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助推克拉玛依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探析

2021-07-08 05:05郑博
克拉玛依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访惠聚克拉玛依市

摘 要: “访惠聚”对推进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意义深远。高城镇化率的克拉玛依市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并有效发挥“访惠聚”工作的助推作用,以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为关键,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以真情服务群众为根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多元协同共治为路径,筑牢社会稳定根基;以壮大社区力量为保障,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成功入围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在总结成效的同时,更需要探讨提升路径,即紧扣新疆工作总目标,借助“访惠聚”工作队这一任务型组织的特殊优势,加强“队社”融情,壮大社区力量,注重条块结合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区域化党建互联互动,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访惠聚”;克拉玛依市;城市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1.07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郑博.“访惠聚”助推克拉玛依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21(1)45-52.

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调整,标志着党中央治疆方略的精准性和深刻性,更加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疆的情势和发展。自2014年以来,新疆分别开展的两轮“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以下简称“访惠聚”)工作,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战略选择,尤其对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意义重大,也正在全面优化和整体提升着新疆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高城镇化率的克拉玛依市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并有效借助“访惠聚”的助推力,在“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的指引下,依托社区力量较强、社区资源较好、派驻单位较近的优势,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并成功入围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可以说,克拉玛依市“访惠聚”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同样,随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不断提升,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也日渐落于实处。

一、“访惠聚”与城市基层党建间的共性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社区治理时指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1]在新疆开展的“访惠聚”驻村工作、在城市社区持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其根本政治原则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其第一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此意义理解,“访惠聚”与城市基层党建有诸多共性,并且联系紧密。

(一)实现的目标一致:助推新疆工作总目标实现

新疆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和面临的问题都十分特殊,再加上长期遭受“三股势力”的渗透与破坏,尤其自2012年开始的一段时间,新疆暴恐问题多发频发,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且集中暴露在基层。为此,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确定为新疆工作总目标,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可见,落实总目标是部署和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直接动因。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在夯实基础层面上讲,就是要实现党在基层的组织工作全覆盖,让党在基层各类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全面巩固,使基层维护稳定的能力和凝聚服务群众的功能明显增强。再往更深层次上理解,就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动员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正如自治区党委《关于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始终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可见,在新疆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旨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总目标。

(二)工作的内容相通:围绕“1+2+5”八项任务展开

自治区党委在2018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的意见》中指出,“访惠聚”工作要始终抓实“1+2+5”①八项任务。其中,建强基层组织,是其他各项任务落实完成的前提与基础。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根据“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2]的基本要求,强调提升基层组织力、凸显政治功能,发挥基层组织在“访惠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声音、落实党的决定、抓好基层治理、凝聚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两者对比分析后不难发现,“访惠聚”实现了党的领导直接向基层纵深推进,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各级党组织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并且强化了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政治、组织、能力和机制引领。以此来看,“访惠聚”工作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应有之义。

(三)推动的方式接近:多举措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访惠聚”工作队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捆绑式”推进,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建设不松劲,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弱化、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工作队甘当“幕后英雄”,自觉做好基层组织的坚强后盾,把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交由基层组织实施;同时,重视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充分发挥联点单位的资源优势,帮助指导基层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协助培养基层的群团组织,共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并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基层干部学习理论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工作能力,培养基层优秀青年党员,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思路、建制度、提措施、共实践,通力帮助基层整治软弱渙散党组织。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领导力,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逐步增强。如此,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了“小阵地凝聚大力量”的突出效果,这为“访惠聚”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可见,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访惠聚”工作推进的重要抓手。

二、“访惠聚”助推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分析

“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4]这一基本定位,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即通过不断改进和加强党建工作,逐步让城市基层党组织成为执行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改革发展、提升治理水平的坚强战斗堡垒。事实上,在城市人口占比99%的克拉玛依市,对此有着同样深刻的认知与实践: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充分借助两轮“访惠聚”工作扎实推进的契机,“纵横”调动、持续发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基层基础,丰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效明显。

(一)以提升党建水平为关键,建强党的基层组织

党建引领是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方向引领。“访惠聚”对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尤其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影响深远,有效助推并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为党领导基层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夯实基础:规范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基层组织的建设水平与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密切关联。克拉玛依城市社区“访惠聚”,始终将“基层重要”作为基本工作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意识层面,更体现在规范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中。一方面,加强社区党建目标管理。设计符合社区特点的党建目标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为社区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使党建的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从班子建设、工作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确定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及量化要求;强化党支部组织体系,在机构设置、网格划分、办事流程、阵地建设等项目上统一标准;建立“访惠聚”联点单位与社区党建目标管理责任捆绑机制,让每名党员负责一个网格、带动一片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另一方面,提升社区党组织生活质量。借助“党建+信息化”方式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依托基层党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对社区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10余类组织生活进行指导、记录、管理和监控,并对下一步工作及时提醒,确保工作规范、有效。同时,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凸显党建引领,将党员“红细胞”志愿服务社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融入主题党日活动,并择优在全市范围内观摩推广。

2.强化管理: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访惠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工作开展中,首先,明确党总支委员的职责分工。通过制定“访惠聚”工作指导手册、工作指引导图,以及党总支书记、委员建立抓支部建设“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等途径,落实抓党建、促稳定的各项措施。其次,加强党支部分类管理。克拉玛依将四个辖区所属党支部按照“先进、中间、后进”三类管理,其中“先进”和“中间”支部占比为80%,建立晋级机制,每年按比例倒排确定相对薄弱党支部,进而加强整治提升。最后,加强党支部监督考核。结合“访惠聚”工作情况,建立“红黑榜”考评机制,重点围绕党建工作情况、组织生活落实情况、党员管理情况等11大类、37项内容进行定期评价,对“红榜”党支部通报表扬,对“黑榜”党支部提出批评,建强社区基层党组织。

(二)以真情服务群众为根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使命。”[5]人口集聚、数量庞大是城市的主要特征,在城市如何更好地服务和凝聚群众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访惠聚”在城市的实践,就是从“访”民情去了解,到“惠”民生得到实惠,再到“聚”民心积累收获,这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立足基层实际和群众需要而创设的有益形式。

1.改进作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党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宝贵的经验,“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6]基层处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工作任务繁重且艰巨,这就客观上要求基层干部队伍必须具备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随着克拉玛依城市社区“访惠聚”工作的日益推进,工作队和社区的工作作风更实,与居民的距离更近。一方面,对工作队成员来说,“访”意味着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可以“去娇气、接地气”,有了在基层锻炼的机会,问询社区居民所思所难,并以务实有效的举措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对于社区干部而言,工作队以“第三方”的角色入驻,不仅在居民和基层组织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沟通的“连心桥”,让群众对社区有了更高的期盼。更重要的是,工作队带去了思路、资源,以及严谨求实、问需于民的作风,而这一作风在服务居民和“传帮带”的实践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位社区工作者。实践证明,克拉玛依各驻社区工作队,凡是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同样是群众认可的工作队。这是因为,务实为民的工作态度是“队社”共有的品质和作风。正是如此,工作队队员和社区干部在相互的工作学习中,对党执政为民的宗旨理解更加深刻,作风建设和党性修养也不断提升。

2.服务群众:扎实办好实事好事来凝聚人心。“访惠聚”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派驻基层工作的优良传统,直面解决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克拉玛依市各工作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要求,推动排忧解难“惠民生”走向常态化。一是机制层面,着力完善常态化群众工作机制。构建市、区、街、社四级群众工作体系,设立群众工作办公室,健全群众困难和诉求协调解决制度,针对工作队和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派工单”推送至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形成问题收集、解决、反馈的闭环管理长效机制。二是人员方面,整合服务群众的各支力量。党组织领导,第一书记统筹,将工作队员、社区干部、“红细胞”党员、机关服務基层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群众骨干等多支力量整合到社区治理网格,常态化服务基层。三是注重方法,用好以“惠民生”引领群众的好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落实惠民政策、办好实事好事结合起来,编制《惠民政策宣讲手册》,用好国旗下宣讲和社区学校等阵地,引导各族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

(三)以多元协同共治为路径,筑牢社会稳定根基

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访惠聚”的价值所在。“‘访惠聚工作的成功实践,归功于自治区党委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整个活动顶层设计、规划统筹、合理安排和督促指导。”[7]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在“访惠聚”工作的推进中,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重视纵向联动、横向协同,逐渐形成了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社会稳定筑牢了根基。

1.纵向联动:逐级明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职责任务。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加强党组织领导放在首位。换而言之,“增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水平是加强和改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4]克拉玛依市借助“访惠聚”工作开展和创建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的契机,逐级明晰市、区、街、社四级联动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职责任务,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一方面,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并强化责任落实。克拉玛依分别成立市、区两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牵头抓部署,市委领导蹲点各区、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定期开展“红黑榜”点评,并在年底对“单”述职,及时发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据此,社区第一书记则成为了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履行的第一责任人。另一方面,街道社区一级练好内功并强劲发力。推行多元主体“契约化”共建,推动各方资源向街道社区整合,不断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话语权,使辖区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群团组织等各类主体参与治理“动”起来,发挥区域多元共治的“齿轮效应”。

2.横向协同:构建区域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区域化党建是根据区域统筹的理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为深入推進区域化党建,打造街道、社区共同体,克拉玛依市将13个街道、107个社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在街道“大工委”的组织领导下,“访惠聚”工作队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以社区“大党委”为依托,第一书记统筹,“访惠聚”工作队与社区“两委”指导,全市112个“大党委”联络1 450个辖区单位党组织,建立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摸底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区域化党建三清单,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服务辖区居民。据统计,2019年全市各“访惠聚”工作队共计收集社区居民反映的各类需求和困难1 452件,定期组织召开“大党委”共建联席会议1 400余次,成员单位提供1 080种服务资源,解决物业维修、就医就学、扶贫帮困等问题7 300余件。这一探索实践,有助于“大党委”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让辖区资源“化整为零”并有效利用,实现了从“独唱”向“合唱”、单一管理向共建共管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四)以壮大社区力量为保障,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党的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起筑梦前行的磅礴伟力。”[8]对基层来说,只有建强党的基层组织这一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切实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党在基层的事业才能盘活。克拉玛依市根据自治区“以2017年‘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主体力量的60%连续驻村3年的要求”,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导向,持续助力城市基层组织建设。

1.选优配强:提升基层队伍整体“战斗力”。城市从“建设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对于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来说,就是要骨干力量、工作重心、经费和物资下沉,帮助提升城市社区基层整体水平,“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这正是“访惠聚”工作的目标所在。一是选优配强基层班子。由“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即第一书记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完善管理办法和权责清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班长”。同时,协助基层党组织健全社区“两委”班子,推动市区两级骨干到街道、社区“两委”任职,充实基层组织力量。二是助推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学习,推行因“材”施教,开展“访惠聚”队员与社区干部“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带活动。此外,2019年全市招录390余名大学生、482名地方性事业编充实到社区,社区70%事业编制的岗位从社区聘用人员中招录,形成各层力量梯次补充、良性循环。三是减负增效提质量。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一次采集、多方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把推进社区减负工作落到实处,让基层聚精会神抓党建、促稳定,真正让工作队和社区在机构上、力量上、业务上、精力上全方位聚焦于总目标,切实提升基层队伍整体“战斗力”。

2.激励调动: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基层队伍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干部能力强弱、素质高低、作风好坏,直接关系队伍的整体形象。在城市社区,有些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欠佳,有些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再加上客观方面,受原有的考核制度设计缺陷的制约,考核弹性过大、定性内容较多,考核结果也不能反映干部的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致使考核奖优罚劣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且时有出现“只考核不兑现”的尴尬局面。为此,克拉玛依市系统梳理“访惠聚”工作队与社区绩效考核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把握系统性,注重单位和个人考量、定性和定量赋分、规定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将岗位、奖惩、奖金均与分值相匹配;强调操作性,坚持统一规范、过程控制、结果透明的基本原则。经过实践,以往社区“混日子”“吃大锅饭”的工作状态有很大改观,进而形成了不让“老实人”吃亏、多干多得的奖金分配机制,基层干部绩效管理“指挥棒”的作用初显。这有助于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工作关系,从而树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三、“访惠聚”助推城市基层党建的优化路径

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实现的力量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党的组织。“访惠聚”作为助推党组织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在配齐配强基层班子、提升基层队伍素质、完善基层组织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力支撑,并通过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等形式,有效整合了基层社会多方力量,强化了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进一步优化,并形成“访惠聚”工作持续助推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常态,值得再探讨。

(一)紧扣新疆工作总目标,持续发挥任务型组织优势

在一定意义上,“访惠聚”工作队正是为解决新疆基层治理问题而组建的任务型组织。该组织借助其在获取政策、人力、物质、舆论等资源的特殊优势,通过信任与合作的方式与基层党组织一起,共同获取资源并将资源直接配置于基层需要的各项工作中,以助推新疆工作总目标落地。回顾“访惠聚”工作的实践进程,从2014年的“以服务基层群众为切入口”的探索源起,到2015年“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的承上启下,接着到2016年“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推进提升,再到2017年“1+2+5”八项任务的持续深化落实。毋庸置疑,“访惠聚”工作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推进脱贫工作”等方面成绩斐然,尤其在助推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方面效果显著。此增益过程,正是通过“访惠聚”工作队这一任务型组织,缩短并优化了资源配置的途径,直接将资源汇集到基层,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或产生寻租行为,这有助于提升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可见,“访惠聚”正是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通过适时优化和提升自身“任务标准”,驱动基层工作不断深入,并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落实基层重要总要求,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城市功能从“管”向“治”的角色转换,意味着城市基层须追加投入成本、提升治理能力,进而高效化解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骨干力量、工作重心、服务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助推基层组织提升治理能力。事实上,对新疆基层而言,“农村社区所暴露出来的治理问题,说到底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部能力羸弱、党员作用有限所致。”[7]为此,壮大基层和建强基层组织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是秉持基层重要理念。树立“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的工作导向,帮助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走向“前台”并扬威立信。二是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突出抓好“选、育、用、管”四个重要环节,着力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优、本领高的社区“两委”班子队伍。三是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把“传帮帶”作为建强基层组织的重要内容,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向社区干部传经验、教方法、做示范,着力提升社区干部能力。四是帮助健全社区工作制度。在坚持落实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的同时,创新活动方式,进一步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助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取得实效。五是重视基层党组织引导基层治理的关键作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把各方力量汇聚到党的周围,把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转化为城市社区治理的“动能”。

(三)织密社区共建共享网,推动区域化党建互联互动

“区域化党建是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中党建破局的关键。”[5]可以说,这是在不改变利益格局和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围绕中心工作统筹区域内各方资源,调动多主体跨前参与,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格局。从这一理念要求看,克拉玛依市社区“大党委”建设的长期探索,无疑为区域化党建提供了一个较有价值的实践样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部分“大党委”成员单位共驻共建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为此,需要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基本要求。首先,切实完善社区“大党委”体制机制。市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在政策层面出台有利于破解条块矛盾、推进区域内党组织联动、利于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各区委立足实际,对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统筹谋划,完善赋权扩能、党建指导、资源统筹和工作联动等相关制度。其次,充分调动“大党委”成员单位积极性。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好统筹作用,善于在“大党委”成员单位的业务领域与社区工作之间发现“供需点”,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服务咨询或活动场地、组织节日慰问等方式,主动对接需求、提供帮助,真正让各单位的资源优势“互通流动起来”。最后,统筹调配各社区共建资源。针对各社区驻点单位多寡不均的情况,街道“大工委”可建立共建资源库,对辖区内资源按照高效就近的原则统筹调配,使矛盾化解有更多的解决办法或资源支持,形成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的良好局面。

(四)提升治理信息化水平,助推城市基层党建智能化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统筹信息资源,实现工作各环节有效闭合,提升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信息化平台在工作派发与完成、节约人力与时间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然而,随着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动甚至“滥用”,导致基层信息化任务负担增大,甚或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登录对应平台闭合,在注册、登录、信息录入、更新管理以及多平台切换等环节,耗费了基层大量时间和精力。首先,抓好信息资源整合。将社区治理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纳入专业信息平台建设的应用之中,提升治理信息平台的专业化水平,这是助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走向时代化的前置环节。其次,借助信息化手段助推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统筹建立全市居民信息基础资源数据库,用好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推行大病救助、低保申办、居家养老等多项业务网上办理,并逐步将政务服务受理窗口延伸至街道、社区;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微信、QQ、微博等电子途径,调动党政部门、居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个治理主体,在“线上”与“线下”互动,资源共享,实现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再次,优化精简各类数据信息平台。在信息互通共享的原则下,把好基层工作减负关,对于实用价值不大或无需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加强优化精简,各社区填报信息的重点在于核对准确率并适时更新。最后,探索构建“互联网+党建”的智能化党建体系。完善基层党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党员教育管理中,探索实现党员学习网络化、管理信息化、考评数字化、服务群众智能化。

(五)探索“队社”融情机制,保障条块结合且深度融合

“访惠聚”工作重在抓基层、打基础,通过“传帮带”在基层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巩固基层工作基础。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访惠聚”工作队与基层组织的融情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以“访惠聚”工作为载体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效果。因此,在“队社”融合发展的效果尤为重要。一是思想上共融共通。“队社”融合的前提是要确定“一盘棋”的工作定位,工作队长与社区书记两个“带头人”首先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带好队伍,将工作队和社区在“两委两中心”融合编组,工作做到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工作上优势互补。工作队根据“机关干部在基层不能有架子,但一定要有样子”的基本要求,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在前台想办法、理思路、传经验,做好“幕后军师”;社区工作人员在群众基础、居民情况熟悉度、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优势明显,应与工作队成员共同“把脉会诊”,共同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三是生活中融情聚力。“两委班子”要强化人文关怀,建立社区、工作队成员家庭信息档案,及时协调并帮助解决队伍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坚持荣誉共享,搭建队社交流互动平台,经常性座谈交流,以化解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心结,营造共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结  语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从“访惠聚”对克拉玛依城市基层党建的助推提升这一实践缩影中不难发现,“访惠聚”工作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又为“访惠聚”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重要抓手。事实上,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探索中,“访惠聚”工作作为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疆基层的创新实踐,深刻回答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基本问题,尤其在助推建强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治理、培养基层干部等方面成效显著。当然,从长远角度考虑,“访惠聚”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基层问题全部都解决,这就需要审时度势地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调整工作侧重点,要在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下苦功,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出实招,在提升基层干部素质上重投入,始终坚持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指引,加快实现新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注释:

①“1+2+5”是“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五件好事”的简称。“一个目标”,即维护社会稳定;“两项任务”,即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五件好事”,即落实惠民政策、拓宽致富门路、推进脱贫攻坚、办好实事好事、壮大党员队伍。

参考文献:

[1]张晓松,朱基钗.习近平谈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效能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7/24/c_1126279898.htm,2020-07-24.

[2]谈小燕,李晓壮.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18(23):39.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5-09(4).

[5]冯小敏.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回眸与启示[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5):101.

[6]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录[EB/OL].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8/0528/c64371-30016814.html,2018-05-28.

[7]丁守庆,洪美云.“访惠聚”驻村工作:缘起、部署及经验总结[J].实事求是,2018(5):25、24.

[8]白靖利,赖星等.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纪实[N].人民日报,2017-06-29(1).

猜你喜欢
访惠聚克拉玛依市
柳暗圆伴生 花明伴生圆—一道解几题的推广与妙解
“访惠聚”工作推进克拉玛依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
沙雅县“访惠聚”活动现状及思考
如何在“访惠聚”活动中做好青年群体思想教育
克拉玛依市用水水平及节水潜力研究
做好“访惠聚”工作 维护新疆稳定
新疆克拉玛依市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