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县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建议

2021-07-03 09:29李俊华陈雪陈俪心尹衡吴启佳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江县保护区水库

李俊华,陈雪,陈俪心,尹衡,吴启佳

1.南江县林业局;2.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森林资源资产核算研究所;3.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

一、研究背景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2],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3-4],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5],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条件,更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湿地资源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公益性事业,对于摸清湿地资源家底,为决策者管理湿地资源、制定湿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6]。3S技术作为新型空间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湿地调查耗时费力、易受人为干扰的弊端,将3S技术应用于湿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可极大提升调查精度和效率,已在湿地资源调查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7]。

南江县地处长江上游,位于重力势能的高位区,起着对其下游流域的生态屏障和保障作用。开展南江县湿地资源调查,掌握全县湿地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为全县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保障下游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区概况

南江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地处东经106°27′~107°10′,北纬31°50′~32°45′,南北长84.3 km,东西宽31 km。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属盆周山区以中山为主的山地地貌,海拔在370~2507 m之间,行政区划面积3382.8 km2。南江县属四川盆地东北边缘亚热带润湿气候区,在地理位置上气温自南向北递降,降雨量从南向北递增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0℃,无霜期259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98.7 mm,平均年径流量800 mm。县域内有6个土类,10个亚类。境内河流流域面积1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3条,100~1000 km2的河流有10条,50~100 km2的河流有12条,50 km2以下的小溪流有89条,各河流在县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3.6亿m3。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四川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此次对南江县行政范围内面积大于8 hm2(含8 hm2)以上的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河流湿地进行全面调查。此外,还对南江县城市规划区内面积小于8 hm2且大于1 hm2的人工湿地以及《南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的城市蓝线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湿地调查主要采用以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辅的“3S”技术。在遥感影像解译完成的基础上,叠加南江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最新国土三调数据、最新林地一张图数据、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等数据,对湿地斑块进行精确区划,并获取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及其面积、所属三级流域等信息。水源补给状况、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等数据则通过野外调查、现地访问和检索最新资料获取。

四、调查结果

(一)湿地类型与面积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南江县湿地资源可划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个湿地类,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和库塘湿地3个湿地型。县域湿地面积共计3383.03 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00%。南江县河流湿地面积3107.70 hm2,占全县湿地面积的91.86%,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2871.73 hm2(84.89%),洪泛平原湿地面积236.00 hm2(6.98%)。人工湿地面积275.30 hm2,均为库塘湿地,占全县湿地面积的8.14%(表1)。

表1 南江县湿地资源类型及面积统计表

南江县境内永久性河流湿地包括南江河、神潭河、杨坝河、恩阳河、焦家河、罗平河、寨坝河、小河里、黄家河、坦溪河及其上述部分河流支流等,除北部焦家河汇入东河外,其余均汇入渠江。境内洪泛平原湿地主要位于南江河、神潭河和恩阳河中下游,多为河滩地等。

县域内人工湿地仅库塘湿地1种湿地型,以水库以及人工拦截河流蓄水区为主,包括玉堂水库、井坝水库、官房沟水库、沿溪河水电站水库、溪岩洞水库、友谊水库、杨家沟水库、马家河水库、石板垭水库和槐树水库等,主要集中分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区。

(二)湿地主要保护形式

目前,南江县对湿地的保护形式包含自然保护地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种,保护总面积为741.71 hm²,占县域湿地总面积的21.92%。其中自然保护地湿地面积360.57 hm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381.14 hm²。

南江县自然保护地可分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2类。南江县有自然保护区2个:四川光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大小兰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共计266.67 hm²。有自然公园2个: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湿地面积共计282.75 hm²(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大部分面积交叉重叠,故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湿地面积之和大于自然保护地湿地面积总和)。

南江县共有71个水源保护区,其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个(金台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0个,水源保护区湿地面积共计381.14 hm²。其中最大的是南江县金台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湿地保护面积60.70 hm²,其次是官房沟水库和神潭河水源地,湿地保护面积分别是38.28 hm²和37.49 hm²。按水源保护区级别划分,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面积共计198.74 hm²,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面积共计144.24 hm²,准保护区湿地面积共计38.16 hm²。

(三)湿地生物资源

经野外实地调查,结合自然保护地等相关文献资料,县域内共有湿地高等植物91科233属341种。其中,苔藓植物11科11属11种,蕨类植物12科14属21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7科207属308种。从物种组成分析,湿地被子植物种类占绝大多数,其中种数大于10的有6科,分别是禾本科Gramineae(46种)、菊科Compositae(30种)、蓼科Polygonaceae(22种)、莎草科Cyperaceae(15种)、荨麻科Urticaceae(12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10种)。大于5种的有13科,大于2种的有22科,单行种的科有26科。湿地裸子植物仅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1种。湿地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虽然种类较少,但所占科数比率相对较多,其中蕨类植物又以木贼科Equisetaceae的种类最为丰富,苔藓植物以真藓科Bryacea最为丰富。

南江县域内与湿地栖息相关的野生脊椎动物共计48科144种。兽类5目13科27种,湿地水鸟7目10科26种,两栖动物2目7科20种,湿生爬行类动物2目6科16种,鱼类5目12科55种。湿地动物中无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水獭(Lutra lutra)、鸳鸯(Aix galericulata)2种。属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小䴙䴘(Tachybaptus ruficollis)、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绿鹭(Butorides striatus)和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4种。

五、湿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十三五”以来,南江县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施策、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不断转变。全县26条主要河流水质及出境断面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分别达95%、98.5%。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2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59处。全面推行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95%、96.5%,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完成25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完成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等营造林面积10.3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0.72%。全流域实施禁捕退捕。南江县成为巴中市首个省级生态县创建成功的县(区),并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称号。

(二)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湿地污染和破坏形势严峻:南江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水质达标不够稳定,污染程度趋于上升。据南江县2020年第二季度水质监测数据,全县26条主要河流中水质类别下降的河流有16条,占比61.5%。南江县湿地资源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分布密集造成河道上下游交叉污染等。此外,南江县各河流湿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建、采砂、采矿、弃土等破坏河流湿地行为,也为湿地治理恢复带来严峻挑战。

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缺乏:目前南江县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也很难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南江县湿地管理涉及林业、环保、水务、住建等多个主管部门,各部门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由于缺乏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湿地保护管理的政策措施冲突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对湿地统筹规划、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湿地保护监测能力薄弱:目前南江县域主要河流的水体监测基本覆盖,但大部分水库未开展常规水体监测,入河排污口和地下水监测基本未开展。同时,湿地资源的调查体系不完善,监测体系更不健全,工作时断时续,部门之间监测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不对称,缺乏统一的协调监测机制,对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动态监测与分析研究不足,导致各级政府在制定湿地保护和合理决策时缺乏科学依据,制约着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湿地保护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对湿地保护已引起高度重视,在《巴中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但南江县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与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缺乏专项资金支持。

六、湿地保护管理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编制湿地保护规划

贯彻落实国家对湿地实行“全年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根据南江县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湿地资源特点、空间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在衔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编制《南江县湿地资源保护规划》。规划重点明确湿地保护目标和任务,构建湿地保护体系和湿地能力建设体系、实施湿地治理与恢复工程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以彻底扭转目前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趋势。

(二)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湿地保护制度建设

湿地保护实施规划是一项长期任务,建立以南江县县政府为领导,林业主管部门为主,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生态环境、农业、文旅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共同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将河长制与湿地管理保护有机结合机制。明确湿地保护的目标责任,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把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目标考核中,并建立目标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多化投入机制,强化湿地科研科技支撑

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各部门要合理安排利用保护资金,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用于湿地保护。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性作用,积极扩大湿地保护的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未来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湿地资源保护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污染物限排分解与控制、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等方面的研究,为湿地资源保护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四)创新宣传渠道,提高保护意识

积极运用多种形式与手段,让普通大众、湿地周围社区居民参与到保护中,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全民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参与湿地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招募志愿者参与到保护宣传工作中来,让更多主动保护的人参与进来。不断完善监督举报、听证、新闻舆论监督等公众参与机制,推进公众有序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握每年“世界水日”“湿地日”“爱鸟周”的时机,全方位、多视角、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活动。

猜你喜欢
南江县保护区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南江县近50年(a)降水年变化特征分析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南江县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探讨
南江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