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研究

2021-07-06 01:20高志功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高志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以及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为出发点,多方面阐述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04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全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是目前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合理划分小组,安排适当的合作任务

合理划分小组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优越性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来安排小组成员的构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小组一定是在学习和性格等方面互补的,只有小组成员配备合理,才能在后续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划分完小组之后,教师还要根据小组的情况来安排适当的合作学习探究任务,要使任务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要让学生有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小组成员和合作任务都合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思考和发现数学的魅力。

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去合作探究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学过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方法,现在大家学习了圆柱,那么大家组内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学生根据课本上图画的提示提出观点:圆柱的体积与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一样,都是用底面积×高,即V=Sh。除此之外,还有学生提出:底面积S还可以用πr2来表示,所以V=πr2h。在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去发现圆柱与圆锥在体积方面的关系,进而去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后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它们在体积方面存在倍数关系。通过安排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让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二、加强对小组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个完全放任学生学习的过程,相反,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小组更多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明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明确自己在合作探究问题过程中担负的责任,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对于个别合作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其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教师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控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使合作交流的过程更加规范,学习的效率更高。除了组内合作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让更多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这部分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掌握对应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以及最终的探究成果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视角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授给学生借助线段图等方式来简化题意,从而正确、简便地解决这部分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给出一定的指导:“我们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单位‘1,那大家看这个问题中,谁是单位‘1呢?”在学生找到单位“1”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点:“请大家用线段图把题目当中给出的信息都表示出来。”线段图是学习百分数时最常用且方便的工具,小组成员通过画图将数学问题层层剖析,逐步理清头绪,投入到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指点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合作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重视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只局限于课堂的讨论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课后的总结与反思。小组成员要及时总结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以及好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以便继续应用于日后的合作学习过程。对于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内成员要及时进行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改正。除了组内成员的总结反思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让其他小组去点评某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及探究成果,通过他人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这部分教学为例,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明白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了吗?如何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呢?”可以先让小组组内简单讨论一下,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发表自己组的观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建兄弟小组,使其互相点评对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指出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改进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及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及任务、加强对小组学习的指导、重视总结与反思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小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有所启发,使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宣姣.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1(24):103-104.

[2]杜海清.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73-174.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