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那座山

2021-07-09 02:06王金娣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花瓣白色习作

王金娣

文题亮相

山那边有美丽的风景,山那边有未知的美好……翻过那座山,你将拥有不一样的心境,收获一份独特的体验。然而,生活中你所遭遇的挫折和磨难,你无法丢弃的懒惰和懈怠、自私和冷漠,又何尝不是人生中一座座隐形的山?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看起来难度并不大,但如果把握不好题目中的关键词,就很容易偏离主题,在中心的把控上出现偏差。因此,构思时一定要做到几下几点:

一要紧抓题眼巧构思。认真阅读导语,搞清楚“山”的定义。可以是现实中的山,也可以是人生中阻碍我们前进、成长的“挫折和磨难”“懒惰和懈怠”“自私和冷漠”等隐形的障碍……也就是说,既可以实写一次爬山的经历,也可以虚写自己遭遇挫折的经历,还可以写如何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二是把握关键绘重点。在确定了写作方向后,就需要细细考量习作的重点该如何呈现。细品题目可以看出,无论选择实写还是虚写,习作最终的走向都必须是翻过了那座“山”,那么,你究竟是如何翻过那座山的呢?这个过程是否顺利?翻过那座“山”后,你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经过分析,基本可以将“翻山的过程”和“翻山的收获”作为写作重点,尤其是对翻山的过程应作细细描绘。千万不可用大量篇幅赘述翻山之前的种种,那样只能写出一篇头重脚轻的习作,此举必须杜绝。

三是注重语言显文采。一篇优秀的习作除了应立意准确、重点突出外,还必须有精彩的语言。再好的立意和构思,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就如同只有骨骼而没有血肉的人,习作必将苍白且没有感染力。

写作时,同学们必须重视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考虑表达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习作熠熠生辉。

【作文一】

翻過那座山

◎王 紫

它是一朵花,很普通,但又让我觉着有一股力量在它那淡白色的花瓣里涌动。

我只见过它三次,但它每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尽管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

初次见面,是在外婆还没有搬家时,老院一角的一个小花坛中。它孤零零地在那一小块干裂的土地上生长着,孤独又渺小,但它仍不顾一切地长着,并将嫩绿色的茎努力向上伸着,企图打破那片四角天空,直到它的花瓣成为土地的养料。

此后,每当路过花丛,我都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它的身影,只是春去秋来,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再没有寻到过那些可爱的白色身影。

第二次见面是一次外出旅游,在不算高的小山丘上,它傲然挺立着。一阵寒风吹过,它轻轻摆动自己的身子,片刻后又恢复原样。我暗自为这场重逢欢喜着,弯下腰,像孩提那般端详起它来。

它的花瓣分三层,每层都是淡淡的白色,一片片花瓣不是单薄的,而是立在花蕊上,像一个小三角。花瓣上仿佛有被昨夜寒霜浸透过的温润感。它并不茂盛,只是东一朵西一朵地长着,从远处望去,整个小丘都是洁白的。看天色已晚,我急急忙忙摘下一朵揣进怀中便下了山,回家后将它插进花瓶中,没过几天,它就蔫儿了。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两天前傍晚路过滨河公园时,夕阳染红了整片天,一旁的月亮虽已升起,但在夕阳的映照下并不显眼。斑斓的晚霞斜织在天空中,落日下归鸟掠过火红的云彩,偶然的一瞥,我看见了它,一片白色的花迎风绽放,为夏末谱写着一首摇滚曲。

春已过,但它们的风采仍如初春般毫无凋谢之意,用高昂的歌声将自己的灵魂带到夏天的蝉鸣,带到秋天的落叶,带到冬天的凛冽,翻越生命的大山,在来年的春天,吐露新芽。到那时,漫山遍野都会是它的身影。

此时,它已不再是一朵花,而是一种开在淡白色梦里的信仰。

(河南沁阳市第二中学)

【作文二】

翻过那座山

◎燕恒熙

晚上放学后,我穿过川流不息的马路,独自走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

这条路异常安静,静得只有鸣蝉的叫声以及我走路时鞋子与土地摩擦的声音。我小心地从口袋里翻出一张沉甸甸的卷子,看着鲜红的对号和叉号,不禁有些失落。

我扪心自问:为什么会考成这样?我感觉自己平时上课状态很好啊,写作业也很认真。可我的考试成绩虽然很好,却总是与优秀沾不了一点边儿,到底是我学习不够努力,还是考试时发挥失常……

我瞪着双眼,仔细地审视着试卷上的错题,生怕漏掉一个。我手里紧攥着的试卷被汗水浸得越来越湿,心里也越来越郁闷,感觉慢慢长出了一颗沉重的石头,很是难堪。此时,我感觉路过的人都在嘲笑我,连吹过的风中都带有一丝凛冽。

不知怎的,树上的蝉奏起了欢乐颂,我渐渐扔掉沉重的心情,平静下来,陶醉在蝉声中。风跃过我的肩头,我心中的石块在不知不觉中被吹倒了,心里顿时松快了许多。

月光轻盈地附在树上,每一片叶子都闪着淡淡的光亮,洒在我身上,洗去我心中的杂念。沐浴着溶溶的月光,我自由地穿行在小路上。

回到家,我认真地改着试卷上的错题,卷子上又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鲜红的字迹……改完后,我合上卷子,关上灯,在一片寂静中睡去。

此时,我的心情已经从郁闷中完全解放出来了,变得格外舒畅。

(河南沁阳市实验中学)

对比点评

两篇习作都虚写了“山”,描写都很细腻,主题也很鲜明,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篇习作选择普通但生命力极强的“白花”作为写作对象,通过细腻描绘三次遇见、三次欣喜、三次震撼的情景,巧妙地彰显了白花不畏艰难、努力绽放的执着,从而突出“有信仰才能成就自己”的主旨。习作构思巧妙,读来感染力极强。

第二篇习作虽然也是虚写,但小作者选择了一次考试失利作为写作素材,重点描写了自己从无比郁闷到抛却失落、振作起来的过程。

习作篇幅不长,却如行云流水,让美好的夜景在无声无息中“医治”了自己的郁闷,从而找到消除郁闷的方法——勇敢面对现实。

写作训练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童年,一段美丽的岁月;童年,一首成长的歌谣。美丽的岁月里,有多少美丽的故事;成长的歌曲中,吟唱着多少美丽的情怀。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童年故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本次写作训练是对自身生活的关注,应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感触,即使是伤感的,也能让人感到欣慰。我们所写的不应只是一个静止的回忆,而应是一次动态的思考,是对我们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一次访问,是一次甜蜜的回忆,更是一场心灵的慰藉。

猜你喜欢
花瓣白色习作
郁金香花瓣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花瓣报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天上的花瓣雨旋落
习作展示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