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凤首壶看域外文化对传统造物的影响

2021-07-10 08:41李旭阳许慧清
陶瓷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凤凰纹样

李旭阳,许慧清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063210)

0 引言

唐代是继奴隶制瓦解之后封建社会迎来的一个繁荣时期。当时社会结构稳定,经济发展迅猛,对外交流频繁,相比于前朝,有更多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机会,这也为艺术领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而凤首壶是这一时期文化融合的重要产物。作为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风尚,同时也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审美观。

1 概述

我国古代造物活动讲究工匠间的言传身教,加上制作器物基本以实用器型为主,所以器物形制演变的过程相对缓慢。若与域外文化产生交流,偶尔也会碰撞出火花,凤首壶便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唐代凤首壶的形成沿袭两个脉络,其一是承袭魏晋时期的鸡首壶,另一脉络则是受到当时波斯地区粟特文化的影响。鸡首壶的兴起是在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导致人们思想中有更多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而鸡的造型在古代被赋予吉祥之意,所以被大量运用在陶瓷器物装饰上。这一器类发展到唐代,由于更多受到粟特文化的影响,所以凤首壶显示出一些与前朝鸡首壶相异的特征。

2 唐代凤首壶造型溯源

2.1 仿制胡瓶造型

在胡瓶传入中国之前,本土实用器皿的腹径与其高度大体相近,普遍呈扁圆状,这是受到器皿长期摆放地面的影响,符合人视觉观察的美观性。随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唐代以皇室贵族为代表的上流阶层对粟特文化的接纳程度提升,继而带动了当时社会民众对于波斯地区文化的认同感。胡瓶为代表的金银制酒具造型典雅美观,加之唐代饮酒之风盛行,使其成为当时社会追捧的工艺产品。但金银器毕竟不是普通民众有能力享有的,且廉价材料仿制贵重金属制品的风尚从青铜器时代就已盛行,工匠便利用陶瓷仿制出了凤首壶。

凤首壶整体造型匀称,从口沿到底座呈一体式弧线,口径与底座直径大体相等,腹径最大且远小于器皿高度。除陈设器外,胡瓶的口部基本无盖,为了方便液体倾倒,口沿一侧会设计成尖角状。凤首壶口部沿袭了这一特征,但取而代之的是凤首造型,尖状口沿设计成凤首嘴部,同时覆凤首顶部以为盖。也有部分凤首壶是从顶部倾倒,嘴部位置仅起装饰作用。凤首壶同时保留了胡瓶的把手造型,与魏晋时期鸡首壶的手柄相比,线条弧度更显卷曲,且与器身整体弧线协调相称。通常凤首壶手柄的首尾部呈卷曲状,除非一些手柄被工匠塑成直体龙形。直体龙形手柄的龙口衔接位置与凤嘴一侧相对,前肢抓在壶肩位置,后肢抵于底座处,腹部与壶体相贴。这种龙形的手柄造型在鸡首壶中较为常见,应是借鉴其造型而得以发展的产物。

2.2 凤凰造型

在前期的学术研究中,凤首部分通常被认为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凤凰造型为原型进行塑造。但本人有些异议就在于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凤凰常展现阴柔之美,振翅飞翔于天,以“五采而文”的形象示人,显得格外轻盈曼妙。而凤首壶中的凤凰造型皆怒目圆睁、显露凶相,上嘴呈钩形,且面部线条具有张力,显示出阳刚之感。经查阅资料发现,苏菲寓言传说中一种动物叫呼玛鸟,被称为幸运鸟,象征着幸福,且呼玛鸟被描绘成与凤凰相似的动物。其特征与凤首壶中凤首造型相近(图1,图2),从细部特征来看,凤首壶与呼玛鸟的眼部皆呈球体外露;而中国传统凤凰造型(图3)中眼球被包裹在眼睑内部,眼睑形状细长、呈内勾外翘之形。另一显著区别是凤首壶与呼玛鸟耳部都露在外侧,并且垂直翘起;但是本土传统的凤凰形象并不注重耳部细节刻画,常隐于毛羽之中。从这些特征大致可以厘清我国本土凤凰造型与波斯地区呼玛鸟造型的区别。

图2

图3

同样在凤首壶腹部也常饰有凤凰形象(图1)。凤凰屹立于宝相花上,一侧腿部抬起与另一侧相垂直,昂首挺胸,两侧翅膀张开,一副雄姿。反观中国传统凤凰纹样,注重其整体造型的飘逸灵动,所以常见凤凰展翅图样,盘旋飞翔,尾部羽毛轻灵舒展,给人恣意飞扬的柔美之感。凤凰除了飞翔于天,也有落于树梢的描绘,但整体展现的仍是其曼妙的姿态。而在古波斯地区,呼玛鸟是男性和女性身体特征的结合,如雄鹰一般翱翔于无限高的天空,凝视土地,如果这个传说中的生物(呼玛鸟)降落在一个地方,那么这将是一个吉祥预兆。所以凤首壶上的这种纹样,无论从细部特征还是整体体态特征,都能发现来自粟特文化的影响。

图1

3 唐代凤首壶的装饰特征

3.1 舞蹈纹

在舞蹈艺术兴盛的唐代,无论是用于世俗娱乐的乐舞,还是用于宗庙祭祀或宫廷大典的舞蹈,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唐代陶瓷制品中出现的舞蹈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本土传统的民族舞为参照,女性舞者形象居多,体态翩然若仙;另一类就是以域外文化中的胡舞为原型,男性舞者与女性舞者形象皆有出现,体态威武激越,动作粗犷刚硬。

在唐代青釉凤首龙柄壶的壶腹位置,有明显的舞蹈纹样,但并非是中国传统的歌舞艺人形象。从图像中能看出人物腹部明显鼓起且裸露在外,上身胸部位置隆起但次于腹部,腿部以及肩臂位置覆有薄布,舞蹈动作幅度夸张,基于以上可以推断是金刚力士舞蹈形象。金刚力士艺术形象最初来自于古印度神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古希腊艺术的影响。金刚力士本是佛教中的寺院守卫,随着佛教的传人,印度传统的祭神仪式与歌舞形式被当时本土佛教寺院所采纳吸收,并且使其逐渐本土化。凤首壶中出现的金刚力士舞蹈纹样就可见来自域外文化的影响。

3.2 骑马射箭纹

在凤首壶人物纹中除了舞蹈纹,还有一类就是骑马射箭纹。常见于开光式构图中,一男子骑马飞驰,回身弯弓射箭,好不潇洒。这类纹样除了在陶瓷中作为装饰纹样,还大量出现于绘画作品中。究其原因,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及其家族最早是从西域迁入中原,而中国西北地区又有骑马的传统,所以自立朝之后这种风俗便一直延续。唐代统治阶级的喜好逐渐成为社会风尚,且随之兴起的包括狩猎之风,这成为皇室贵族等上层阶级炫耀社会财富地位的一种象征。同时由于处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在战争中对于掠夺阵地具有灵活机动的特性,其高效的运动作战能力为唐代扩大疆域面积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唐代统治阶层对骑马射箭能力的培养异常重视。这也就能印证为什么在凤首壶中常出现骑马射箭的人物形象。

3.3 宝相花

宝相花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装饰纹样,自隋唐以后开始盛行。此纹饰是自魏晋时期,伴随佛教的传入而逐渐演化的,其原型是莲花和忍冬纹。时至隋唐,社会整体审美风尚发生转变,它兼具牡丹、菊花等植物特征,样式更加饱满丰富,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组合图案。在凤首壶上,宝相花图案呈团块状出现于开光式构图边缘,花瓣多层次排列,使整体器物具有雍容华贵的美感。这与唐代繁荣的社会经济相关。魏晋时期主要装饰纹样以莲花、忍冬纹为主,因其社会政治局面动荡,且玄学盛行,社会以清瘦为审美价值取向。反观唐代,社会因政局稳定而一片繁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崇尚体态丰盈、圆润之美,更在意纹样的繁复雍容。

3.4 联珠纹

凤首壶中常以横向分隔作为组织构图形式,其中实体的连珠纹就是一种分隔纹样,其形式是以圆球串联成一条直线。最早在青铜器装饰中出现过类似纹样,但凤首壶上的联珠纹与早期青铜器纹样中的联珠纹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在于青铜器联珠纹以浅浮雕的空心圆环形式出现,整体微微凸起,并配以弦纹作为界栏;但凤首壶联珠纹是以透雕球体的形式出现,更具立体感,这与其同时期古波斯萨珊文化中的连珠纹形式相同。溯其源头,连珠纹图案是在5~7世纪之间沿丝绸之路从波斯地区传入我国本土,开始时只作为丝绸上的纹样,后来逐渐被本土工匠借鉴,成为凤首壶或其他工艺制品中的装饰纹样。

4 结语

唐代凤首壶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无论从器物造型还是装饰纹样上,都打上了异域文化烙印,可谓文化交融的典范。在面对异质文化渗透时,唐代凤首壶所展现的包容性,不仅对当时造物活动产生重大转折,影响造物历史的演变;同时也对当今设计面对异质文化冲击时如何辩证吸纳,并且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凤凰纹样
作 品:恰逢凤凰镇端午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凤凰飞
永远的凤凰
浅析彩陶纹样与青铜纹样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西夏陵出土砖饰纹样与特点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凤凰精选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