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21-06-28 13:46贺莹
文教资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贺莹

摘   要: 創新创业教育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而且有助于解决就业难题并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顺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优化民办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研究了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   民办本科高校

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解决就业难题,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同国内公办本科高校相比,民办本科高校的建校时间较短,受政策制约和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面临较多困境。民办本科高校应当从多方面努力,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科技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逐渐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力量。高等院校应当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国家发展进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经济进入新常态表明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逐渐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制造业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民办高等院校应当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研发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实验、实践和实操等途径提升学生对各项技能的熟练程度,通过参加比赛和毕业设计等方式倒逼大学生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民办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此类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积淀,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民办本科高校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置于重要位置,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响应时代的要求,加快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理念。当前社会及企业要求各类人才全面掌握岗位要求、认识行业环境,全面了解各生产内容的流程和技术要领并积极从事新技术的研发,这就要求民办本科高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民办高等院校还应当增加实践课程数量和实践训练强度,提高学生创新主动性和操作熟练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中的人都想通过努力对他人和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实现社会价值。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对各类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能力水平,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不断攀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实现大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为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贡献力量。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获取发明、获得荣誉、实现创业、赢得尊重,实现自身价值,要求民办本科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性。经济结构改革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使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一些民办本科高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例如创业基础课程、创业讲座论坛、创新孵化基地、职业生涯指导等。虽然这些活动在表面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本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民办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最终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民办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创业教育,不能立足本校办学特色与学生特点对不同专业设定创新创业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大多由零散课程拼凑而成,系统性欠缺,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民办高校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和需要完成各项任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二)创业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民办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社会实际相脱离,有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表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实质性内容较少,并且在完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之后,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不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刀切”现象,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难以得到有效提高,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此外,民办本科高校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会资源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创业师资队伍缺乏完备性。民办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合理性欠佳。民办本科高校在师资招聘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投入计划过少,在招聘过程中对教师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能力考察不足,对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一些民办本科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师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缺少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缺少深入研究,难以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兼职教师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和创新意识,在授课过程中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系统和科学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难以有效提高。

三、民辦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建立各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首先,学校应当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基础课程教育,使全体大学生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其次,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教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掌握相关财务知识、法律知识及优惠政策等内容,为创新创业打好基础。最后,对已经形成创业项目计划或者开展创新创业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选派专业教师给予帮扶和指导,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中,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总之,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培养目标,通过精准化培养和模块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二)科学规划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民办本科高校应当科学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测评和大数据技术选择富有价值的教育课程,也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听取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与建议,使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所选课程应当符合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课程体系的设定应当结构合理且丰富,既要包含“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学”“创业心理学”等基本课程,又要包含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创新方法、创新案例、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成果转化等选修课程,使得课程体系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民办本科高校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专业设置,开设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可以利用校友及教师开拓资源并丰富各专业的创新创业案例库,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方向借鉴和经验支持。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师应当将自身科研课题、专业领域科研创新成果、行业创业成功案例等内容引入教学,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性。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建立一支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效果。学校要利用好本校在职优秀教师资源,还要利用好知名校友和成功创业者等资源,建立一支由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共同组建的多元化教师队伍。民办本科高校应当为在职教师提供多样的创新创业培训机会,鼓励在职教师努力学习并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将自身创新创业经历作为案例向学生讲解,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良性互动并提供创新创业思路和经验。民办本科高校应当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组成兼职教育团队,主要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服务。此外,民办本科高校还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创新教育教学质量。

(四)校企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建立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经验交流和心得分享的机会,同时加强交流平台同校外机构的良性沟通,与其他高校和校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建立微信群、贴吧等平台供学生互助、交流和学习。平台可以邀请知名校友和企业家进校开展沙龙、论坛等活动,分享他们的创新创业经历、经验和成果,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热情。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设施管理等方面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平台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等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形成创新创业的热潮和氛围,优秀创业团队可以推选参加学创杯、挑战杯等全国性的科技创新大赛。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高为创新创业学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平台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定期跟踪和指导,为其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资源推荐,帮助学生进行专利申请、工商注册、成果转化、产品营销和税务管理,对学生讲解行业信息和法律政策,给予创新创业学生正确引导和全面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静,李斌,潘韬文,陈晓雪,刁云鹏.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9).

[2]黎恒杆,林丹萍,王玉林,朱德良,苏晴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

[3]何敬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

[4]田洁.双创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9(6).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华宇工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品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G2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试论高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