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仿、突变、反讽

2021-07-07 15:00林茜
电影评介 2021年6期
关键词:原始人菲尔家族

林茜

2013年,《疯狂原始人》(以下简称《疯狂1》)上映,随后七年磨一剑,《疯狂原始人2》(以下简称《疯狂2》)虽然在疫情期间上映,但仍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纵观两部影片,《疯狂1》中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探索推动着叙事,《疯狂2》则将矛盾集中在代表原始和文明的咕噜家族与贝特曼家族之间。虽然叙事主题不尽相同,但同样幽默,更有不少媒体评价影片剧情越来越滑稽,展示着梦工厂将幽默进行到底的决心。从叙事策略上来看,戏仿、突变和文化反讽的手段在角色形象塑造、电影画面及配乐、故事情节和主题上注入了多种多样的喜剧元素,才使得《疯狂原始人》两部曲在幽默叙事下成为笑点密集、老少咸宜的冒险故事。

一、戏仿

戏仿(parody)又名“戏拟”“滑稽模仿”,它被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广泛运用于电影当中。在流行文化盛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作品通过对经典影片里的故事情节、经典场景、人物形象、台词、音乐等戏仿来营造一种‘熟悉的陌生化气氛,达到戏谑、滑稽的审美效果。”[1]《疯狂原始人》两部曲里,动物对物的身体模仿、动物对人的行为仿拟、人对人的行为模仿,配合滑稽的配乐取得了较好的幽默叙事效果。

动画电影不同于真人实拍的电影,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拟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生物,并使它们做出匪夷所思的举止来逗笑观众。《疯狂原始人》两部曲中稀奇古怪的史前动物就让人目不暇接:呆萌可爱的猫咪剑齿虎、疯狂尖叫的鸡海豹、枫树般大小的绚丽枯叶蝶、哈士奇蜘蛛狼、独角鲸象、袋鼠穿山甲等。这些奇特的嫁接生物在视觉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感,与此同时,物种之间的模仿行为也因其外表形象的巨大反差引人发笑。巨大蜘蛛狼上一秒还凶相毕露,下一秒乖萌起来又如可爱的哈士奇;坦克的宠物鳄鱼猪模仿狗的憨萌姿态进行翻滚,却在悄无声息中滚下悬崖;受到惊吓的鸡海豹发出刺耳的尖叫;皮带猴模仿腰带缠绕在盖的身上;匍匐的蝙蝠鸟居然是祖母的白发……不管是物种的杂交,还是一种动物对另一种动物的滑稽模仿,皆让人捧腹不已。

动画电影中,动物不仅可以模仿人的肢体动作,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物的语言、面部微表情。《疯狂1》中,皮带猴在外形上模仿皮带,行为上模仿人类。当祖母饥饿难耐打算吃掉它时,它凶狠地亮出一把厨师刀以自卫;当坦克嘀咕它奇怪时,它模仿人类做鬼脸以示不屑;当盖向小伊解释世界即将毁灭之时,它还能适时地配合唱出“die,die,die”(死、死、死的升调音乐)。除此以外,皮带猴还可以模仿某一特质的人类,如:厨师、海员、配乐师、气氛营造者,它还可以成为用石头敲打盖以激发他想办法的紧急点子制造机。皮带猴对物、动物、人类的滑稽模仿和自由切换笑料十足,是《疯狂1》幽默叙事的一大特色。《疯狂2》的猴子延续了《疯狂1》中皮带猴对人的模仿,并在一定程度上反讽了人类。人虽由猴进化而来,但人们坚信“人为万物之灵”。《疯狂2》中的铁拳猴们通过反转“猴比人笨”的固化思维来逗笑观众。猴子像人一样,个性十足,不仅有铁拳猴、脚踢猴、铁头猴、腹肌猴,还有狂躁窒息猴、奇异倒挂猴、尖牙毒嘴猴、大脑碾压猴等一系列个性又好玩儿的名字。菲尔认为,将木棍磨为矛可以做武器来攻击猴子,于是他自以为是地叫嚣着“你们这群野猴子……在工具大师文明人的面前感受绝望吧!”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成千上万只铁拳猴削木为矛、反将一军。文明人菲尔自以为是,把高山上的水源引流到自己的庄园,变荒漠为绿洲,但却破坏了铁拳猴的家园。狂妄自大的人类为谋私利,肆意破坏生态,最终自食其果,成为猴子的阶下囚。

《疯狂1》中,瓜哥因担心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不保,做出一系列戏仿盖的行为,然而却弄巧成拙,创下一幕幕滑稽场景。《滑稽与笑的问题》一书这样定义滑稽:“自然地、有意地把注意力从内在活动转移到这些活动表现的外在形式,这些外在的形式将这些缺陷暴露出来,并立即公之于众。”[2]影片中,盖有着现代人的思维和想象力,会讲故事、足智多谋,能化险为夷,带领大家寻找“明天”。瓜哥为了凸显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于是模仿盖的说话方式,炫耀并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然而他却不得不忍受这些“创造发明”带来的危害:改良加强版的皮带原来是条越勒越紧的毒蛇;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成为碾压他的巨石;遮光镜是一块遮目的木块;“快拍”很快,但却能把人拍晕……瓜哥越是想自信地展示他的创意,下场却越惨。其言语中的思如泉涌搭配画面中屡屡挫败的失败形象,营造出了极大的反差。这种所言非所指的不和谐与瓜哥东施效颦的举措串联起来,更加清晰地展示了他的缺陷和错误认识。瓜哥身体强壮但头脑简单,当他的缺点被打包呈现时,便起到了逗笑观众的作用。影片用瓜哥模仿盖的滑稽场景起到幽默叙事的作用,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人类创造力的来源。没有这些看似稀奇古怪、荒诞不羁的想象和实践,又哪来一蹴而就的发明创造?

二、突变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Spencer)在《笑的心理学》中阐述“精力过剩说”时提出,“只有当意识不知不觉地从大事件转到小事件时,只有发生我们所说的‘下降的乖讹时,笑才会自然而然地引发”[3]。也就是说,当人们一心一意期待的大事件突变为小事件时,过剩的精力和期待就会转化为笑发泄出来。因此,意料之外的突变是引发观众笑声的关键。这在《疯狂原始人》两部曲中体现为画面突变、音乐突变、情节突变及几种突变的混合。

画面突变是《疯狂原始人》两部曲中惯用的技巧,意料之外的动画场景总能在猝不及防的瞬间逗乐观众。狼蜘蛛,作为两种可怕生物——狼和蜘蛛的杂交物种,是以怪物形象出现的,当文明人霍普被冰冻住,观众都在期待咕噜家族某个英雄能打败怪物,救出她、冰释前嫌时,狼蜘蛛却因小宝宝的获救突变为又萌又可爱长着蜘蛛眼的大型哈士奇。正如里普斯对幽默的阐述,这是“一种大或者一种较大在被期待着,而一种较小却出场了”[4]。从凶狠可怕的狼蜘蛛突变为温顺乖宠的哈士奇,人们也从紧张的剧情中缓过神儿来,多余的精力和期待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笑声。这种画面在《疯狂原始人》两部曲的叙事中比比皆是:危险的剑齿虎突变为乖顺的坐骑猫;龇牙咧嘴的陌生鳄鱼猪突变为宠物狗……其实,画面的突变不仅在“下降的乖讹”中能引发笑,也能在大事件转为小事件、小事件再变大的“上升”中达到幽默叙事的效果。动画电影不同于真人电影,其角色表情可以被放大到滑稽的地步,因而对这种画面的期待也可以被观众放大或缩小到极其荒唐可笑的地步。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疯狂2》中怪兽巨型猩猩的出场,作为片中唯一的大反派,音乐、场景、人物言语都无一例外铺垫了它的恐怖登场:铁拳猴们一哄而散,菲尔、瓜哥和盖吓得緊紧相拥、瑟瑟发抖。当观众屏气凝神期待恐怖怪兽时,画面却突变为一对眯成线的小眼睛,期待的可怕怪物不仅没有出现,还转而变为眼前的丑萌生物。滑稽可笑的怪物形象和紧张恐怖的心理预期形成明显反差,让人不禁捧腹大笑。但这种小的期待却又在下一秒突变为——满口獠牙、面部狰狞的巨型猩猩。原来“眯成线的眼睛”只是大猩猩的“抬头纹”!从部分到整体的画面展示、额头皱纹的陌生化处理成就了短短几秒钟的两次画面突变。这种突变成功在欢笑声中,把战战兢兢的观众从愕然大惊带到恍然大悟,如同经历过山车般的“紧张——放松——再紧张”,不仅很好地控制了一松一弛的叙事节奏,也让影院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去搞笑的画面,《疯狂原始人》两部曲中的音乐也较为喜剧化。电影中的插曲、背景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画面、剧情紧密结合的,因而音乐的滑稽和幽默也要从听觉和视觉两个维度来鉴赏。《疯狂原始人》两部曲中的音乐较好地辅助了幽默叙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疯狂2》最热血沸腾的桥段是高潮部分“雷霆狂花”们勇闯虎穴、营救男人们。铁拳猴欢呼、大怪兽登场,即将被吃掉的男人们惊恐不已,跌宕起伏的钢琴和气势宏伟的鼓声配合着剧情,让人心惊胆战。就在怪兽巨猩猩即将吃掉男人们的千钧一发之际,原有钢琴伴奏突然切换为强劲激昂的重金属摇滚乐,随后是霹雳女侠们的绚丽出场。与此同时,她们亮相瞬间的画面还分别定格、戏仿了KISSAC/DC、Iron Maiden等摇滚乐队专辑的封面。视听的突变出其不意,不仅带动剧情走向高潮,也让人忍俊不禁,加强了影片整体的喜剧叙事效果。也难怪此段能得到制片人马克·斯威夫特的喜爱。他在采访中这样解释该段音乐及画面:“我们特意配上很有趣的摇滚乐,让‘雷霆姐妹可以伴随着重金属摇滚从天而降,拯救这一天。”[5]

情节的突变与矛盾冲突相关,通常会把故事推向高潮。《疯狂原始人》很擅长用情节的突变来叙事,从而使剧情高潮迭起,笑点不断。《疯狂1》中,盖和瓜哥间的矛盾冲突是喜剧来源。盖钻木取火拯救咕噜家族却被瓜哥装在空木桩里囚禁,盖有奇思妙想瓜哥却生搬硬套惹火烧身。当咕噜家族决定不再逃进洞穴而是跟随盖寻找“明天”后,瓜哥被彻底激怒开始追逐、报复盖,这一情节因人物夸张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而诙谐逗趣。但瓜哥和盖却突然深陷沥青,无法自救,灰心丧气的两人不仅没有打一架反而冰释前嫌。更意外的是,在皮带猴的打击乐中,他们合作引来了剑齿虎并成功逃出。影片结局,盖最终带领大家走向的明天在一片崩塌中成为废墟。此时,剧情再次突变,被大家忽略的瓜哥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力量把大家抛向希望之处。《疯狂2》的幽默叙事手段与此相似,也充分运用了咕噜家族和贝特曼家族之间的原始和文明冲突。贝特曼家族看似文明有礼貌、衣食无忧,但却有着不少缺陷。菲尔处心积虑邀请瓜哥泡温泉,设计夺走盖却在香蕉被吃完后哭成小孩儿;霍普伪善,说话居高临下、尖酸刻薄,但走出庄园后卻成了歇斯底里等待他人营救的疯女人。最后,女性们颠覆了大众的期待,在看似老态龙钟实则威武无比的祖母带领下释放自我,英雄归来,成功营救男人们。影片结局,巨型大猩猩被巨石击中,欢快的音乐响起,所有人都欢呼之时,情节再一次突变——大猩猩拽住了小伊的脚趾头!当众人拧成一条绳,拼死救小伊时,小伊的花生做的假指头脱落,小伊意外自救,欢愉的音乐再一次响起。突变的情节如同过山车般,不仅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并且反转这种期待,成功地达到幽默叙事的效果。与此同时,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讽了美国文化,深化了影片主题。

三、文化反讽

《疯狂原始人》两部曲探索了家庭和亲情、现代思想启蒙教育、文明与野蛮、个人和族群等诸多主题,并杂糅了不少东西方文化元素。尤其是《疯狂2》,它远不止一部喜剧动画,其幽默叙事的背后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反讽——人们对技术的过度消费和依赖,青少年对于电子科技产品的过度沉溺,自以为是的男权思想、人际关系异化等都让人在欢笑中反思现实的痼疾。

影片用各种搞怪的方式和咕噜家族的夸张反应来展现文明人菲尔的现代化设备:电梯、抽水马桶、淋浴,还有穴居人没有见过的床、窗子、独立房间。他还引进水源灌溉庄稼,用先进的方式建造这个伊甸园。菲尔只需按动几个按钮,机器就能代替他完成各种工作,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享受自动化带来的便利。表面上看,庄园里丰衣足食、一片祥和,且一切都井然有序。盖来到菲尔庄园的第二天有几个特写镜头:菲尔夫妇和盖梳着一样的发型,穿着一模一样的服饰和拖鞋,步履一致地来回行走,这其实隐喻、反讽了现代人千篇一律的机械生活。就连文明人家族的姓氏也充满了反讽的意味:贝特曼(Betterman),意为“更好的人类”。然而,他们并没有变得更好,现代科技文明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减少了家族成员的交流,甚至导致了亲情的异化。菲尔为了躲避妻子和女儿,跑到温泉里去享受独处时光,并声称“有隐私才有独立人格”。相反,咕噜家族虽不文明,但“一家人必须在一起”的信念与贝特曼家族形成鲜明对比。当虚伪、懦弱、心怀不轨的文明人遇上善良、单纯、勇往直前的原始人,何谓文明?何谓野蛮?两大家族的对比冲突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涵,也给观众提供了多维的审美体验。

咕噜家族的小儿子坦克因为一直居于野外,并没有见过房屋或者窗户,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窗户这个可以让他待在室内就能望见室外美景的设施时,兴奋不已、迷恋其中。他可以待在窗户前不吃不喝、一眼不眨,移动中也能陶醉在木框式的窗户里不肯出来。这些荒唐的举动栩栩如生地模仿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们沉溺网络不可自拔的场景。窗户隐喻的是人们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影片则讽刺了科技、网络对于青少年的过度消耗。

在传统电影中,男性一般充当灾难降临的救世英雄,而女性则被塑造成柔弱的待救者、添乱者,甚至是红颜祸水,更有不少英雄救美的桥段。现代动画电影中对此戏仿的较多,例如迪士尼动画对王子救公主场景的颠覆。《疯狂1》中,瓜哥是咕噜家族父权的象征,一家老小都听从于他。为了让大家不去冒险,他每晚都会重复“不守规矩就会死掉”的故事。如果说小伊逃出洞穴,反抗瓜哥是女性意识的觉醒,那么《疯狂2》里“雷霆狂花”拯救男性的情节则是将女权进行到底。盖在《疯狂1》中是智慧的化身,带着咕噜家族寻找明天;瓜哥则是力量的象征,尽管头脑简单,却能拯救大家于危难;不同于咕噜家族,菲尔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人,他能靠自己的知识创造伊甸园般的现代化庄园。讽刺的是,这3位男士却被一群猴子掳走并差点成为了怪兽猩猩的盘中餐。男性角色变为需要被拯救的对象,而女性则成为任重道远的拯救者。第一部里善良隐忍的传统女性——母亲巫噶不再唯唯诺诺,而是勇敢展露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情绪;新角色晓晓作为女二出场也不同于传统故事情节里的争风吃醋形象,而是成为和女主角一起探险的好闺蜜;勇敢直率的小伊在第二部中不仅要挑战父权,还要追寻平等爱情;一觉醒来秀发风中乱舞的霍普也告别胆怯,勇敢走出自己的围墙;《疯狂1》中受人保护的疯癫祖母格兰则华丽变身为女武士部落的族长,褪下衣衫、展露腹肌,成为女性们的领袖。影片的高潮中,“雷霆狂花”们披荆斩棘、拯救被缚的男人们,阐释了在新世纪的当下,女性也能拯救世界的信念。

《疯狂2》导演乔尔在采访中提到,贝特曼家族就如同疫情之下的美国,“生活在围墙背后,无法跟朋友和邻居一起社交”,而影片正是借菲尔家的围墙来反讽个人主义盛行、彼此分隔的美国文化。其实,不同文明间是可以相互理解与包容的。影片最后,贝特曼家族和咕噜家族打破隔阂和成见,和睦相处的大结局传递的正是“向别人敞开心扉、融入社区集体”的精神和“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的愿望。[6]

结语

《疯狂原始人》两部曲用动物对物的身体模仿、动物对人的行为仿拟、人对人的行为模仿来进行幽默叙事,塑造了搞笑且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画面、音乐、情节突变等手段则抓住了观众的期待落差,设置情节上的笑料,造就不和谐的欢快氛围。影片的喜剧性不局限于表层叙事,也在主题上通过隐喻和反转来反讽个人主义盛行、人们过度依赖、沉溺电子产品、忽视亲情等美国文化现象。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喜人,但仍存在观众定位不明的问题。《疯狂原始人》两部曲中的幽默叙事不仅起到了逗笑观众、迎合市场的作用,而且机智地与想象力挖掘、角色塑造、主题升华等结合在一起,因而值得国产动画电影学习。

参考文献:

[1]汪献平.当代喜剧电影中的“戏仿”:表征与意义[ J ].当代电影,2008(10):69-73.

[2][俄]普洛普.滑稽与笑的问题[M].杜书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7.

[3]萧飒,王文钦,徐智策.幽默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01.

[4]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7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82.

[5][6]戴天文,黄文斌.对话《疯狂原始人2》主创:家庭能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N].界面新闻,2020-11-30.

猜你喜欢
原始人菲尔家族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疯狂原始人2
疯狂原始人
HK家族崛起
康菲尔科技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