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作品导读

2021-07-09 02:06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许云峰小萝卜头江姐

【作品背景】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当年从国民党集中营得以幸存的共产党员罗广斌、杨益言。被捕后,他们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目睹了许多革命者顽强不屈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并且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新中国成立后,那些革命者的伟大形象时刻萦绕在他们心头。

饱含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对先烈的景仰之情,他们写下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红岩》就是将这些纪实性作品的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反复锤炼创作而成的。

【精段阅读一】

特殊的战斗

一片漆黑的地窖里,冰冷潮湿,层层岩块和巨石堵绝了阳光、空气和一切人间的声响,恰似一口密封了的活棺材,深埋在阴暗的地底。成年累月,只有那缓慢得无法察觉的浸水从石缝中渗出,不时地带着单调微弱的滴答声,落进这无人知晓的洞穴。

……

为了熟悉战斗的环境,他仔细摸索过这地窖里的每一块石头,反复设想过有关这里的一切。现在,这间地窖的每一个角落他都完全熟悉了。在黑暗中长期生活,触觉和听觉渐渐代替了视觉,使他能“看见”黑暗中的环境。这地窖不算小,过去也许关过很多不屈的人。当他有一次从腐朽潮湿的稻草堆里摸到一副锈蚀了的脚镣时,他更肯定了自己的估计。那副早已锈坏了的铁镣,有着明显的在石棱上磨损折断的痕迹。这里,曾经发生过人所不知的战斗。一种亲切的感觉像阳光一样,照亮了这战斗的环境。

……

许云峰在左面的石墙上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处条石接缝较宽的地方,那是在靠近墙脚的角落从左面数过去的第三块条石。他用手指在接缝间用力挖了一下,湿润的石灰粉屑掉下了一点。新的发现,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拿定了主意。

许多日子过去了,他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殊的战斗。

赏读

文中,作者围绕许云峰为逃离渣滓洞所做的准备展开描写。

尤其是第一段中的“活棺材”,更是将漆黑、冰冷、让人感到窒息的洞穴环境展现在读者面前。

但文中更多的还是对许云峰的心理描写。因为长时间在黑暗中生活,许云峰用触觉与嗅觉代替了视觉,于是,他从那半块锈蚀了的脚镣中想到了这里曾发生过不为人知的战斗,但这并没有打消他逃离监狱的念头,反而激起了他的战斗决心。

【精段阅读二】

自 由

“哟,你看!”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殼,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长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又飞来一只,它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了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赏读感悟

“小萝卜头”是在监狱里长大的,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经过地下党和特务的长期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之后便在监狱中传递秘密情报。

文中,为了表明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作者先是描写窗外偶然飞进来的一只美丽的小虫子,在被捉住即将失去自由时,又若有所思地将虫子放走,由此联想到如果解放了,他们也能坐飞机回去。这表明了作者即使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黎明的向往。

这就是《红岩》为读者所展示的精神内涵。

【精段阅读三】

化作金星绣红旗

珍藏的红旗拿出来了,在大家眼前闪着夺目的光彩。这面红旗,是那位不知名的同志——“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来的。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被她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在她临危时,竟没有来得及交给自己的战友,而是在过了好久以后,人们才从她的遗物中找出来的。

……

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予祖国。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热血沸腾着,把坚贞的爱,把欢乐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红旗正中,闪现了一颗星,接着,又出现了四颗。

江姐依偎在李青竹身边,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她不仅理解战友们的兴奋心情,她自己的心境也和大家一样。但是她在胜利的喜讯中,激动而又冷静,想得很多、很远。也许此刻只有李青竹才能理解她那复杂的心情。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她知道,在越狱和屠杀的斗争中,必须付出多少生命作为代价。这代价,也许首先是自己,也许还有别人,但她宁愿用自己来代替一切战友,为党保存更多的力量。然而,在欢乐的战友们面前,在五星红旗面前,她什么也没有讲。

……

江姐高高地亮开红旗,无畏的声音里充满了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

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黎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仿佛漫漫长夜成了过去,人们粉碎了枷锁,自由地崛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

江姐轻轻抱起“监狱之花”,把深切的爱意和那些自己未必能实现的理想,尽情灌注在幼小的花朵上:“孩子,心爱的孩子!你看红旗,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江姐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似乎觉得幼稚的孩子完全能够听懂她的话——

“孩子啊,快点成长吧!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面红旗,去参加战斗,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孩子啊,你要记着:当你长大了,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江姐眼里盈盈地闪动着火热的泪珠。她让孩子的嫩手把红旗抱在胸脯上,又急切地说:“孩子,孩子,你听清我的话了吗?我们多想听见你的回答啊!”江姐的脸温存地靠近“监狱之花”,又低声嘱咐着:“不管是狂风暴雨,不管是惊涛骇浪,你们一定要把战斗的旗帜,指向共产主义啊!”

赏读

选文是针对江姐(江竹筠同志)临牺牲前与狱中的难友们一起绣红旗迎接新中国到来的场景所进行的描写,表达了无数革命先烈们对新中国的向往与热爱,及甘愿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与坚定信仰。选文依次从“珍藏”到“寄托”到“幸福”到“叮嘱”四个层次对“绣红旗”这个情节进行描述,饱含了对胜利的喜悦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高尚情怀。

猜你喜欢
许云峰小萝卜头江姐
写给小萝卜头的信
烈火见真金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在狱中
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根据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编写
一次未遂的自杀
全球“跑马”,欧洲1天20场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