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

2021-06-30 07:41廉春晓李立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课堂教学

廉春晓 李立

摘要:新课程计划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中探究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也就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行为习惯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成因  培养目标  培养对策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一课题在国内外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一部分专家将其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的辅导,经过发展,已经构建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使这项工作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中,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班杜拉的“榜样法”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等。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有了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去教;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要在学生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去做。其中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是热点,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学习策略的思想和理论模型,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研究的有益指导。实践中的研究由于缺乏科研人员的指导仍停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缺乏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评估,难以形成有效的推广方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行为习惯。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好习惯的培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对课堂学习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也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行动之所为。《墨经》说:“行,为也。”行乃行动,为系作为;行与为可以互训。亦即凭借行动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就叫行为。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习惯,就是在长期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和自然而然的完成各种动作的方式。一种稳定的习惯,实际就是一种好品质的表现。”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实际上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是从课堂听讲开始的。有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有助于学业水平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要。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并形成体系。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

“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和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戰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跟别人请教问题。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课本内容都是基础学科范畴,要多次阅读预习加巩固。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充分的备好教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学生如果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认真自觉的学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人施教,倾听学生,才能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纠正课堂行为问题不是课堂上都能解决的。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我们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让优秀的课堂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012.

2.李耀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J].课程与教学,2006(3).

3.庞勇,例谈观察力培养与课堂行为的整合[J],广西教育;2014年17期

4.罗萍,改进课堂行为 多层面重建校本教研[J],今日教育;2007年10期

5.庞妮,沉默与表达:学生课堂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课堂教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