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农民扫盲教育中的群众路线实践探析

2021-06-28 13:19刘红
文教资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

刘红

摘   要: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扫盲教育中得到充分运用。本文以湖南农民扫盲教育为考察重点,从动员扫盲学员、组建师资队伍、筹措扫盲经费三方面探究群众路线的具体运作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湖南农民扫盲   群众路线   以民教民

一、群众路线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扫盲教育

(一)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创立、发展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并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主体地位、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如何用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明确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确立了工作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工作立足点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内容。群众路线广泛应用于党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扫盲教育中。

(二)农民扫盲教育中群众路线的提出。

与新中国成立前为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服务的反动教育思想截然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育部署实现了巨大的转向,无不充分彰显人民性。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是“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教育内容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等为主要任务①(1),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适应于工农要求,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教育部署上包括加强工农干部和人民解放军的教育,推行工人业余补习教育、农民业余补习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等①(20)。可见,党和政府尤其关注长期被剥夺教育权的工农,迅速将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并一度成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在农村开展扫盲教育,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此就有充分的认识,在历次指示中对群众路线尤为重视。1949年12月5日,在《教育部关于开展今年冬学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在冬学工作的领导中,必须正确执行依靠群众办学的群众路线。”①(3)次年10月,在《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情况及各项决定》重申:“工农教育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群众运动,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来进行工作。”①(65)

(三)农民扫盲教中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

如何在农村扫盲中有效贯彻群众路线?教育部从教育对象的动员、教学师资、教育经费的筹措等方面进行了更详尽的规定。动员教育对象需“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与群众要求,启发群众自觉自愿地入学,严格防止强迫命令的错误”①(3)。师资方面实行以民教民的方针,“号召动员一切识字的人作群众教师”①(71),“以发动和组织群众教师和一切可能做教师的人们担任”①(67)。扫盲教育经费“应以依靠当地群众自行解决为主”①(71),政府有重点地予以补助。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农民扫盲教育中群众路线的探索与运作

(一)力争学员自觉自愿参与。

1949年,湖南省和平解放,遵照国家相关指示,积极开展以冬学、夜校等形式为主的农民扫盲教育。1950年,《湖南省第一屆冬学运动施行要点》明确了冬学“启发农民自愿参加”②。作为新解放区的群众对国家大力推行扫盲的政治意图理解不够,当扫盲教育渐次铺开后,农民对扫盲教育的心态较复杂。有的农民学习意愿强烈,如醴陵县23完小办的夜校有220人,“各阶层的青年男女、儿童每天不缺课很有秩序地学习”③,湘阴县6区汨水乡农民得知开办冬学,“有三百八十多翻身农民”报名④,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全省“一般农民对学习不大重视”,思想顾虑多,担心面子问题,忧虑与生产劳动、家务育儿的时间冲突等。针对这种现象,各地通过典型诉苦、个别访问、开会鼓动等方式发动农民,形成大规模的冬学运动⑤。1951年,在冬学指示中再次强调发动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上学”⑥,随后在《为贯彻“省府五一年开展冬学工作”指示》中强调从思想上动员群众。

1952年,全国农民学习“速成识字法”,虽识字率大为提高,但也存在不顾实际条件,急躁冒进的倾向。湖南存在“对农村情况了解不够,指标层层往下压”“吸收学员时用强迫命令,后来大量产生缺课、中途退学、夹生、回生、掉队等现象”⑦。引起了省厅的高度重视,同年,按照国家部署,湖南进行收缩整顿时,将“强迫命令入学,消极不愿学”列入首要考虑的收缩对象⑧。195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在《就各地复课后的情况与工作计划提出几点意见》中,措辞更严厉:“在组织入学问题上应严格遵守自愿原则,不能强迫或强迫命令。”⑨1954年,省厅在《为颁发一九五四年冬学工作指示由》中强调“不得强迫命令”;1956年,在《积极开展1956-1957年扫盲工作》中指出:在宣传组织农民时,要注意避免过去某些地方发生的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的做法,应通过边宣传、边复课,发展新学员⑩。

可见,湖南结合省情,就如何执行国家“动员农民自愿参加扫盲”的指示精神有着积极探索,在六年多时间里,坚持走群众路线,对农民参与扫盲复杂心态的把握、对有效动员农民方法的认知、对强迫命令危害性的体察不断加深。

(二)“以民教民”的师资来源。

师资对扫盲工作的成败起关键作用。与正规的学制教育不同,扫盲师资所需数量庞大,单靠政府聘用专任教师不足以满足扫盲教学需求。湖南省在农民扫盲师资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中非常注重运用群众路线,遵循以民教民原则,动员一切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从事农村扫盲的师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专职教师(农村旧知识分子居多);二是兼任教师,多由小学教师担任;三是群众教师(从群众中选拔出不脱产的教师,简称群师);四是“小先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农村扫盲师资结构实现了从以小学教师兼任为主、专任教师和群师为辅,到以群师为主、兼师和专师为辅的转变。1950年,湖南省工农教育座谈会明确指出,师资问题基本上遵循“以民教民”的原则,虽然当时群师还未普遍培植,主要依靠小学教师开展扫盲工作,但重视分级分批培训农村骨干群师。到1951年,全省训练群师已多达两万余人。6月,岳阳县专任教师145人,兼任889人,群师988人{11},群师人数已超兼任教师。11月,长沙专署做出决定:“抓紧继续训练群师、依靠群师”,小学教师只能辅导和提高群师{12}。1952年,“速成识字法”普遍推广,师资队伍迅速壮大,全省农村专任教师3809人,平均四乡以上有一个专师,但全省群师50000人{13},群师的培训超过任务和实际需要数,群师异地教学、文化低不能胜任等现象较普遍,违背了“就地取材、能者为师、以民教民”的方针,引发了群众的不满。1953年,据中央紧急通知,湖南省立即调整师资队伍,缩减扫盲专干专师队伍,大量缩减群师并取消其津贴。

整顿后,省厅对群师在农村扫盲中主体地位的认识并没有变,但对其的选拔和培养等有新变化:第一,群师队伍急剧收缩。省厅明确全省农民群师应为2667人,通知各县市“召开全县(市)性的群师大会,由首长亲自向群师作报告,说明所有群师都必须回家生产,尽义务教学”,先调走思想较落后的群师,然后有计划、有秩序地分批调动⑧。针对留下的群师在培训时,要注意“用说服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帮助不称职的群师提高,“个别的给予辞退”以优化群师队伍,通过宣传培养与提拔新的群众教师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14};第二,强调不断提高群师素养。针对群众反映部分群师文化水平低的问题,规定对群师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辅导,“群师除由专任教师及兼任教师经常进行辅导外,应利用星期日,每周集中在所在小学学习半天或一天”,由小学教师等系统地提高其业务及文化水平{15}。第三,多途径提高群师的社会地位。整顿后,不少群师工作积极性受挫,对前途信心不足,政府通过精神和物质奖励、优秀群师晋升为专师、吸收其列席乡村一般性干部会议等措施,提高社会地位。

(三)以自筹为主的扫盲经费。

教育经费的筹措是农村扫盲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和地方财政困难。解决主要依靠群众。1950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在《关于冬学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课本及文具学员自备,灯油等粉笔等费用由学员共同设法自筹。”{16}1951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在《关于冬学转为常年农民业余学校的补充指示》中强调,坚决依靠群众自筹经费{17}。同年,湘阴县在做经费筹集计划时,指出:冬学经费包括群师补助费、灯油费、取暖费、教育用具费(黑板粉笔教师用的文具)等,“必须全部依靠群众,生产节约自行解决”,具体解决的办法有:通过学员搞副业生产、向群众募捐、清算贪污分子等,要根据经济条件,不得硬性摊派,主要依靠群众解决{18}。

1952年,省厅更详细地区分了扫盲经费的类型和来源,明确了师资培训费、资料费、旅差费及专职干部和教师的工作队薪给等费用,“由省造具预算呈请中南教育部拨发,统筹分配”“农民识字教育经费及劳动人民识字教育经费,均应自筹”“应本革命精神、革命办法,依靠群众,克服困难”{19}。同年,湘潭县群众靠生产节约、捐献、出卖废物等方法有效解决经费问题{20}。1954年,茶陵县农民扫盲经费完全是依靠学员加强副叶生产解决的,如二区靠山的民校学员靠砍柴、烧炭灰和挑铁矿,获利较大,另开荒两亩多,每年收稻800斤,不仅解决了民校经费,还有钱存入合作社;一区官铺民校学员组织起来挑石灰卖,以二分提作民校经费;四五区倚江和小溪流,学员组织了业余捕鱼队,获利也大,个别地区既不靠高山,又不近长流,亦各自发挥生产积极性,加强多种多样的副叶生产{21}。对此,衡阳在1956年总结经验是:一是学员贡献工分,大约每人每年自愿献出一至一个劳动日,交社队统一掌握使用;二是免除群师联络、送公粮等义务工,补偿因教学所误的工;三是学员自动帮助群师作一些什活;四是组织学员搞副业{22}。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扫盲教育中贯彻群众路线的意义

(一)理论上,对党的根本工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

1949年,中国共产党结束了近三十年的武装斗争,实现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国家面临着复杂而艰难的局面,国内,政治上新生政权有待稳固、经济上一穷二白,财政颇困难,文教方面文盲众多;国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不承认。中国共产党人不惧艰难,以坚定的信念、超凡的智慧、顽强的决心,迅速在农村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扫盲运动,把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实现“农民文化翻身”为扫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靠群众,解决了学员动员、师资队伍组建、经费筹措等问题,走出了一条与正规学制教育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并掀起了1952年、1956年两次农民扫盲教育的高潮。在农村扫盲教育中,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理念探索和具体运作,是对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二)实践上,增强农村扫盲教育的实效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扫盲教育有健康的起步,也有超越实际的盲目冒进,还有之后的紧急纠偏整顿等,在梳理其发展历程时发现,只要背离群众路线,强迫命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抬头,就会使农民扫盲工作受挫,群众明显不满。只要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农村扫盲工作就能获得较稳健发展。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的人、才、物投入扫盲工作中,解决财政紧张、师资短缺等问题,还能增强农民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注释: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第1页.

②湖南省第一届冬学运动施行要点,湘潭第二档案馆,48-2-4.

③礼陵县新中国成立后一年以来的文教工作总结报告,湘潭第二档案馆,48-2-5.

④湘阴县人民教育馆一九五〇年工作总结,湘潭第二档案馆,48-2-5.

⑤湖南省1950年冬学总结,湖南省档案馆,173-1-114.

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一九五一年冬学工作指示,长沙县档案馆,63-1-11.

⑦萧敏颂副厅长在专、市重点县扫盲工作代表会议上的传达报告,湖南省档案馆,173-1-1498.

⑧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通知,湘潭市第二档案馆,48-2-29.

⑨就各地复课后的情况与工作计划提出几点意见,湘潭市第二档案馆,48-2-29.

⑩积极开展1956-1957年扫盲工作,湖南省档案馆,173-1-653.

{11}岳阳县一九五一年冬学调查统计表,湘潭第二档案馆,48-2-11.

{12}长沙专署:关于文教科长会议的几项决定,希根据办理,湘潭第二档案馆,48-1-9.

{13}湖南省1952年工农业余教育的基本数字,湖南省档案馆,173-1-1495.

{14}1953年暑假群师业余训练班计划草案,湖南省档案馆,173-1-1498.

{15}湖南省一九五三年扫盲工作计划草案,湖南省档案馆,173-1-1499.

{16}关于冬学工作的指示,湖南省档案馆,173-1-114.

{17}关于冬学转为常年农民业余学校的补充指示,长沙县档案馆,63-1-11.

{18}湘阴县一九五一年冬学具体计划和步骤,湘潭市第二档案馆,48-2-12.

{19}湖南省一九五二年度推行识字法开展识字运动计划(草案),湖南省档案馆,173-1-1493.

{20}湘潭县初期冬学工作汇报,湘潭市第二档案馆,48-2-20.

{21}茶陵县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三年工农教育工作总结,湘潭市第二档案馆,48-2-37.

{22}对当前扫盲工作的几点意见,湖南省档案馆,173-1-653.

基金項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共和国成立初期湖南农村扫盲运动研究(1949—1956)”(2016QY005)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监督官员权力,群众路线是个“好帮手”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