宝石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鉴定特征。为研究“翠青玉”奠定一定理论研究基础,对规范市场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1 样品来源及样品描述

本次实验选用3 个样品,均为软玉青海料,大小如图1 所示,依次分别编号为Q-4、Q-5、Q-6。样品均携带有不同饱和度的翠绿色,呈蜡状光泽,半透明,表面光滑。

图1 编号Q-4 至Q-6 样品外观

2 常规仪器测试

2.1 偏光镜测试

实验样品在偏光镜下均为全亮现象,此现象说明其为非均质集合体,不具有区分天然与改色样品的鉴别意义。

2.2 折射率测试

用内置钠光源的折射仪采用点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折射率实验共三次,最终结果采用平均值。结果表明,天然“翠青玉”与这种改色“翠青玉”的折射率没有明显差异,范围在1.60-1.61(点测)。由于点测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不作为鉴别依据。

2.3 相对密度测试

对样品利用静水称重法进行相对密度测试,实验进行三次,计算出每次的相对密度值。最终结果采用三次数据的平均值,其相对密度的范围是2.96~3.08,和田玉的相对密度为2.95(+0.15,-0.15),范围是2.95-3.17,实验样品所得数据在正常的范围内,与和田玉的相对密度吻合,因此可以采用。但相对密度并不具备鉴别二者的意义。

2.4 分光镜测试

天然绿色软玉在鉴定理论上可见铬谱(红区可见吸收线),而实验样品Q-4、Q-5、Q-6 均在红区650nm 处观察到明显强吸收带,这符合染色绿色玉石的光谱特征。这一特征吸收带可以帮助区分天然绿色软玉与染色处理软玉。如:天然绿色软玉在红区有吸收线,而650nm 吸收带是染色处理软玉的鉴别特征。同时也可以初步推断Q-4、Q-5、Q-6 为改色染色“翠青玉”。

2.5 紫外荧光测试

表1 紫外荧光测试

Q-4、Q-5、Q-6 由于致色剂含量不同,有颜色部分在紫外荧光灯下都显现出不同程度荧光,呈现明显的强黄- 黄绿色荧光。Q-4、Q-5、Q-6 因样品透明度较好,改色程度高,改色致使颜色鲜艳明显,因此荧光较强。

结果表明,紫外荧光具有鉴定意义,处理的这种改色“翠青玉”在荧光灯下会显示出强的黄- 黄绿色荧光,颜色越是聚集的地方荧光越强,发光性可作为这种改色“翠青玉”的鉴别依据[1-2]。

2.6 查尔斯滤色镜测试

通过对样品进行查尔斯滤色镜观察,Q-4、Q-5、Q-6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均变红。通过所学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天然绿色软玉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会变红,而人工致色的绿色软玉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往往会变红。一般认为这些人工致色的绿色软玉其颜色是由于铬盐染色所致,所以推测标本Q-4、Q-5、Q-6是以铬盐作为染色剂经过染色处理得到的,其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是由所含铬盐染色剂导致,并不是样品本身会变红。

综合分析,这类改色“翠青玉”可能由铬盐染色所致,因此在滤色镜下会变红,这一现象可以作为一项辅助鉴别依据。

2.7 宝石显微镜观测

宝石显微镜放大观察特征见图2。

图2 样品Q-4 至Q-6 在40 倍宝石显微镜下的放大特征

Q-4 是比较明显的颜色沿结构富集并呈现出色形,染料呈现出丝网状,并有明显的颜色富集。

Q-5 是不太明显的染色,但是在中间部位有一条明显的裂隙,染料沿着裂隙颜色明显加深。一般情况下,天然“翠青玉”的颜色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天然“翠青玉”的颜色是比较均匀的过渡。

Q-6 是具有明显的染色现象,具备染色现象的所有基本鉴别特征,尤其是凹陷处有染料富集,绿色与白色界限分明。

综上所述,Q-4、Q-5、Q-6 为改色“翠青玉”,颜色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色块,同时颜色沿裂隙、颗粒间隙分布,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坑处富集,并且会呈现出丝网状分布。

3 结论

综合以上宝石学特征检测,另外,通过相关资料发现,染色属于改色的一种,推测得出改色样品Q-4、Q-5、Q-6 为染色样品。归纳出其鉴定特征如下:

3.1 分光镜测试可得,这类改色“翠青玉”在红区650nm 处有明显强吸收带,是染色处理软玉的鉴别特征。

3.2 紫外荧光测试可得,这类改色“翠青玉”在紫外荧光下呈强荧光,染色绿色部分呈强的黄- 黄绿色荧光,颜色越聚集荧光越强。

3.3 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可得,这类改色“翠青玉”出现变红现象。

3.4 放大检查可得,这类经改色“翠青玉”颜色分布不均匀,沿裂隙或颗粒间隙分布,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并且呈现丝网状分布,坑洼处有染料富集,翠绿色分界明显[3-4]。

猜你喜欢
查尔斯染色荧光
Tricks or Treats
My New Teacher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魔力荧光色
帮忙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