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之我见

2021-06-28 00:38许贤良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助力信息技术

许贤良

【摘 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借助于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妙趣横生的课堂练习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既能够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也能够开展妙趣横生的课堂练习,还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助力学生数学能力全面、持续、稳步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助力 学生 数学能力 发展

数学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展与形成的一些能力,具体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数学课堂,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沿阵地”。无论是数学课堂中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还是数学课堂中妙趣横生的练习环节,抑或是数学课堂中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都是孕育学生数学能力的良田沃土。

然而,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或因为部分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形象,或因为部分教师设计的练习环节不够有趣,或因为教师实施的教学评价不甚有效,导致教学情境、课堂练习以及教学评价在孕育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笔者以为,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设计妙趣横生的练习题目以及实施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据此真正让教学情境、课堂练习及教学评价成为孕育学生数学能力的良田沃土。

一、创设逼真情境,在情境中孕育数学能力

以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为触机,可以触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为窗口,可以展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为沃土,可以孕育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是煞费苦心、竭尽所能。事实上,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快捷、准确地从教育信息化平台中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光、影”资料。利用这些“声、光、影”资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

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内容为例,在上课伊始,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从前面、侧面、上面展示不同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衣柜。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将同一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衣柜的“三视图”连接起来。显然,这种教学情境,不仅能将“三视图”这一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联到一起,还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无意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观察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衣柜等生活用具。

再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的内容为例,同样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辛勤劳作的蜜蜂、惟妙惟肖的脸谱、各种各样的标志……信息技术手段的巧妙运用,不仅向学生动态展示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还向学生静态展示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一扇窗口,既让学生领略到了数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现实版”的轴对称图形,也让学生理解了“理论版”的轴对称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够得到逐步发展。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也能够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设计趣味练习,在练习中孕育数学能力

课堂练习,是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桥梁。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练习有层次性、目标性以及趣味性,而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就可以将课堂练习变得趣味无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愈发高涨,课堂练习的实效性也会随之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为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进行简便运算,笔者巧妙地利用“希沃白板”教学软件中的课堂活动,设计了一项类似于“连连看”的课堂练习。该练习界面主要分为左右两列,左列呈现的是一些算式,右列呈现的是这些算式的得数。左列中的算式都是可以简便计算的一些算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左侧的算式与右侧的得数准确无误地连接起来,才能顺利通关。此外,在该练习中,笔者还配上了营造紧张游戏氛围的音乐。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时中的一些简便运算法则之后,笔者又利用“希沃白板”软件精心设计了一些练习。该练习界面呈现的是“运动会比赛”的场景,当参与比赛的两个学生,答题速度与准确率提升的时候,场景中的“运动员”奔跑速度就会加快。反之,“运动员”的奔跑速度就会“减慢”。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十分浓厚,练习也特别有实效,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由此可见,趣味练习,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实施动态评价,在评价中孕育数学能力

在培养、孕育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方面,教学评价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及时有效的评价,能够指引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方向,能够触发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太合理,评价措施不够得力,所以导致评价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教学评价的效果不理想,那么,其在孕育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也就不太明显。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更加合理、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显著。与此同时,教学评价在孕育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的各种课堂实际表现进行动态、持续、有效的评价。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优化大师”中导入学生的姓名。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优化大师”中设计一些个性化的评价语言,如思维活跃、表现积极、黄金思维、善于合作、乐于助人、思路新颖、回答正确等。紧接着,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适时给予他们相应的评价。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该教学软件进行自我评价或者互相评价。该教学软件不仅会完整记录课堂中的每一次评价结果,还会对评价结果进行自动统计,并形成一个“光荣榜”。最后,当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光荣榜”,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手段的巧妙运用,能够优化、改进、升级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而随着课堂教学评价效果的提升,教学评价在发展學生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会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趣化课堂练习、优化评价方式等,都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曹娟.对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的思考[J].读天下(综合),2020(6).

[2]李莉.信息技术助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J].吉林教育,2017(14).

[3]胡木玲.巧借信息技术助力,促进直观想象能力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 2020(13).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助力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