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06 03:05覃艳春李晓华赵丽娟黄衍强唐华英谢振锋韦连登韦红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思维能力病例

覃艳春,李晓华,赵丽娟,黄衍强,唐华英,谢振锋,韦连登,韦红玉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医学生通过实验课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树立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为掌握临床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医学生通过实验课熟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1]。该课程研究对象是一群体积微小、肉眼看不到的生物,不像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那样具有直观性。因此,探讨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该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学关键。

目前,传统灌输式教学法逐渐被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取代,如案例教学法(CBL)、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及时教学法、同伴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本质上都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科室采取“主导-主体”教学原则安排基本操作实验课,让学生充分思考和动手操作,再以CBL联合PBL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尝试。通过不断实践和完善,本科室逐步建立了CBL联合PBL混合式教学法,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校2017级300名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同时,抽取2018级659名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59份,收回有效问卷464份,有效回收率为70.4%。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学生在医学微物学实验基本操作后进行设计性实验操作,基本的微生物实验包括细菌形态学检查、细菌人工培养、细菌分布及理化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抗酸染色和墨汁负染色、生物化学反应和血清学实验、综合实验。2017级、2018级学生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均接受CBL联合PBL混合式教学法。

1.2.1.1课前CBL教学法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选取与临床密切的病原微生物,如化脓性细菌、真菌等病例,病例详细提供患者病因、病史、主要症状、体格检查、化验结果等。如病例主诉患者持续发热、腹泻3 d,病史为1周前外出旅游,回来后食欲不振,开始发烧,第1次测量体温是38 ℃,而后多次为39.5 ℃。发热的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大便刚开始成形,后成水样,每天4~5次。曾服用氟哌酸,无效。查体:患者表情淡漠,体温39 ℃,脉搏50次/分,腹部触诊肝脾肿大,其他无异常。教师把病例提前1~2周布置给学生。

1.2.1.2课前PBL教学法 一个小组为6位同学,针对病例提出的问题(如该病考虑是什么菌感染?如何进行实验室检查?)共同讨论、分析,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包括教科书、图书馆书籍或文献等),综合各种信息和资料解答问题,并提出病原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上述病例,学生根据该患者发热和腹部症状及体征,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首先,是否考虑肠道杆菌的感染?其次,肠道杆菌感染怎么鉴定?最后,是哪一种肠道杆菌引起感染,怎么样鉴别?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针对肠道杆菌鉴定方法,查找相关资料,拟定鉴定程序。每个小组通过讨论,课前写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初稿)并及时上交,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病例、病例分析(分析可能感染何种细菌)、鉴定程序(用流程图表示拟诊断路线)、实验进程(包括标本采集、纯培养、鉴定及所要实验材料)、防治措施等。教师遵循实验方案的准确性、可行性、创新性、连贯性、实验成本的低廉性,对学生上交实验方案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系统性批改。

1.2.1.3课中结合案例的PBL教学法 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考核。每组推荐1名同学代表作中心发言,讲解病例并回答问题。要求针对病例的论述要有一定深度,同时需要与其他病原微生物进行横向联系。若交流中提出的问题比较难,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和课堂表现,当场客观评定每组学生成绩。

1.2.1.4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初稿、课堂讨论结果和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教材内容,重点强化大纲要求掌握的部分,引导学生有意识反思问题解决过程和思路。

1.2.1.5设计性实验过程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小组成员从分离培养和镜检开始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相互督促,包括后面的纯培养、鉴定过程都如此。在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监督,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时及时纠正,确保设计性实验完成的质量。实验小组成员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讨论分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的。每个实验小组把实验总结及设计性实验的结果写成实验报告上交。指导教师评分,列入学生平时成绩。在每个实验小组完成设计性实验项目后,教师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和总结,以便学生理清实验步骤及结果,同时有助于教师本身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

1.2.2问卷调查 2017级学生的调查内容涉及混合式教学法有助于掌握理论知识、微生物学检查基本方法、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可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可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相互配合等。2018级学生的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在设计性实验中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设计性实验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探究精神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 果

2017级289名学生中,100%(289/289)的学生认为对混合式教学法有助于掌握理论知识,能使各知识点更易融会贯通;99.31%(287/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有助于掌握微生物学检查的基本方法;98.62%(285/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可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8.27%(284/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配合;98.62%(285/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可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98.27%(284/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97.58%(282/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可促进自己学会查阅文献资料;96.89%(280/2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可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018级464名学生中,81.90%(380/464)的学生会在设计性实验中参与讨论,74.57%(346/464)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73.49%(341/464)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探究精神。见表1。

表1 2018级学生调查情况[n(%),n=464]

3 讨 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发展需要[3]。教育部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开展与实施[4-5]使得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医学教育领域,CBL教学法在许多学科中被认可[6-7],PBL教学法已经被世界众多医学院校使用[8-9],CBL联合PBL混合式教学模式亦在医学教育等领域得到一定认可[2、10]。本研究结果显示,CBL联合PBL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并认为该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贯通本门课程主要内容,能增强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动手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提供给学生的案例,不只涉及到微生物课程的知识,还涉及生物化学、免疫、生理、病理、诊断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把上述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CBL联合PBL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设计性实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每组代表在课堂中派1位代表发言,一个行政班级共9组,一次实验课共9位同学发言,所需时间比较多;教师当场给学生解惑的时间并不能严格控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完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分组中,有个别组员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该教学法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没有得到学生的完全认可。因此,任课教师课后应及时总结反思,对学生因人制宜,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更大的收获[11]。

综上所述,CBL联合PBL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思维能力病例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培养思维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病例”和“病历”
培养思维能力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微生物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