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贯通《老山界》教学

2021-06-30 21:52完慧琴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环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意在让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从而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更好地感悟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力。第6课陆定一的《老山界》,是笔者第一次教学这篇文章,在深入研读文章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读写评一体化”的教学设想和目标,作为本次课例研究的载体。

《老山界》选自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是红军长征胜利不久作者写的一篇回忆录。为了展现红军的风采,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使得文章不仅主题思想感人至深,语言同样生动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红军战士们的革命气息。

经过笔者一个学期多的“读写评一体化”的训练和培养,这批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积累字词、概括文章的内容和简单的阅读分析。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慢慢从开始的简单摘抄、圈点勾画,到现在的旁批注解、书写感悟,可以说是有了飞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学情,我设计了以不同形式的“读”为基础,以“评”为链接,以“写”为抓手,“读写评”一体化,力求在思维的循环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一)默读课文,并勾画关键词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二)理清文章记叙的线索。

(三)阅读过程中将自己带入想象,体验红军战士面对困难顽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环节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ppt演示)毛泽东七律 《长征》,同时播放配乐。

(学生齐读。)

师:毛泽东的这首七律 《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戰斗历程,记录了长征途中翻过的雪山,爬过的草地。同学们知道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吗?

(预设:生答:老山界。)

师:对,老师今天就带领你们去“翻越老山界,重走红军长征路”。(板书课题——《老山界》及作者)

说明:此环节的设置意在通过学生对长征历史的回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快速走进文本。

(二)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1.比一比

①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并简要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要求:几人复述,其他人认真聆听,找出复述的共同点)

明确:(第一天)上午——傍晚——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

山沟——瑶民家——山脚——半山腰——山路上——雷公岩——山顶——宿营地(板书)

②请同学们观察大家找出的关键词,思考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作者是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整个过程的。

2.想一想

同学们对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整个过程有何感想和问题?

预设:红军翻越老山界整个过程重重困难;

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顽强拼搏精神;

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乐观精神;

理解了红军长征的意义:宣传红军、宣传革命;

……

红军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红军是如何克服艰难险阻的?

3.评一评:学生相互点评中梳理出课文的行文结构。

说明:此环节的设置意在检查、巩固学生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的行文结构,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精读课文,揣摩精神

从课文具体的语句中体会红军不拍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说一说

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进行批注。

预设:“走几步停下来” “很陡” “‘之字拐的路”“绝壁”“一尺来宽”等——行路难

“在路上睡”“石头非常不平”“准会疼死人”等——睡觉难

“粮食缺乏”“晚饭、早饭没吃饱”“肚子饿”——吃饭难

“机关枪很密” “敌人的飞机声”——处境难

点评:在点评中由翻山的困难引向红军的精神。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预设:“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呀!”“哈哈地笑”

“酣然入梦”

“鼓着勇气”

“喊着口号,演说”“女同志,很英勇,不知道疲倦”

表现了红军战士们顽强的意志,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评:在点评中由红军的表现思考红军的精神。

说明:本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分析、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

(四)话说长征,与时俱进

翻越险峻的老山界虽然困难重重,但却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征途中最为“轻松”的第一步。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

(学生齐读、讨论)

预设: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红军长征途中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其困难程度都远远超出了老山界,红军能够取得长征的胜利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再次齐诵毛泽东七律《长征》,重温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说明:此环节的设置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环节贯通一致: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

(五)作业:课外练笔,仿写“叙事”。

说明:此环节的设置重点在于凸显阅读的目的之一学以致用,为写作服务。

【观点感悟】

《老山界》是首次被选入人教版部编教材的,而且是用于训练精读方法的讲读课文,可见编者对本文的重视程度。但学生们却兴致缺乏,认为“不就是一篇记叙文吗?”,而且记述的故事情节也不生动有趣。学生们说:“老师,记叙文的六要素我们都掌握了,这篇文章还需要精读吗?”听了学生们的议论,笔者没有着急上课,而是让学生重读了本单元前阅读提示——“家国情怀,人类共有的这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还有人文素养的养成。于是,笔者在备课时确定了“读写评一体化”的教学设想和目标。

【教后感悟】

读写结合,才能做到始终“乐学、善思”, “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思考中读写,才是真正学会了,会学了。于是,笔者这节课的教学以读为基础,以思为内化,以写为表达,以评为落实,将阅读、写作、评价构成“三位一体”教学的循环逻辑,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一)创新情境:课前配乐播放毛泽东七律《长征》,让学生们先从听觉感受到长征征途的艰险,学生齐读这首诗再次加深体悟。这样,学生们读课文之前就已经开启了再走长征路的模式。

(二)默读课文,感知内容:以默读的形式快速带领学生“翻越老山界”,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师生的适时点评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思考的兴趣,自然过渡到第三环节——精读。

(三)精读课文,揣摩精神:再次回读课文,学生由具体的语句,从字里行间中体会红军团结互助、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环节学生在点评中思考、体悟长征精神。水到渠成,自然进入下个环节。

(四)话说长征,与时俱进:此环节同样把“思”融入“读写评”中,升华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纵览整个教学过程,可谓集中体现了课题研究中的“读写评”一体化。学生同样学会了带着思考去读、去分析文本,阅读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人文素养也有了显著提高。

以上,是笔者本次课例研究的成果。在课例研究的这条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

(完慧琴,女,1974年生,河南许昌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万宁市优秀班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生古诗文阅读理解)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环节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