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助力语文学习

2021-07-11 01:26李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组员课外课外阅读

李艳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现已广泛应用于多国的中小学课堂。其内涵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作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整体气氛。这种学习方式在我国也得到充分认可,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完整的双休日,晚上没有自习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长,如何提高自学效率,将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科学分组,强化组长权威

在分组过程中,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可采用混合编组的方式,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将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组长的人选一般是组内综合成绩或语文成绩最好的,也可以是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的。课外学习的组织与落实,对组长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组内同学要听从组长的指挥,不能违背组内的管理规则。一旦组员完不成学习任务,组长有一定惩戒权。但这并不意味着组长的权威是绝对的,组员可以向组长提出合理化建议,恰当的建议由教师和组员讨论后择优采纳。组长能放开手脚管理,组员能真心听从组长的安排,这样才能形成组内合力,为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而齐心协力。

当然以上规定都是辅助手段,组长的权威主要来源于自己。成绩优异、公正公平,组员自然信服你;以身作则,以理服人,组员自然听从你;办事有效、热情耐心,组员自然喜欢你。在组长树立自身权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给予指导和培训。刚开始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组长培训会:一方面,听组长们说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让表现优秀的组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同时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大家的榜样,更好地树立自己的权威。

二、统一领导,实行“分权而治”

国内合作教育的引领者、山东省教科所王坦在《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一文中提出的“团体动力理论”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合作最能增进组员之间的接触。

互勉、互助、互爱是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人人都能得到长足发展是合作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人人都要成为小组的主人,为共同的进步奉献一份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可以让组内成员每人认领落实的任务。根据语文学习的内容,可罗列以下几个需要检查批阅的内容:随笔、摘抄、练字、习题、课内外的背诵积累、课外阅读批注及其他临时性作业。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或能力承担一项检查落实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随笔的检查批阅、习题的讲解由组长(1号同学)承担,2号同学检查课外阅读任务及批注,3号同学负责批阅摘抄和练字,4号同学负责检查课内外背诵积累。如此一来,人人有事做,既避免了所有责任让组长一人扛,也培养了组内所有成员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科学评价,建立激励机制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惰性不可避免,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同伴帮助、适时提醒,有适当的评价办法和激励措施,学习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会冲淡乏味和劳累,让效率大幅提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采用分层要求、捆绑评价的方法,课外学习亦是如此。分层要求即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课外作业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如:针对课外阅读中的批注环节,对于1号学生,可要求——深入思考点评或赏析,观点正确,语言表达流畅,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更好,每处批注不少于50字;对于2号、3号学生的要求可稍微宽松一点;对于4号学生,提出的要求就要更低——圈画、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从修辞手法、写作内容等方面,做出简单的评点,每处批注30字左右。这样分层要求,让优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其他学生也能得到一定提升和锻炼。

捆绑评价,是指在各类积分考核中,小组成员每个人的积分相加就是小组的总积分。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进行积分的排名,后三名的小组要给前三名的小组买小礼品或适当增加作业量。如果想提高积分,小组成员必须补齐短板,齐心协力。组长在小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及时提醒并督促组员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针对组员的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帮助学困生进步、中等生更优秀,指导大家努力为本组加分。

捆绑评价可以提高凝聚力,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助、互勉、共同成长,为小组荣誉而战。如此一来,很多同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会自我加压,超额完成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有時一周写两三篇随笔,写作能力不足但积极勤奋的同学可以从摘抄数量上实现突破。每周五放学的时候,往往是班内最热闹的时候,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商讨在周末如何实现积分上的超越。你多写一篇随笔,我多做两篇摘抄,他多看几页书多写几处批注等,大家都在为小组的积分和排名而努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何愁成绩上不去?

四、设计课程,引领更好发展

课堂学习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很有限的,课外合作学习是对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尤其对于阅读素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其作用超过课内。作文、周记、随笔、摘抄、阅读、练字、习题,语文教师如果都去批改,就会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小组内的合理分工使得教师有了更多的帮手,有效地缓解了工作强度,进而可以更好地备课,呈现出更精彩的课堂。

“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谋发展”,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提高效率,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教学境界。

(责 编 清 风)

猜你喜欢
组员课外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小组长不好当
还是不错的