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研究

2021-07-07 03:57吴俊峰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构件

吴俊峰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应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促进其快速发展。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及发展现状

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

减少施工量,缩短工期。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装配式建筑将工地上的混凝土现浇工作转移到了PC构件生产基地中完成(如图1),流水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浇筑施工方式,大大减少了工地现场的模板安装,缩短了施工周期。

图1 PC构件生产基地Fig.1 Production base of PC components

减少能耗,保护环境。装配式建筑构件是在PC厂实现工厂化生产,与工地现浇相比,减少了模板量和支撑体系所需材料,其他材料用量、用水量和用电量等,也减小了很多。与传统建筑施工的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相比,在PC厂中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更利于材料及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减少了构件质量问题,混凝土构件精度相对更高,实现了节材降耗,可有效保护环境。

降低了气候对施工的影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PC厂中生产,因此,施工现场主要是吊装作业,进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安装与连接,降雨、冰雪等天气对施工的影响也就随之降低。

1.2 发展现状

虽然管理部门出台了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但仍需完善预制构件产品的税收工作,进一步促进其快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因此需要建立产品标准、行业制度来控制PC构件的设计和生产。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技术标准体系,各生产环节缺少沟通合作,无法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工艺程序,而预制混凝土构件产品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保证其生产质量[1]。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性不如现浇混凝土建筑,且吊装受到起重机械吨位的限制,吊装过程构件的连接施工耗时耗力。目前,PC构件的设计、拆分与制作、吊装施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设计导致大量非标准构件制作、运输与施工不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基本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其是按照现浇结构进行设计,依据施工图来进行预制构件拆分,而施工图并没有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导致制作了大量非标准构件,不利于PC构件的生产,浪费了大量的侧面模板,也不利于提升生产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PC厂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运转。此外,PC构件的形状不规则,与节点连接形式复杂,对运输和吊装施工造成不便,降低了施工效率。因此,需要优化设计环节,以便PC 厂加工制作。

建筑成本较高[2]。钢筋用量多,混凝土板厚增大,使得混凝土用量增加。此外,PC构件制作的侧面模板构造复杂,由于钢筋伸出,且不通用,导致模板费用大幅增加。非标准化设计造成建筑结构体系与部件不统一、不通用,难以在多个项目之间形成规模效益,造成建筑成本偏高。PC构件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也影响了构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施工成本。PC构件生产工艺还有待改进提升,目前仍很难实现整条流水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使得建筑成本增加。

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与工地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更需要精细化施工与管理。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需要PC构件生产工厂提供技术支持,这对施工方案设计,构件制作与运输、吊装、连接等工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仍采用现场施工方法,施工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3]。

容易出现防水问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节点的连接施工作业较多,尤其是某些节点是灌浆连接和坐浆,有可能机械振捣不够密实。如果施工人员对节点防水工作不重视,很容易出现节点渗漏现象。

3 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问题的措施

采用标准化设计[2]。应加强设计人员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理解,使其对PC构件的制作流程有一定的认识,确保PC构件设计合理,便于制作、运输、安装和连接。如剪力墙板安装施工时,采用的钢筋连接套筒较多,会造成钢筋插入钢筋套筒的速度较慢。设计时,应增大钢筋直径,减小钢筋根数,以减少连接钢筋套筒的个数,加快安装施工速度。应不断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规范、模数协调标准和设计标准等,使其采用标准化设计,根据设计施工图进行PC构件标准施工。

降低建筑成本[4]。硏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快标准化设计步伐。扩大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范围,使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发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优势,降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

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2,4,5]。要强化精细化施工与管理,因为PC构件之间连接的整体性会影响受力,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应对从业人员展开技术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完善设计、生产、运输、吊装、连接等各个环节的控制质量,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

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如标准设计、装配施工、质量安全技术等,保障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应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解决PC构件设计、拆分与制作、吊装施工等问题,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为加快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5]。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成功
巨型总段吊装中的有限元方法应用
基于J2EE架构的构件化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