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病因分析及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效果

2021-07-03 05:53徐梓铭侯晶晶张青陶黎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康柏西玻璃体单抗

徐梓铭,侯晶晶,张青,陶黎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合肥 230601

眼玻璃体自身没有血管,玻璃体出血主要由于视网膜血管病[1],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Eales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眼外伤或眼科手术等原因[4-5],造成视网膜或葡萄膜的血管或新生血管破损出血[6-7],进入玻璃体腔。非外伤性即原发性玻璃体出血的研究,有助于新发患者的病因判断,便于临床精准治疗。探讨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8-9]药物在眼底血管疾病的不同治疗效果,为更好地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患者288例病历资料,共362眼,其中男性152例,191眼;女性136例,171眼。在这些患者中,使用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79例,共121眼(康柏西普组59眼,雷珠单抗组62眼)。79例中男48例,年龄(53.22±11.07)岁;女31例,年龄(58.61±8.95)岁。所有患者入院诊断为“玻璃体出血”,并排除外伤性原因。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检测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等结果,查阅病例资料中的患者性别、年龄、相关病史、病程、治疗前、后视力、治疗方法、导致玻璃体出血的原发疾病等。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视力以5分视力表计算最佳视力,治疗后视力以患者出院时的视力为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玻璃体出血病因 288例非外伤玻璃体出血病例中,病因前4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Eales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占79.82%。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单纯玻璃体出血、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视网膜大动脉瘤、脉络膜视网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占20.18%。见表1。

2.2 年龄和性别构成 不同病因的男、女患者发病的年龄统计显示,男、女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男性发病比女性发病提前。见表1。

表1 玻璃体出血原因及性别、年龄分布

2.3 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治疗前后,两组间视力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组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

3 讨论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非外伤的眼玻璃体出血患者资料,以两个自然年为观察的横断面研究,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揭示一定的发病趋势。

许多眼病都可以引起玻璃体出血,这种积血通常来自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或新生血管出血,也是临床上引起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之一。本院2年资料分析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出血发病率最高,依次分别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Eales病[10]、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单纯玻璃体出血等。偶见镰状细胞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高黏滞综合征、慢性白血病、颈动脉闭塞病[13]等引起的玻璃体出血。

本研究比较了国内治疗玻璃体出血常用的2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的视力治疗效果显示,两药的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已有报道[14-15],VEDF药物治疗后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出血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Eales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男性患病年龄平均较女性早5~10年;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玻璃体出血用药,在近期视力恢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用药年龄小于女性患者。

猜你喜欢
康柏西玻璃体单抗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