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巴经济交流下的汉语教学研究

2021-07-07 21:58叶园园
经济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教学

摘 要: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5 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该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两國共同发展。因此汉语在巴基斯坦的语言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教学可以促进和深化中巴经济交流。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词的功能是为了引出对象,通常是跟动词所指的动作行为有关,有时是和形容词所指的性质状态有关。“对”是一个多词性词,具有名词、形容词、量词、介词词性。其中“对”的介词词性尤其复杂。

关键词:中巴经济交流 “对” 偏误分析 教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208-04

一、研究背景

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该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两国共同发展。2017年5月24日,巴新闻广播部长玛利亚姆表示,中巴经济也为加强巴基斯坦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它将带领巴基斯坦进入发展和进步的新高度。2018年,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项目主管哈桑·达乌德表示,走廊对巴的经济推动作用明显,2016—2017对巴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约20.9%,还为巴基斯坦提供了22.6%的就业机会。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表示,截至2018年底,中巴共同拟定的30个早期收货项目中,能源领域投产运营项目7个,总投资约51亿美元,另有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82亿美元,总装机390万千瓦。交通设施领域,启动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58亿美元。瓜达尔港启动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约5亿美元。翟东升表示,双方还同意围绕支撑走廊建设,加强在农业、教育、医疗、供水、扶贫、职业培训等社会民生领域加强合作。可以说中巴交流不仅仅只是在经济上的交流,而是全方位的交流。笔者相信在未来中巴的交流将不断深化和扩大。

赵蓉晖表示,语言多样性既是造成社会隔离的主要原因,也能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活跃经济发展。随着中巴交流的不断深化和深入,在巴众多华资企业将会需要的大量的汉语人才。目前巴基斯坦有5所孔子学院、2所孔子课堂,承担了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教学。笔者所在的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从2016年8月建立至2020年7月,共培养各类汉语学员3391人次,组织汉语考试4528人次。因此研究巴基斯坦汉语教学是刻不容缓的。笔者发现巴基斯坦学生介词“对”的研究相关文献较少,现对巴基斯坦学生介词“对”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此篇论文可以帮助到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学,培育更多的汉语人才,为中巴经济交流做贡献。笔者所运用的教材是《HSK标准教程2》。介词“对”是《HSK标准教程2》第2个语法点。以下是介词“对”在书中语法介绍。

例句:

语法介绍:介词“对”可以表示人和人、人和事物、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The preposition“对”can indicate a subject-target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or things),“A”和“B”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例句中“v”和“Adj”也是正面倾向。“A对B有帮助”,课本翻译成了“A be good for B”。笔者收集了60句相关语料,以此来分析巴基斯坦学生对介词“对”的掌握情况和介词“对”句子出现的错误。

二、巴基斯坦学生介词“对”的学习情况总体呈差异性

笔者统计了巴基斯坦学生写出的“对”字句,一共60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学习情况总体呈差异性。其中正确的句子有29句,占到总体的48.3%,错误的句子有31句,占到总体的51.7%。正确的句子和错误的句子基本持平,正确的句子大都中规中矩的,学生模仿例句来写,所运用的词汇也都是学过的;错误的句子错法也不一,或是语法偏误或是语义偏误。肯定导向型句子有19句,约占总体的32%,否定导向型句子有41句,约占总体的约占总体的68%,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句尾形容词为“好”的句子有22句,占到总体的37%,句尾为否定副词“不”+形容词“好”的句子有22句,占到占到总体的37%,二者基本持平。句尾为其他形容词或动词为7句(其他9句为错误句子,无法分辨),占到总体的11.7%,句尾以形容词“好”为中心的句子和句尾为其他形容词或动词为中心的句子数量差异较大。呈现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的导向作用,二是学生的从易心理。

三、巴基斯坦学生介词“对”学习情况呈现差异性原因分析

影响差异性的两大的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都会影响差异性的产生。在此类里,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较小,更多的是学生的从易心理。

(一)教师的导向作用

介词“对”语法在课本中的三个例句都为肯定导向型句子。笔者在教授这一语法点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因此教此处时举了大量的否定导向型例句,例如:喝酒对身体不好;喝很多咖啡对身体不好;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在批改作业时,笔者发现学生写了很多否定导向型句子。书中“看电视对学汉语有帮助”,讲解此例句时,笔者举了两个例子:“看报纸对学习汉语有帮助”和“打篮球对身体有帮助”,没有举否定导向型“没有帮助”的例子。从学生反馈的家庭作业来看,涉及到“帮助”的句子有7句,否定导向型“没有帮助”的句子为2句。书中“对”的例子以形容词“好”为结尾的为两句,学生反馈的家庭作业与之相匹配“好”的句子有44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的导向性非常强,在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时,教师的导向性更强,学生会刻意地模仿老师的语言。因此,教师上课时,应广阔思维、不要局限于某一领域,在举例句时,尽可能广泛思维,说出各种不同的句子,让学生有空间去模仿、去输出更多的句子。

(二)学生从易的心理

在60句语料中,句尾以形容词“好”为中心的句子有44句,句尾为其他形容词或动词的句子为7句(其他9句完全为错误句子,无法分辨)。句尾以形容词“好”结束的句子有句10句;句尾以副词“很”修饰“好”的结束句子有8句;句尾有以副词“最”修饰“好”的结束句子有1句;以副词“非常”修饰“好”的结束句子有3句;尾以否定副词“不”修饰形容词“好”的结束句子有22句。笔者把学生反映的句子,把介词“对”谓语部分细化语法结构为:对+宾语+形容词;对+宾语+[副词+形容词];对+宾语+[动词1+动词2(动词2做动词1的宾语)/名词],在上述3种语法结构中,第1种语法结构最为简单,因此这类句子最多。第2种语法结构,学生运用的副词分为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在课堂上老师例举了大量的含有(否定副词+形容词)的句子,因此这一类句子学生掌握的最牢固、反馈的句子也是最多的;学生所运用的另一类是程度副词,有“很”“最”“非常”“很”作为最简单的程度副词之一,也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因此“很+好”的句子是最多的。第三种语法结构虽然很第二种语法结构差不多,但学生所运用到的“有帮助”是本节课的新短语,所以掌握的并不怎么好,因此输出的句子也是最少的。除此之外,学生还用到了“不利”“有害”“无益”等词,这些词基本都是学生从网络词典上查来的,也只是仅仅有几句。从上述分析可知,学生是有从易的心理,这种“从易”指的是输出句子时会优先考虑自己已掌握的、或者是和其他比较起来简单的,而不是新学的知识。从易心理在“新词”的选用上尤为明显。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输出新学的知识点和新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四、介词“对”句子偏误分析

根据学生的句子,为方便分析。笔者将介词“对”句子偏误进行了归类,主要分为词语遗漏、词语替代、词语多余、错序及其他偏误。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介词“对”句子,遗漏词语

这一例错误较为简单,最经常见的是谓语结构不完整或是主语结构不完整。谓语结构不完整,一般是遗漏了句尾的形容词或动词或遗漏了动宾结构中的动词成分。主语结构不完整通常是动宾结构做主语,遗漏了动词或名词。下列四个句子较为典型。

(1) 看书对汉语学习。

(2) 看电视对学习汉语。

(3) 洗每天对身体好。

(4) 苹果对身体好。

例句(1)和(2)为谓语结构不完整,是典型的说话说一半、写句写一半,让人不理解他想表达什么。这一类错误很容易纠正,因为大部分是学生的粗心导致。让学生根据语法结构、比对着语法结构,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仿写,仿写五个句子左右,学生基本可以清晰语法结构。例句(3)和(4)是动宾结构充当主语,例句(3)是动宾结构遗漏宾语,例句(4)是动宾结构遗漏动词,例句三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每天洗手对身体好,遗漏了宾语成分导致语意模糊。例句(4)修改为,吃苹果对身体好,语意就清晰多了。这类错误句子,虽然错误较为简单,但是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旦形成“肌肉记忆”,学生就很难再改正了。

(二)介词“对”句子,词语替代

这类错误主要是句尾的形容词和动词运用错误。

(1) 听多音乐对耳朵不利。

(2) 下雨对打篮球有害。

这个例句中有两个问题,一是副词修饰动词,副词放在动词前面,应是“多听音乐”,这个错误较为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改正过来。第二问题比较困难,辨析词语。正确的句子应为“多听音乐对耳朵不好”。“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这里的“没有好处”侧重指向的是“影响事情的顺利发展”,因此此处用“不利”并不适合。例句(2)若改为“下雨对打篮球有影响”,则句子就是正确的。学生在句中使用的是“有害”,“有害”指的是“不好的、不干净”,因此词义并不符合。

(3)打篮球对身体很利。

例句(3)也是词语替代错误,但是此句比较特殊。此句句尾使用“很利”,是错误的。句中“很利”是“很好”的过度类推。此句和“听多音乐对耳朵不利”为同一学生写的。学生认为“不好”和“不利”是一样的,而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很”修饰形容词“好”,理所当然认为认为“很”可以修饰“利”。此句应修改为“打篮球对身体有利”。

(三)介词“对”句子,词语多余

(1) 喝一下咖啡对身体不好。

(2) 看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例句(1)的“一下”和例句(2)“看”的重叠形式,“看”多余。动词+一下、动词的重叠表示“短暂的动作”。而上述的“喝一下咖啡”和“看看电视”都表示短暂的动作,而这种短暂的动作行为几乎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喝咖啡”和“看电视”这行为必定是长期的导向才会导致身体产生不好的方面。这是词语多余而引起句子的语义脱离日常生活。追根溯源来说是语法杂糅导致语义脱离实际生活。遇到此类错误,老师一定要强调句子应该符合常识。

(3) 多吃药对身体不无益。

例句(3)否定副词“不”多余,“无益”作为一个词语,本身含有否定意味,因此句子中不再需要否定副词“不”,删除否定副词“不”,例句(3)则正确。

(四)介词“对”句子,错序

这一部分错序,虽然不影响理解,但也属于偏误,汉语教师也不能忽视这一类型偏误。

(1) 吃多甜对健康不好。

(2) 看報纸对帮助学习汉语。

例句(1)和(2)主语部分语序错误。例句(1)应该为多吃甜的(菜)对健康不好。这样修改,是符合学生水平的修改。副词修饰动词,因此“多”要在“吃”之前,“多吃甜”,修改后的句子,缺乏宾语,要修改为“多吃甜的菜”。“菜”是已学过的单词,对学生来说也简单。也可以修改为“甜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此句中“多”是“吃”的补语,“甜的”,提前,形成倒装句。但此句的修改过为复杂,且倒装句学生也没有学过,因此第一种修改是最恰当的。例句(2)修改为“看报纸对学习汉语有帮助”,此例句是书中课文中的句子,也是语法讲解的例句,学生没有牢记语法语序而导致语序错误。

(五)介词“对”句子,其他偏误分析

介词“对”句子缺乏正确的对应关系,“对”可以表示人和人、人和事物、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则前者和后者是有特定的关系,最常见的对待关系是前者影响后者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因此“对”连接“人和人、人和事物、事物和事物”时,不是简单的事物堆砌。学生反映的语料中,错误句子大都是事物简单的堆砌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待关系违背了生活常识或者缺乏逻辑关系。一个句子的输出,不仅要符合语法,也要符合生活常识。例如汉语最基本的结构主谓宾,“小红爱吃桃子”这个句子是正确的,但如果变成“桃子爱吃小红”则是错误的,虽说后一个句子符合了汉语的语法,但它违背了生活常识,所以也是错误的。

(1) 踢足球对写汉字不好。

(2) 看电影对考试不好。

(3) 吃米饭对身体不好。

上述句子两个事物之间只是简单的相加,“踢足球”和“写汉字”“看电影”和“考试”他们之间并无对待关系,这两个句子只是事物简单的堆砌;而“吃米饭”和“身体”之间的对待关系也并不恰当。若修改为,“吃很多米饭对身体不好”则恰当多了。当学生出现这种错误时,不能一味否定,而是应该给予肯定,再给学生强调说,写句子和说句子一定要符合正常的逻辑关系以及要符合生活常识。

五、介词“对”句子偏误原因分析

造成介词“对”句子偏误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媒介语的影响:巴基斯坦的语言是乌尔都语,二语是英语,笔者上课时使用英语。老师用英语讲语法、学生用英语听语法,由于不同国家的英语口音以及个别本土化的英语语法结构,会理解偏差,导致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模糊,句子出现偏误。第二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处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想要写出更高级的句子,想用更高级的词汇。因此学生借助词典选择词语,但他们的水平无法支持辨析选用词语,所以导致词语偏误;学生再运用新学习的语法时,同时想复习已学过的语法,但已学过的语法并未完全掌握,导致语法杂糅导致偏误产生。第三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目的语知识规则类推到其他的语法点,在上述中例句“打篮球对身体很利”,此句句尾使用“很利”是“很好”的过度类推。第四学生回避策略:上述有很多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都是正确的,但是语义偏误。上述中的“吃米饭对身体不好”“看电影对考试不好”,如果句中有状语、定语、补语限制或补充,句子则正确了,例如“吃米饭对身体不好”修改为“吃很多米饭对身体不好”,“看电影对考试不好”修改为“看电影对明天考试有影响”则正确了,学生在不确定某一种语法结构时,通常会采取回避策略,用简单的句子代替复杂的句子,虽说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也属于偏误。在面对偏误时,老师不必担心,而是首先判断偏误的类型,再判断偏误的原因。从根源处下手,纠正学生出现的偏误。

六、从本体语言知识和学生背景职业角度出发进行汉语教学

语言多样性既是造成社会隔离的主要原因,也能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活跃经济发展。汉语在巴基斯坦教学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在教授汉语时,除了注重语言的本体教学,我们还应该注意语言的经济功能,在汉语教学时应与学生的职业背景联系起来,把学生在工作中所运用的词汇与语法点的练习相联系起来。

从本体语言角度出发:介词“对”在《HSK标准教程2》中相对于其他语法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语法点。为使巴基斯坦学生能够正确说出和写出介词“对”句子,教师应首先讲清楚介词“对”的语法结构,再使用演绎法说出更多的句子,让学生们在不自觉中掌握介词“对”的语法结构;同时,要给学生树立介词“对”连接的“人和人、人和事物、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且句意要符合常识。其次,要加强课堂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应灵活运用自己的纠正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它。最后再通过造句、写作、情景表达、改错等多种题型进行反复操练,强调介词“对”的语法结构,使学生最终掌握介词“对”的正确用法。

从学生背景职业角度出发,这要求教师对汉语难易程度具有精准定位的能力。教授语法点时,可以瞬间调取与学生职业相关的词汇。例如:介词“对”讲解时,例句“吃药对身体好”或者“喝酒对身体不好”,这两个例句中词汇简单,而且也是医护人员可以用得到。到中高级的汉语教学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更多有关于不同职业的词汇。因此我们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本体汉语教学,更是应该发挥语言的经济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姜丽萍主编.HSK标准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3] 傅雨贤等著.现代汉语介词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4] 李琳瑩.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5] 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6(1)

[6] 周文华著.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7] 方清明编.现代汉语介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作者简介:叶园园,西安石油大学硕士,二语习得。]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