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潜阳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35例 *

2021-07-02 10:07牛媛媛
中医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阳上亢钩藤苯磺酸

汪 晶,牛媛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高血压病常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共存,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可损伤重要脏器,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1]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关系密切,其能破坏血管内皮,降低一氧化氮(NO)的合成,升高内皮素(ET)-1水平,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和血管硬化,加重血压升高。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较多,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研究[2]发现:肝阳上亢型是高血压病常见证型之一,约占所有中医证型的87.33%,且相较于其他证型,肝阳上亢型更易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因此,早期诊断及干预尤为重要。平肝潜阳汤是笔者在多年临床防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基础上提出的经验方,2019年4月—2020年4月,笔者采用平肝潜阳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3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7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平均(59.77±9.48)岁;病程平均(4.63±2.66)年;高血压病分级为1级8例,2级18例,3级9例。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平均(57.54±9.40)岁;病程平均(4.49±2.04)年;高血压病分级为1级10例,2级13例,3级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3]中肝阳上亢型。主症:眩晕或头胀痛,口苦,失眠多梦,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加重。次症:颜面潮红,肢麻震颤,目赤,急躁易怒。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具备主症2项和次症1~2项,参考舌苔脉象即可诊断。

2.2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中高血压病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SBP≥140 mmHg和DBP<90 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病。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病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1。动态血压检测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为:平均SBP/DBP 24 h≥130/80 mmHg,白天≥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 mmHg,与诊室血压测量的140/90 mmHg相对应。

表1 高血压病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近2周内未接受其他任何相关治疗,或既往服用具有降压作用的西药或中草药但停药2周以上者;③依从性较好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具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低钠饮食,加强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EG6174,5 mg/片),5 mg/次,1片/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肝潜阳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天麻、钩藤(后下)各12 g,牛膝、石决明各10 g,杜仲、桑寄生、茵陈、川楝子、生麦芽各9 g。加减:若肝火上炎较甚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夏枯草等;若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膝酸软,加何首乌、生地黄、玄参等;若目赤便秘,加大黄、火麻仁等;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可重用石决明,加羚羊角、蜈蚣等。1 d 1 剂,水煎,早晚饭后温服。

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5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平均血压:分别于早晨8点测量治疗前连续3 d和治疗结束前连续3 d的血压,求其均值作为平均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浆NO、ET-1水平。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经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大道以上标准者。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8.3 两组治疗前后NO、ET-1水平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NO水平升高,ET-1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NO、ET-1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NO、ET-1水平对比

9 讨 论

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高钠低钾饮食、肥胖、过量饮酒及长期精神紧张等均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3]。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损伤程度越重高血压病的病情越严重[6]。ET-1与NO是常见的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关系,ET-1具有收缩血管作用,NO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遭到破坏,致ET-1合成增加,NO合成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1,6]。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二氢砒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之一,其可抑制钙离子通道,扩张外周动脉,舒张血管平滑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外周的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7]。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肝,但关乎他脏。肝阳上亢型是高血压病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治疗上多采用平肝潜阳之法。已有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平肝潜阳的药物在防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8-9]。平肝潜阳汤是笔者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的经验方,由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而来。方中天麻甘平质润,既息肝风,又平肝阳,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息风,平肝息风,共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息风之力;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茵陈、川楝子、生麦芽配合君药清泻肝阳之余,条达肝气,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具有抗惊厥、镇静、镇痛的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扩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10];钩藤主要含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2];石决明能影响钙离子通道,起到降压的作用[11];杜仲、桑寄生均具有降压作用,并能扩张冠脉血管[12]。

本研究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平均血压及NO、ET-1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平肝潜阳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有效提高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能通过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阳上亢钩藤苯磺酸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华钩藤研究综述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