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

2021-07-01 08:41郭晔旻
领导文萃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雁门雁门关匈奴

郭晔旻

曾经的“天下第一关”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在《雁门道中书所见》中说:“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诗歌生动地描绘出了雁门关地势的险峻:山路盘旋曲折,深涧积雪不化。如此难行的道路,令诗人对在雁门关山路上行走的人和牛产生了深深的同情。雁门关之“险”由此可见一斑。

这座如此险峻的关隘,位于山西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北岳恒山主峰——雁门山中。实际上,雁门关是“西陉关”与“东陉关”的合称。与许多其他长城上的关隘一样,现在的雁门关也是修建于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其关城周长1千米,墙高7米,洞口三重,分别是东门、西门和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称为“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楹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九塞尊崇第一关”这句话,当然不是信口开河。古书《舆图志》里就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本有“九塞”最为险要,而“雁门关”的险要排在“九塞”之首。因此,“天下第一关”这个称号本来应当属于雁门关的。只不过,明朝建都北京,近在咫尺的山海关成了关系京畿安危的重中之重,令处于西南远方的雁门关相形见绌,这才使得后人提及“天下第一关”,首先想到的是山海关,而非雁门关。

尽管如此,“雁门关”既能名列“九塞”之中,自然在“险”之外,还有“要”的一面。雁门关所处的晋北地区,地近历史上的农耕—游牧分界线。秋高马肥之际,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往往挥师南下。从地理上看,雁门关一带处于从恒山山脉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地带,山脉的走向决定了堡寨分布和长城的基本走向,高大的山体有力地阻止了游牧骑兵的肆意南下,要想突破这一防御体系,最有效、最好的方法是从山脉中比较低平的谷口、隘口通过,从而南下。这就决定了,雁门关势必成为双方必争的咽喉要地。

战国末年的赵国名将李牧,便在雁门名扬四海。当时的匈奴时常来犯,李牧利用雁门的险要地势设下埋伏,待匈奴骑兵赶到,他以战车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兵行动,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骑兵及精锐步兵布控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投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一举歼灭敌骑十余万人,迫使匈奴人远遁北方,十余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假若再深层次地看,雁门关以北的大同盆地,因其北部山地低,经常被北方民族政权占领。此时,雁门山险要的屏障作用便显得愈加重要,敌军若再通过此地险要,雁南地区汾河谷地地势低平,更有利于骑兵的进攻。驰骋在开阔平原地带的北方骑兵,将轻而易举地威胁到太原的安全,甚至进一步沿山西高原中部的盆地长廊深入中原文化区的腹地。正因如此,雁门关才被称为“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

五代时期的石敬瑭背叛后唐,向契丹乞援。契丹之主耶律德光亲自带兵南下,打破后唐对太原的包围。即便如此,他还是心有余悸地承认,后唐要是在雁门关埋伏下重兵,自己肯定来不了。恰恰是因为后唐疏忽了雁门关方向的守备,令契丹铁骑长驱深入,才让耶律德光侥幸得手。同样道理,明人也提出,“雁门不守,山西地方皆不可得而守矣,山西不守,则河南何以为蔽哉!”可见,古代不同立场的兵家对于“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这一点,有着近乎一致的认识。

三晋烽火绵延不绝

正因如此,古往今来,雁门关兵事不断。尽管朝代不断更替,但雁门关的战略地位始终未变。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曾封韩王信为代王,驻守雁门,以防匈奴入犯。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匈奴南犯汉边,韩王信首战失利,退守马邑(今山西朔县)。匈奴又进攻马邑,韩王信投降匈奴,并引匈奴南克雁门。汉将樊哙奉诏往讨,好不容易才夺回雁门诸地。汉武帝时,下诏在雁门筑关垒险,使这里愈发成为形势完固的戍守重地。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雁门关在军事地理上的地位为之一变。《读史方舆纪要》说,“明既定都于燕,而京师安危常系山西之治乱”。明代北京西北方向的防务,有“内三关”与“外三关”的说法。前者指的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三关,后者就是雁门关及附近的宁武关与偏头关。

不过,对于首都北京来说,“内、外三关”并非正面平行的第一道与第二道防线,而是接近于一种垂直相交的关系。以雁门关为首的“三关”,之所以被看作包围京城的“外三关”,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是山西的“内险”,是联系或阻断山西中部与北部的一条凭险据守的防御地带。“外三关”失守,“内三关”必然形势吃紧,“内三关”再被突破,北京城就显得岌岌可危了。具体而言,北方游牧骑兵一旦在突破大同防线后攻破雁门三关,便可经倒马关或井陉关进入河北平原。

另一方面,作为军事要塞的雁门关,还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是连接重镇大同和雁南地区的重要交通点。从南方入境的农民起义军或反叛武装,也可以经雁门三关取道大同、宣化,东击紫荆关、居庸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军,从西安起兵,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当时,明军已有土崩瓦解之势,李自成军几乎未遇到什么有力抵抗,只在与雁门关同属“外三关”的宁武关,才遇到了明朝守将周遇吉的顽强阻击。只不过独木难支,宁武关失守后,就连赫赫有名的居庸关,也无法阻止李自成大军朝向北京的前进步伐了。

抗日硝烟弥漫雁门

耐人寻味的是,现存的雁门关虽建于数百年之前的明代,但雁门关关城和内长城一线许多大型空心敌楼炮位与射击窗的设置,交叉火力点的布置,却明显体现出了由冷兵器向冷、热兵器并用的过渡时期的特点。这一点,就使得雁門关在进入20世纪之后,在现代火器已完全取代冷兵器的条件下,仍能发挥出较强的防御功能。

近代战争中的雁门关,与阎锡山关系颇深。这位“阎老西儿”从北洋军阀时代就开始经营三晋,以“山西王”自诩。1926年,阎锡山的晋军与直、奉军阀联合,对冯玉祥的国民军开战。晋军的战斗力一向不强,在大同遭到国民军的迎头痛击,被迫退守雁门关。在这里,晋军凭借险要地形严防死守,苦战击退国民军。待到国民军在与直、奉军阀主力交战失利西撤后,阎锡山趁机派兵追击直至绥远(今属内蒙古),扩大了自己的地盘,晋军也因此改名为“晋绥军”。

在抗日战争中,阎锡山的如意算盘却落了空。1937年10月,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目标指向太原。晋绥军队在平型关、雁门关一线凭借山地的有利地形未能阻挡住日军进攻,节节溃退,内长城防线迅速瓦解。

此时,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立即向八路军总部指示:八路军要在敌之翼侧和后方积极打击与钳制敌人,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

八路军的两次在雁门关的连续伏击作战,共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数十辆。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却在雁门关抗击外敌侵略的战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更重要的是,日军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交通线一度被切断,这给南下进攻忻口的日寇后方运输造成很大困难,有力地配合了晋绥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

(摘自《世界军事》)

猜你喜欢
雁门雁门关匈奴
登雁门关
八月十五雁门开
雁门关下人
从对话教学角度谈董一菲执教的《雁门太守行》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杨吴政权代北家族的本土化——以《李娀墓志》所见雁门李氏为例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
萨都剌《雁门集》(十四卷本)辨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