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河山闻鼓角

2021-06-29 12:46郑蜀炎
含笑花 2021年3期

郑蜀炎

麻栗坡的僻远闭塞和驰名度同样令人吃惊——这个位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边境小县,虽然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但或许是此间山水少了几分妩媚娇柔的仪态,抑或是这片丘陵山地算不上富庶丰饶。总之,是与惯常认知中那些鱼米之乡的南方描述相去甚远。所以,人们提及麻栗坡时,都不将其称为南方,而只是谓之南疆。

“名山风雨百年心”。处于云贵高原的麻栗坡四周皆山,八方为峰。但是,放眼这些山山岭岭,总是让人联想起雄伟长城的垛堞箭楼。可以这样说,地理、物产、景观等因素并不能决定一方山川土地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耸立在麻栗坡红土地上的那座飘扬着英雄战旗的巍巍山峰,光前裕后地续写着中华民族“不舍弓马安天下”的英雄史诗,讴歌着新一代军人“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伟大精神和血染风采。

时间构成了历史,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记载着历史。

地如其名,麻栗坡县城依山顺坡地挂在山坳里,它不仅地名取得随意,四季气候也来的有些漫不经心。作为典型的南疆之域,麻栗坡一年间最为分明的只有“干”和“湿”这两季,加之地势多处于石漠化严重的山脉交错间,若以土地收成的丰厚而论,自然比不得“花簇锦攒,冠盖相望”的繁华之乡,与那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的沃腴之地也相去甚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知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位置偏远却非偏安一隅,麻栗坡拥有着“眼底河山、楼头鼓角、要塞烽烟”的壮丽——作为祖国西南边防前哨,它的县城距最近的边界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并以一县之地据守着277公里的国境线,其境内绵延的边防线上矗立着258块界碑,……此等雄浑风光这般豪迈景色,怎一个美字了得。

“岁月何曾流水逝,山河依旧古今遥。”而我最引为骄傲的就是,自己的军旅生涯便开端于这里。当年写的头一封家信寄回家后,信封下端的地址:“驻麻栗坡边防XX部队”,让父母亲着实翻查了半天地图。而新兵下连队的第一天,就全副武装地披挂上半自动步枪、100发子弹、4颗手榴弹,气喘吁吁地穿林爬坡攀登上一座山峦。当来到一尊斑驳的界碑前时,指导员的手臂沿界碑顺着逶迤的山脊线缓缓划过,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不敢忘记,一辈子揣在心里的话——从你脚板下开始,就是我们边防军人没有退路的阵地,在这里倒下去一百次是使命责任,后退一步就是奇耻大辱。

有一句话叫一诺千金,对于边防军人而言,这番诺言,需要用青春甚至生命来兑现。即便是有些浪漫的色彩,那也一定是血色浪漫。

后来我调到文山军分区司令部当参谋,但依然是一腔浓得化不开“麻栗坡情结”,边关的历史与现实的故事总是挂在嘴边,几乎开口就是“我在麻栗坡的时候……”。但偏偏因为这样,按现在的说法,机关院子里有几个领导的孩子成了我的忠实“粉丝”。其中就有我的直接领导,刘斌参谋长的两个调皮儿子,刘光、刘明两兄弟。

后来,我离开了南疆,而结束了3年的军校生活的刘光则在毕业后,坚决地回到了南疆,成为一线边防部队侦察连的副连长。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只不过是一段普通的军营往事。然而,当我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那个记忆中的少年,22岁的青春已经永远地凝固在红土地上——1981年12月5日,在执行侦察任务中,刘光为掩护战友溅血边关。

原昆明军区授予刘光“立志献身边防的模范干部”的称号。而我已经成为一名军事记者,这个典型的采写任务当然非我莫属。我知道为了写好稿件必须努力控制感情。但当翻阅到他留下的诗后,我陡然号啕大哭,久久难以动笔——“临去前留给母亲一句话:把我埋在边境,这里多了一座坟墓,不——那是一座兵营。”

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又接到记者生涯中最艰难的采写任务——1984年7月13日,边防某部代理排长,刘光的弟弟刘明,和哥哥牺牲在同一片焦土战场,更为揪心的是,他也22岁,一个已经触摸到青春的年龄。

作为记者,满门忠烈无疑是一个极有价值和意义的典型;但作为部属和后辈,我在那扇熟悉的楼前徘徊许久也没有勇气上去叩门,因为我真的不知该如何面对老首长夫妇那纵横的老泪……

“人活着像航海。你的恨,你的风暴;你的爱,你的云彩。”從此,我再不会用喧哗热闹的笔法去状写边防,再不会像旅游者一样漫不经心地行走边关。这片算不上什么千仞名山的山岳丛林,在我心中有了完全不同的分量,它是风暴,是云彩。

上个世纪80年代,在麻栗坡边防线一线雷场上的一个“八一”建军节,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

那天,边防部队把一片曾经是爆炸与燃烧的战场,重新恢复、清理成为和平的土地,送回麻栗坡群众手中。为了让各族百姓放心耕种,移交仪式简单而又震撼——官兵们手拉手地走过昔日雷场,用生命证实脚下是和平沃土。庆幸的是,蹚过这片土地的军人里有我;更庆幸的是,因为时逢“八一”,横列前行的队伍中有一面手持的军旗,而我亦是“旗手”之一……

一襟晚照,山风飒然,这样的诗句陡涌于心。因为你的飘扬,界碑永远是前行的方向; 因为你的鲜红,青春注定在热血中绽放。

中国古代的传统是把地理学归入史学,地理学最早也叫“地学”——以“按山川、涉江河、览城郭、稽道里、问关津”介绍描述地理状况为主要内容。但浏览这些古籍时不难发现,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地理书籍,如《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无一不是充满了人文记述的地理著述,无一不把战争与军事征战作为重要的记载。清初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则干脆就是一部历史军事地理之著。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有自己领域的,作为人更是拥有自己生存的疆域。因此,对于这个疆字,《说文解字》是将其分开来解的——左边为弓,右边的畺则是非常形象的一块块的田地,其含义应该就是凭借弓箭的射程和威力,对土地进行丈量和获取,并用武力护卫边界。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的祖先甲骨文上创造的“疆”字后面,必定深藏着一段开疆扩土的血色记忆、挽弓辟壤的凛冽沧桑。

有意思的是,古文中的“疆”,通“强”。古书上的“疆固”“疆健”比比皆是。就连《易经》开篇的名句也是这样写的——天行健,君子以自疆(强)不息。不论文字学者做何解释,我却愿意相信另外一种诗意的注解——疆者,需强以卫之。

一个国家的边疆防地,一定蕴藉、记载着这片国土上发生的凝重历史。古今中外,任何一条边界线、任何一处边塞要隘,本身既是一种地理表述,同时又包含着政治与时代的诠释。在古语中,一个“防”字,被古人赋予了“堤坝”之意。推而论之,所谓边防,从来就是为护卫江山社稷所筑起的一道堤坝。

军事防务的“堤坝”有着自己的特色。麻栗坡边防就能寻到一个响亮而特别的地名——营盘山。应当说这个地名并不少见,但在一县之境,沿边境一线排开的同名山峦竟多达十几处,不能不算一种别致之景。史载,麻栗坡自清初开始设都司(政府机构)、派绿营(边防部队),设“汛地”(明清时边境守军驻地之称,军官和士卒亦称“汛守”、“汛弁”),并同时开始了会勘边界、设立界桩、巡防疆域等一系列边境“汛务”。

数百年之前的边关,既无通畅的平坦之路,又无便利的交通工具,各种军情态势都要靠骑马或步行传递,山路迢迢、行动迟缓难免误事。当年的戍边者担心误了“汛务”,便在沿边一线选择地势险要的山头要地,构筑起一座座相连烽火台。一旦出现紧急军情战事,立刻通过点火或燃烟(白天燃烟叫燧,晚上点火叫烽),快速将信息传递到大本营,从而尽快得到支援。

烽火台都有戍卒驻扎,因此山头上都修筑有他们的营盘。岁月悠悠,那些山峦原先的地名早已语焉不详,当地百姓据实描述一概称为营盘山,约定成俗、流传至今。只是虽然遗址犹在,可山头上那些石块砌筑的炮台堡垒早已残败不堪,已经谈不上什么文物古迹和旅游特色了。但是,如果以军人的眼光去作一番踏访,当年沿边设防布阵的军情态势,倒是会带来另外一番感慨。

在许多旅游点,导游都爱眉飞色舞地告诉你这里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其实,如果纯粹就军事地理价值和作战需求而言,许多地域未必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但是,在历史凛冽的语境中,边关是对一个国家尊严的诠释,是对一个民族历史的注疏。因此,捍卫这里寸土片壤的意义已经不仅仅界限于兵家之争,更是一国之民、一族之众,不惜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代价舍命相搏之争。

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任何一种对存在的理解,都必须以时间为其视野。”麻栗坡的历史其实是在回溯、诠释着一个深刻的逻辑:爱国主义的血脉传承、抗御外辱的不屈精神,永远是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和血染风采。穿过时间的隧道,勤劳勇敢的麻栗坡各族老百姓殊死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场景,依然令我们肃然起敬。

一个叫梅光德的世袭苗族土司,率部舍家组织抗击外国侵略者,被清政府授予“五品军功”;在边境小镇猛硐,汉族群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让奸淫苗族妇女的外国侵略军命丧他乡;更值得一叙的史实是,在清政府积贫积弱的1883年,一个叫项从周的苗族统带,受命管辖边境期间,号召组织当地瑶、壮、傣、汉等各民族群众,仅凭大刀长矛与武装到牙齿的列强血战10年,终于将法国千余之众的殖民军所侵占的据点逐一拔出、彻底驱赶出境。留下一段“苗中豪侠”的激荡史实。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与麻栗坡毗邻的越南,伺机以此为跳板入侵我国。外敌当前,麻栗坡各族人民勇敢地承担起了牺牲与责任,他们将由边境通向内地的桥梁炸毁、道路挖断。并踊跃参军上前线、选派壮丁设卡站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歷史的荣耀在岁月的风云中续写着更加辉煌的篇章——在上个世纪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遥远的南疆边地成为了举国瞩目的英雄之地——麻栗坡县被命名为“全国支前模范县”,全县先后组建起50个支前民兵、民工连投入保卫边疆的战斗,数百个支前民兵哨所及个人荣立战功,“壮乡六姐妹”“苗家父子支前马帮”等支前佳话传遍全国……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光荣传统在这片红土地上发扬光大,成为麻栗坡人民骄傲的时代旗帜。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苍驳的界碑依然凝固着历史的烽烟,新一代边防军人仍然枕戈待旦,但春风化雨染绿了这方山水,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累累硕果灿然相陈,给麻栗坡带来的历史性巨变——曾经是厮杀与燃烧的战场雷场,成为各族百姓男耕女织的和平的土地;从国家级口岸到边民互市点、敞开着上百处边境通道,展示着改革开放的国门新景观;随着边疆经济的繁荣,红色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边关山风吹拂着红翠依偎的甜蜜,耄耋妪翁的温稳,镜头里定格着今天边疆的美好生活……

更让人振奋的是,去年,云南省政府发出公告,郑重宣布:“麻栗坡已经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所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毫无疑问,这一切,必将和已经开始在重新定义着今天、明天的麻栗坡。

舒伯特最著名的第8交响乐只完成了两个乐章,遂被后人命名为《未完成交响曲》,但它却成为了舒氏最杰出的作品。麻栗坡发展变化的交响乐同样尚未完成,但它今天奏响的每一个音符,都契合着我们前行的轨迹和心灵的脉动,让遥远的南疆凯歌融入歌唱祖国的激扬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