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的影响以及实际的价值

2021-07-05 12:14谷屹文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理价值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理护理

谷屹文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护理的影响以及实际的价值。方法: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30例SLE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心理护理)与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对比心理状态、症状自评(SCL-90)得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消极心理状态,减少患者SCL-90得分,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价值

SLE是临床中较为常见得到全身多系统受累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发作反复等特点,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临床中对SLE发病因素尚未明朗,但有学者认为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相关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且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多数患者因疾病的影响,在长时间内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特别是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以及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护理内容,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因疾病而造成的消极心理情绪,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1]。本次研究针对心理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30例SLE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4.28±3.26)岁;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4.49±3.18)岁。两组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SLE相关诊断标准[2]。排出标准: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严重精神异常。本次患者及家属均签字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接触,并对患者耐心对医院环境进行介绍,同时告知患者住院相关住院事项,使患者能够尽快地对医院环境进行适应,并为患者就相关SLE知识进行讲解,并帮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对患者进行相关讲解时,需要告知患者药物治疗与护理相关注意事项,对于长期服用激素与免疫治疗患者,需要注意其副作用的出现,且需要告知患者不易晒太阳以及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日常生活需要保持规律作息,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疲劳等。

1.2.2觀察组联合心理护理。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经济条件与人际关系等进行调查,并根据患者相关信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2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采用亲切吻合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与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有效地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3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相关健康知识,同时告知患者该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从而对疾病的进展进行缓解,同时需要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学习,保持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对患者消极心理因素进行改善,并为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对症状的缓解,并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4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药物及并发症相关预防知识进行指导与降解,并告知患者相关饮食注意事项、发病因素、病理变化等,可通过采用健康宣传手册、宣传栏、视频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重视,增强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还可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教,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导致患者心理存在较大压抑,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对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对导致患者消极情绪的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5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患者住院环境的美化,保持病房的舒适卫生,可于患者床头摆放鲜花,同时为患者播放轻音乐等。对于存在性格孤僻、多愁善感以及生活厌倦等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用积极的轻语与乐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影响,同时根据患者爱好与性格特点,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娱乐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情,愉快的接受住院治疗。6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患者家属能正确认识患者病情,同时基于患者最大程度得到心理支持,加强对患者的关怀,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加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7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加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为患者组织SLE座谈会,使患者之间能够相互进行经验交流,并提出与治疗、生活、心理相关的各种问题,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的忧虑,引导患者进行情感宣泄,并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交流等,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帮助患者克服自卑等消极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价值观。

1.3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对比。包括焦虑度评分(SAS)与抑郁度评分(SDS)。(2)SCL-90评分对比。采用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3)生活质量对比。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50.16±5.18)分,SDS评分(50.28±5.76)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50.23±5.27)分,SDS评分(50.58±5.62)分。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29.42±3.27)分,SDS评分(40.31±3.26)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31.43±3.57)分,SDS评分(42.82±3.82)分。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SCL-90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3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見表3。

3讨论

SLE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其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因病情影响,导致患者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易出现较大情绪问题,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其心理应激而引发的矛盾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表现[3]。患者多出现精神状态较差,害怕别人提及,从而易产生自卑、焦虑、疑虑等情绪,对生活环境极为敏感,过分关注自己,主观冲动异常且易激动,个别患者还伴有害怕孤独、担心为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从而出现对治疗保持消极态度的情况发生,对患者临床疗效造成了严重影响[4,5]。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护理项目,可有效对患者心理障碍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关心,采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从患者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要做到想患者所想,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6,7]。此外,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来说,需要根据患者理解能力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保证对患者临床疗效[8,9]。

在本此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消极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相关症状评分,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SLE患者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翠芬,马君贤,晁少荣,等.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2):2533-2539.

[2]方兰,刘卓,杨艳,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健康素养对住院服务利用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5):108-112.

[3]廖秋玲,万萍.同伴支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2):35-37.

[4]何盼.正念减压式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的应用及对病人心理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32):73-76.

[5]王倩,汤然钧,胡晨笛,等.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焦虑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2):351-353.

[6]严蕾,黎金玲,孙春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重度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3):89-91.

[7]李慧,陈雅琴,周月琴,等.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患者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4):81-84.

[8]巫雅萍,陈舒,陶凤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心理体验的诠释现象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4):110-114.

[9]徐倩云,刘頔,曾芙蓉,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慢性病管理策略[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1):73-79.

猜你喜欢
护理价值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理护理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肺炎患儿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继发血小板减少1例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