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联合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1-07-03 05:53许左隽占琬琳赵雨范例孙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肌酐脂蛋白特异性

许左隽,占琬琳,赵雨,范例,孙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由于其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肌钙蛋白I(cTn I)作为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是临床诊断AMI的主要依据之一[1]。然而cTn I对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低,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如心力衰竭、心肌炎、肺栓塞,其cTn I也会升高[2-3]。寻找特异性更强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以联合肌钙蛋白的高敏感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AMI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是磷脂酶A2超家族中的一员,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分泌,可以水解低密度脂蛋白(LDL)上的氧化磷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磷脂酰胆碱[4]。有研究表明,Lp-PLA2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可以促进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5-8]。多项研究认为Lp-PLA2可以成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并且其早期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炎性标志物。近年来研究还发现,不稳定斑块或破裂斑块中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中的Lp-PLA2水平[10]。Lp-PLA2活性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研究还比较少[11]。因此本研究通过182例胸痛患者的Lp-PLA2活性检测,并与cTn I相比较,评估Lp-PLA2是否能独立,或者作为cTn I的补充,用来预测或评估AMI的风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于我院胸痛中心的胸痛患者182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79例;年龄(67.2±11.4)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既往病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药物治疗史等,并详细记录血清学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能、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SA/UA)组,由两名心内科专家审核。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患者本研究过程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Lp-PLA2活性分析 取患者清醒空腹静脉血样本5 mL,4 ℃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留取上层血清,冻存于-80 ℃冰箱。通过分光光度测定法的改良法来检测Lp-PLA2活性,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硫醇衍生物作为底物,使用分光光度计405 nm下测定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从而完成Lp-PLA2活性的测定。所测定的样本的Lp-PLA2活性的误差不超过3.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如表1所示,AMI组的年龄更高,NYHA Ⅲ或IV级的比例更高,而在性别、吸烟、糖尿病、脂质药物治疗史等方面与SA/U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DL、肌酐,AMI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UA组水平。

表1 AMI组和SA/UA组的一般资料特征和血清学结果比较

2.2 各组Lp-PLA2、CK-MB、cTn I比较 本研究样本总体Lp-PLA2活性水平为(157.49±50.34)u/L,AMI组患者血清Lp-PLA2活性水平显著高于SA/UA组患者[(175.41±58.05)u/L比(152.28±46.82)u/L,P< 0.05)。Lp-PLA2与LDL、三酰甘油和血浆肌酐有显著且直接相关关系(表2)。Lp-PLA2与年龄、血糖、CK-MB、cTn I和HDL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MI患者的CK-MB和cTn I均显著高于SA/UA患者(P< 0.001)。CK-MB与cTn I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图1)。研究分析可能影响Lp-PLA2活性水平的因素见表3。年龄< 65岁组比年龄≥65岁组的血清Lp-PLA2活性水平更高。与LDL< 2.6 mmol/L组相比,LDL≥2.6 mmol/L组的血清Lp-PLA2活性水平更高。

表2 Lp-PLA2和cTn I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3 PLA2活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2.3 Lp-PLA2对AMI的预测价值 为了确定Lp-PLA2水平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进行了ROC分析(图2和表4)。用于预测AMI的Lp-PLA2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2(95%CI:0.514~0.709,P=0.030)。根据ROC曲线分析,Lp-PLA2水平的最佳临界值为156.5 IU/L,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62%。

注:Lp-PLA2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cTn I为肌钙蛋白I;LDL为低密度脂蛋白;HDL为高密度脂蛋白;SCr为肌酐图1 Lp-PLA2与血脂、肌钙蛋白、肌酐关系散点图

图2 Lp-PLA2的ROC曲线

表4 Lp-PLA2活性水平的ROC曲线分析

研究Lp-PLA2活性水平最佳临界值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分析了AMI的危险因素(表5)。Lp-PLA2≥156.5 IU/L组的AMI发生率增加(32.1%比15.4%,P=0.008),LDL升高(66.7%比33.7%,P< 0.001)。年龄、性别等其他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5 Lp-PLA2活性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 预测[例(%)]

单因素(表6)和多因素(表7)相关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活性与AMI显著相关。在单变量分析中,Lp-PLA2活性与AMI相关,比值比(OR)为2.594(95%CI:1.270~5.298,P=0.009);在多变量分析中,Lp-PLA2活性与AMI相关,OR值为2.618(95%CI:1.183~5.796,P=0.018)(表6)。

表6 AMI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7 AMI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年轻化,AMI致死率增加。CK-MB和cTn I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检测心肌损伤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也是急性胸痛患者的风险分层指标[12]。本研究结果也提示CK-MB和cTn I与血管病变程度相关,在AMI组患者中明显升高。但是,CK-MB和cTn I增高也见于其他病理情况,如心肌炎、肾功能不全、发热、感染等,对于不典型胸痛患者,寻找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特异性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协助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一些炎性生物标志物已被证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过程,炎性标志物可能成为心肌梗死诊断的新指标。Lp-PLA2是由单核细胞和成熟巨噬细胞生成分泌的,主要和LDL结合,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中的氧化磷脂[13],生成脂质类促炎因子,少数与HDL结合[4],使LDL的氧化磷脂失活而产生抗动脉硬化作用[14]。欧洲临床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声明Lp-PLA2作为独立的血管特异性炎性标志物,是斑块破裂和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5]。据此推测,Lp-PLA2活性可能作为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或者可能辅助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本研究结果表明,Lp-PLA2活性水平升高在胸痛患者中确诊为AMI的患者中有明显增高。Lp-PLA2水平的最佳临界值为156.50 u/L,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62%。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Lp-PLA2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与cTn I的互补的一种指示因子。本研究对可能影响Lp-PLA2活性的其他因素评估后发现,LDL能影响Lp-PLA2活性水平,而cTn I、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脂类药物治疗史没有明显影响作用,这可能是由于Lp-PLA2与LDL颗粒结合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AMI组患者的肌酐水平明显高于SA/UA组患者,但Lp-PLA2与肌酐之间没有相关性,而cTn I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单因素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中,Lp-PLA2活性与AMI显著相关。这说明Lp-PLA2不受肾功能影响,可作为肾功能不全时独立于cTn I的AMI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

总之,Lp-PLA2活性与ASCAD中的LDL水平呈正相关,不受肾功能影响,在AMI中明显增高,可能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Lp-PLA2活性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是cTn I的补充指标。

猜你喜欢
肌酐脂蛋白特异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