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抗寒性研究

2021-06-29 13:37吴红雪李锴郑春波王江虹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薄壳赤峰市抗寒性

吴红雪,李锴*,郑春波,王江虹

(1.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2.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寒旱地苹果、梨良种基地,内蒙古赤峰 024000)

我国榛子资源丰富,本土品种多为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Maxim.)[1]。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利用我国的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与引进的欧洲榛(Corylus avellanaL.)种间远缘杂交,成功的育成了平欧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Corylus avellanaL.)。自1999 年开始,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陆续培育出薄壳红、达维、平顶黄、金铃、玉坠、平欧杂交榛辽榛1 号—辽榛4 号、辽榛7 号(82—11)、辽榛8 号(81—21)、辽榛9 号(84—69)[2,3]。抚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9 年鉴定了第三批平欧杂交榛辽榛5 号、辽榛6 号两个品种[4,5]。平欧杂交榛集中了平榛和欧洲榛的优良特性,具有抗寒性与适应性强、坚果大、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6]。安徽、河南、新疆、黑龙江、山西、北京等省区先后开展榛子引种相关工作[7-10]。2004 年我国栽培面积达500 hm2[11],2010 年开始在20 多个省区市开始大规模栽植,到2017 年全国规模化种植面积已达到50 000 hm2[12]。

赤峰市自2009 年开始引进平欧杂交榛进行栽培,但是由于品种未经驯化,适应性差,部分栽培点存在严重的抽梢,春季重新萌发,严重影响生长,因此,植株是否能安全越冬是平欧杂交榛子在本地区能够引种栽培的关键。2014年春,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自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等单位引进玉坠(84-310)、达维(84—254)、薄壳红(82—4)、辽榛3号(84—226)、辽榛7 号(82—11)、平欧48 号(84—48)、平欧21 号(B—21)7 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定植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进行越冬抗寒性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抗寒品种。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地处中纬度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1 ℃,最冷1月平均气温-11.7 ℃,极端最低气温-32 ℃,≥10 ℃有效积温为2 800~3 000℃,无霜期为135~145 d,年平均降水量为360 mm,年平均蒸发量1 800~1 900 mm。土壤为碳酸盐栗钙土,呈弱碱性,质地为粘沙壤,有水源。地貌为平原,海拔高度594 m[13]。

2 材料与方法

以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的玉坠、达维、薄壳红(82—4)、辽榛3 号、辽榛7 号、平欧48 号、平欧21 号7 个平欧杂交榛子为试验对象,2014 年4 月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进行引种试验,随机区组设计,采取定植的方法,栽植密度2 m×3 m。栽植后按照要求进行抚育管理。

3 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方法

2015—2016年连续两年对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进行抽条情况调查,指标包括:主干抽干长度、主干延长枝抽干长度、新生侧枝抽干长度,采用方差分析[14]进行品种(品系)抗寒性的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栽植后第1年抗寒情况

2014 年春引进7 个品种(品系)平欧杂交榛子,2014年冬采取埋土堆的措施进行防寒,2015年春季进行抽梢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结果表明,7个品种(品系)平欧杂交榛子在正常年份均存在抽梢现象。其中主干平均抽干比例占28.61%;主干延长枝平均抽干比例占74.39%;第一侧枝平均抽干比例占66.25 %,第二侧枝平均抽干比例达到65.03%。主干抽干排序:玉坠<辽榛7号<辽榛3号<达维<薄壳红<平欧21号<平欧48号;主干延长枝抽干排序:玉坠<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薄壳红<平欧48号<平欧21号;第一侧枝抽干排序:玉坠<达维<辽榛3 号<辽榛7 号<薄壳红<平欧48 号<平欧21号;第二侧枝抽干排序:玉坠<平欧21号<辽榛3号<达维<薄壳红<辽榛7号<平欧48号。

表1 平欧杂交榛子越冬情况统计表(2014年冬至2015年春)

4.2 栽植后第2年抗寒情况

2015 年冬,对7 个品种(品系)平欧杂交榛子进行防冻剂喷施(喷施两次)及埋土堆的防寒措施,以不做任何防寒措施为对照,2016年春季进行抽干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平欧杂交榛子防寒处理对比试验越冬情况统计表(2015年冬至2016年春) 单位:%

由表2 可以看出,经过防寒处理后7 个品种(品系)平欧杂交榛子存在抽梢现象,但是达维和玉坠抽梢较轻,不影响其生长发育。2016年1月底,引种试验地最低温度达到-37 ℃,但经过防寒处理的达维和玉坠两个品种无整株死亡现象,其余5 个品种的整株死亡率也低于对照。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品种(品系)、防寒处理对越冬性影响的显著性,对整株死亡率、第一枝抽干比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4所示。

表3 方差分析结果(整株死亡率)

由表3 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品种(品系)及防寒处理的显著水平分别为<0.0001 和0.004,即品种与防寒处理的整株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而品种与防寒处理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1)。品种差异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达维和玉坠的整株死亡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平欧48 号和平欧21 号之间的差异显著,薄壳红、辽榛7 号、辽榛3 号的整株死亡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多重均值检验结果分析可知,采取防寒处理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整株死亡率。

由表4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品种、防寒处理及品种与防寒处理的交互效应的显著水平都<0.000 1,故在品种、防寒处理及品种与防寒处理的交互效应的第一枝抽干率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差异性检验分析结果见图1所示。

图1 不同品种平欧杂交榛子第一枝抽干比差异性检验结果图

对第二枝抽干比、第三枝抽干比进行了方差分析,品种、防寒处理及品种与防寒处理的交互效应的显著水平都<0.000 1,故品种、防寒处理及品种与防寒处理的交互效应的第二枝抽干比、第三枝抽干比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差异性检验分析结果见图2、图3所示。

图2 不同品种平欧杂交榛子第二枝抽干比差异性检验结果图

图3 不同品种平欧杂交榛子第三枝抽干比差异性检验结果图

由方差分析和多重均值检验结果可知,7 个品种(品系)的越冬抗寒性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防寒处理对品种的抗寒性有显著影响。

5 结论

通过2 年连续观测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达维(84-254)和玉坠(84-310)两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的抗寒适应性强,可以安全越冬,其余5个品种存在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但整株死亡率低,且采取防寒措施后,可以显著的提高抗寒性。结合2014—2015 年越冬情况分析得出,7 个品种(品系)抗寒适应性综合排序为:玉坠>达维>辽榛3号>薄壳红>辽榛7号>平欧48号>平欧21号。

猜你喜欢
薄壳赤峰市抗寒性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与发展策略
薄壳山核桃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加工应用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安徽庐江:山核桃成农民脱贫“致富果”
基于EMS诱变的晋麦90号小麦抗寒突变体创制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鸡蛋与薄壳建筑
萦环回绕 气韵生动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